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萨那古城

增加 2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萨那古城 ''' (Old City of Sana'a)1986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V)(VI)萨那古城被列入《 [[ 世界遗产目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萨那位于海拔2200 米的山谷里,当地居民已居住了2500余年。 在7 在七 世纪 和8 和八 世纪期间,此城变成了 [[ 伊斯兰教 ]] 的重要传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 [[ 哈玛姆寺 ]] 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
==基本简介==
萨那古城,位于也门首都萨那的东部,坐落在也门共和国西部海拔为2350米高的高原盆地中。同时又地处穿越也门山脉的主要交通线上,与 [[ 非洲 ]] 之角遥相呼应。 [[ 红海 ]] [[ 印度洋 ]] 在此处汇聚在一起,这一区域是古代 [[ 阿拉伯 ]] 人生活的心脏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素有“阿拉伯明珠”、“春城”的美称。萨那古城是 [[ 伊斯兰 ]][[ 阿拉伯 ]] 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且整个古城内的建筑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整座古城看上去宛如雕塑和绘画作品一样美丽,风韵无限。 [[ 萨那 ]] 位于海拔2200米的山谷里,当地居民已居住了2500余年。在七世纪和八世纪期间, 此城变成了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哈玛姆寺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萨那城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遗址公 元2 元二 世纪即已存在, [[ 历史 ]] 上的萨那古城是 [[ 宗教 ]] 和贸易中心,现为也门的首都。
==历史渊源==
萨那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阿拉伯半岛的交通要冲。早在公元前10世纪,萨那就是萨巴王国的一个要塞。公 元2 元二 世纪萨那古城逐渐成为此地 [[ 宗教 ]] 和贸易中心。萨那城堡建于古代萨巴王国之地。公 元3 元三 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城则是围绕着这些公共建筑发展而来,先是在东面,之后向西扩展。
元4 元四 世纪,这里已成为也门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公元6世纪时为赫米叶尔王朝首府。自公元628年起,伊斯兰势力逐渐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南部。萨那成为伊斯兰教义在 [[ 利比亚 ]] [[ 伊拉克 ]] 之间广大地区的主要传播中心。公 元7 元七 世纪初,城市规模迅速扩大。630年在 [[ 古丹宫 ]] 西侧盖建了大清真寺。公 元8到9 元八到九 世纪, [[ 巴格达 ]] [[ 阿巴斯德 ]] 统治期间,萨那北部建立了一座王宫。898年,也门历史上最主要的穆斯林教派,载德“伊玛目”教派成立。公元11世纪时城内已有106座清真寺、12个浴场和6500座民居。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公元12和13世纪,阿尤布王朝时期,在大清真寺西又盖了一座王宫。1597年奥斯曼统治初期,在城西建清真寺,在城北建住宅区。
相传公元前1世纪,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约100米的 [[ 霍姆丹宫 ]] 便在萨那落成。至今仍保存有霍姆丹宫残骸,其轮廓仍隐约看得出来。整个宫殿高达20多层,四角分别用白、黄、红、黑四色大理石砌成,呈正方形。塔顶有一间客厅,每一角都有一头石狮把守,屋顶是用一块高20米的整块大理石加工而成的。 [[ 哈吉尔宫 ]] 修建于 [[ 希木尔 ]] 王朝时期,位于萨那西北部。整个宫殿建造在—块完整的巨石上,故有“石头宫”的称号。整个建筑高达6层,宏伟壮观,宫中有一水池,是当年 [[ 伊玛姆 ]] 欣赏宫女们洗澡的地方。萨那城堡,建于古代 [[ 萨巴 ]] 王国之地。公元3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新王宫,即著名的 [[ 古丹宫 ]]
==建筑风格==
 萨那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其中青石、白石、黄石占大多数,庄严而又稳固。萨那古城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和古 [[ 清真寺 ]] 巨人的穹顶、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着环绕在周围的碧绿的群山,组合成完美的整体,远远望去,宛若仙境。萨那最醒目的建筑是大清真寺,建于公元7世纪,据说是用从霍姆丹宫拆下的材料建成。清真寺塔尖高耸入云,十分宏伟壮观。
萨那古城建筑风格独特,城内的住宅一般都是传统塔楼式,建筑材料一般也采用青石、白石或红石。石墙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窗户的上半部为圆拱形,用窗棱装饰出多种图案,镶嵌着彩色玻璃窗。多层住宅一般是富裕人家,层数越多,表明主人的身份越高。最高的住宅有9层。作为极易损坏的同时期社会变迁遗物,萨那房舍已经成为经典的、独一无二的传统人类活动文化遗产。萨那市内星罗棋布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区分的,从城门到住宅街门,从主要街道到集市,这种分类避免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另外还有许多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城市结构==
萨那市内星罗棋布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区分的。从城门到住宅街门,从主要街道到集市,这种分类避免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另外还有许多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墙环绕着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坯、大理石、彩色玻璃-将不同的材料缝隙、颜色、纹理和谐地同时显现出来。塔楼式的住宅,悦目的褐色墙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与清真寺的尖塔和圆形穹顶相映生辉。
