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丹寨县

增加 1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6年农业增加值38024万元,同比增长6.7%。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438公顷,同比增长3.52%;油料种植面积1143公顷,同比增长0.35%;烤烟种植面积80公顷,同比下降14.89%;蔬菜种植面积4016公顷,同比增长11.03 %。
2016年粮食总产量48319吨,同比增长3.48%。其中,夏粮产量8951吨,增长22.16%;秋粮产量39368吨,与上年持平。全年谷物产量39649吨,同比增长0.1%, [[ 稻谷 ]] 产量26533吨,同比下降0.87%; [[ 小麦 ]] 产量2516吨,同比增长7.02%; [[ 玉米 ]] 产量10115吨,同比增长0.9%。
2016年林业增加值11670万元,同比增长8.5%。全年木材产量4035立方米,同比增长116%。
===文化卫生===
2016年,乡镇文化站6个,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成功举办了“云上丹寨·百姓舞台”群众文化广场活动演出6场及“云上丹寨 大美非遗”传统舞蹈大赛和传统器乐大赛。文化馆、民族文工团在 [[ 墨西哥 ]] [[ 北京 ]] [[ 青海 ]] [[ 石家庄 ]] [[ 贵阳 ]] [[ 凯里 ]] [[ 独山 ]] 等地及县内各乡镇、村等进行文艺演出、文化下乡、文化交流、灯光音响指导等群众文化活动200场次,对外文化交流29场;在全县境内开展“三区文化志愿活动暨赠送器乐下乡”、“送文化进万家”、“两学一做”等送文艺下乡活动。电视新闻被州级以上媒体共采用203,其中央视采用新闻6条,省台采用17条,州台采用180条;县台播放2219条。播出广播剧2560余集、其他相声小品类节目180余集,电视栏目360余期;电视剧108部3500余集、电影366部。
2016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169所,其中:国家医疗卫生机构 11所,即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含县民族中医院),中心卫生院3所,一般卫生院4所,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民营医院4所;村级卫生室149所,学校医务室及监狱医务室5所。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827人, 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86人,初级职称460人,无职称24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 290人,注册护士387人。全县实际开放床位 823张,其中:医院430张,民营医疗机构 147 张,乡镇卫生院246张。
===我有半亩园===
[[ 贵州省 ]] 丹寨县开启“我有半亩园”电商进村精准扶贫活动省丹寨县电商扶贫项目“我有半亩园”正式启动,县内居民只要在微信公众号“丹寨半亩园”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挑选 [[ 土豆 ]] [[ 红薯 ]] [[ 辣椒 ]] 、青蒜、 [[ 白菜 ]] 等各式各样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小园的菜被认筹后,农户直接采摘,电商人员入户现场结算,经过统一打包、快递扫码、装车等各种工序,由统一的物流车辆发往易商数码在县城的分拨中心进行分捡,再由快递及易商数码物流直接送至购买者家里,农户自产蔬菜当天采摘当天送达,真正是新鲜便宜方便又快捷。
在当地