萨那市内星罗棋布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区分的。从城门到住宅街门,从主要街道到集市,这种分类避免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另外还有许多花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墙环绕着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坯、大理石、彩色玻璃——将不同的材料缝隙、颜色、纹理和谐地同时显现出来。塔楼式的住宅,悦目的褐色墙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与清真寺的尖塔和圆形穹顶相映生辉。
萨那古城提供了一种建筑风格总体一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反映了具有伊斯兰早期空间特色的一种有序结构,这种结构随时光流逝。而日渐珍贵,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V):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 [[ 历史 ]] 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萨那古城又是回历初年伊斯兰教义四处传播最直接最实际的见证,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VI):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萨那古城建筑风格总体 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其房舍均已成为经典的、独一无二的传统人类活动文化遗产,是回历初年伊斯兰教义四处传播最直接、最实际的见证。
==也门之门==
萨那 (Sana'a) 是也门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邦山和纳卡木山之间的萨那盆地,平均海拔2200米。萨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30℃,冬季气温最低气温0℃,年降雨量约250毫米,萨那一年有两个雨季,每年的三月至四月为小雨季,七月至八月为大雨季,因萨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雨季时常常发生水灾。人口190万(2005年)。古代诗人曾把萨那比喻为“阿拉伯的明珠”,由于这里气候宜人,终年鲜花怒放,绿草如茵,又被人们称为“春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不计其数。在阿拉伯人中素有“途程虽远,必到萨那”之说,许多人称萨那为“也门之门”。关于“萨那”一词,有着多种解释。一说“萨那”是 [[ 埃塞俄比亚 ]] 语,意为“要塞”,据说是因为萨那正好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着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说,“萨那”一词在阿拉伯文中与“工艺”是一个词根,有“工艺品”之意,因为这里是古代文化中心,有发达的手工业,这里的居民以擅长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著称。
萨那是伊斯兰历史名城,有2500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传说 [[ 诺亚 ]] 的长子闪就曾在此地定居,关于萨那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萨那城堡建于古代萨巴王国之地。公元3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新王宫,即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城则是围绕着这些建筑发展而来,先是在东面,之后向西扩展。公元525至527年,埃塞俄比亚人为防范基督徒入侵,占领了萨那和也门高地,但不久即被波斯人逐走。公元628年起,伊斯兰势力逐渐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南部。公元898年,也门历史上最主要的穆斯林教派,载德“伊玛目”教派成立。至今保存的106座清真寺,12座哈玛姆寺和65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1597年 [[ 土耳其 ]][[ 奥斯曼 ]] 帝国统治初期,在城西建清真寺,在城北建住宅区。历史上,萨那曾先后受 [[ 阿拉伯 ]][[ 波斯 ]] [[ 奥斯曼 ]] 土耳其帝国的统治,由于人文和自然灾难,萨那城多次遭到毁坏,也曾多次重建。1962年也门革命成功后,定萨那为北也门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门统一,萨那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
==萨那现状==
萨那市区由老城和新城组成。老城在东区,有许多古老的清真寺和宣礼尖塔。大清真寺内的大图书馆为阿拉伯国家最大图书馆之一。城东为行政、商业区,西为住宅花园区。很久以来,萨那一直以它那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而闻名于世。漫步在萨那的老城区,名式各样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狭窄而热闹的街道密如蛛网,给人一种浓厚的阿拉伯色彩。这里的建筑都是用青石、白石或红石垒砌而成,造型别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石刻画。最能引起旅游者兴趣的是这些建筑物的窗户,它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多为半圆拱形,上面镶嵌着花瓣式彩色玻璃,每当阳光照射,室内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下半部是可以自由开关的普通窗户,窗口在室内距地面大约半米高左右,人们席地坐在室内,大街上的热闹景象可以一览无余。萨那城内有50多座清真寺,其中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大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此外还有遍及各处的神殿。城内最著名的古迹有萨那老城、也门门、叶海亚王宫等,其中萨那老城被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列入 [[ 世界文化遗产 ]] 。萨那北郊达赫尔谷地的绿色原野上,悄然孑立着一座高20米的巨大岩石,依岩石起伏,上面建造有装饰华丽的四五层楼高的建筑,这就是老教长时代的王宫 [[ 卡索尔·哈克尔宫 ]] ,又称“石头宫”。整座宫殿高高耸立,巨大的岩石犹如坚固的台基,周围是一片丛林。王宫四周建有碉堡,王宫后面的建筑群据说是当年老教长寻欢作乐的地方。整座王宫的建筑使人感到气势不凡。萨那的新城区,向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风格,标志着这座城市正向着现代化都市发展。幢幢高大的楼房,一家挨一家的大型商场。各类小汽车穿梭来往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高入云霄的航空大楼,造型华丽的萨那饭店,喷水池围绕的银行大厦,加上那些正在崛起的新建筑群,构成一幅欣欣向荣的都城风景。萨那建有电站及纺织、皮革、食品等工厂和宝石加工手工业。附近农牧业发达,为 [[ 咖啡 ]] 等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口。城西的拉哈巴建有国际机场。中国曾援建通往荷台达港的现代化公路和棉纺织厂。
==地理位置==
 萨那是也门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北纬15度23度,东经44度2’,阿拉伯半岛南端的努古木山麓,扼印度洋经 [[ 苏伊士运河 ]] 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着 [[ 红海 ]] [[ 曼德海峡 ]] [[ 非洲 ]] 相望。
萨那地处高原地区,海拔2360多米,周围被连绵起伏的高山所环抱,冬天最低气温10度左右,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35度。这里气候宜人,鲜花常开,树木长青,是干燥少雨的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块“绿洲”。
萨那是一座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6世纪时,是赫米叶尔王朝的首府。以后,萨那多次遭受外国的入侵,1918年也门摆脱了土耳其人的统治,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1990年5月22日, [[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 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合并为统一的也门共和国,萨那成为首都。也门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萨那市区分老城和新城两部分,中间由一条瓶颈地带连结,状似葫芦。老城街道狭窄,商店云集,大部分建筑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保留着许多古代王朝的遗迹,体现正统的伊斯兰阿拉伯建筑风格,楼堂屋宇多用青石、白石、黄石垒砌而成。老城外围有一道5米高的厚厚城墙,建于800年前。位于老城正南方的一座保留下来的城门名为“也门之门”,是萨那通往塔伊兹公路的起点,既是萨那的正式城门,又是该城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迹之一。老城还建有号称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的 [[ 加姆达尼宫 ]] ,建于2000多年前。整个宫殿呈正方形,共20层,高约100米,墙体分别用白、黄、红、黑四色大理石砌成,宫顶是用一块完整的当地特有的透明 [[ 白云母片 ]] 盖成。从宫里仰视天空,可以观星月、看彩云,甚至能分辨出空中飞禽的种类,宫的四角各有一只口中含铃的空腹狮子,刮风时, [[ 狮子 ]] 便会发出吼声,宫里的人就可知道风向。
在萨那西北郊达赫尔谷地的绿野上,有一座希木尔王朝时期的教长王宫-- ——[[ 哈吉尔宫 ]] ,整个宫殿建筑在一块高20多米的完整的巨大沉积岩上,岩石正面峭壁似盾面,宫殿为6层,宏伟壮观,装饰精美,被称为“石头宫”,是也门建筑史上“巨岩造宫”的典型。这里是萨那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吸引着无数的外国游客和建筑师。
萨那的新城主要指1962年也门革命后兴建起来的城区,在老城的西面,一部分是庄园区,为 [[ 奥斯曼 ]] 人所建;另一部分叫做“平地”,从前是 [[ 犹太 ]] 人居住区。这里是一派现代城市的风貌,新建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政府机关、航空公司、银行、萨那饭店、萨那博物馆、医院、体育场、电影院等都设在这里。
萨那是也门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宗教中心,也是也门最大的工业城市,现有人口 43万多,也门独立之前,萨那仅有一些手工作坊,现在这里兴建了全国最大的纺织印染厂以及发电厂、卷烟厂、塑料制品厂、印刷厂、兵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过去,也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 毛驴 ]] [[ 骆驼 ]] ,建成了以首都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和萨那国际机场,有公路和航班通往全国的主要城市。萨那国际机场与2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每天接送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宾客。
也门的教育分为 [[ 宗教 ]] 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宗教教育的 [[ 历史 ]] 比较久远,学校一般设在 [[ 清真寺 ]] 里, [[ 伊斯兰教 ]] 学者往往在大清真寺里讲学。除培养宗教人才外,还培养法官和行政官员。萨那有30多个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1971年建成的萨那大学,下设8个学院,是也门的最高学府。
萨那是一座有名的宗教城市,有清真寺、宣礼塔80多座。著名的大清真寺建于回历6年,是伊斯兰教初期在也门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
萨那有温暖如春的气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萨那人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装束,男人用方头巾包头或戴着伊斯兰小花帽,上身着西服,下穿围裙。男孩一般到了15岁开始佩带腰刀,这是成熟和走向社会的标志,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携带腰刀。失去腰刀是一个人的耻辱,因为只有犯人在服刑期间才不准佩带腰刀。妇女的传统装束是身穿黑色长袍,面蒙黑色薄纱。近年来也有少数新潮的知识女性戴起了浅色面纱。
萨那城既是也门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南方北上朝圣的必经之路,在萨那的自由市场上,摊贩云集,商品琳琅满目,阿拉伯被风、 [[ 珍珠 ]][[ 宝石 ]] 、腰刀、金银饰品及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具有典型的阿拉伯贸易风格。
770,8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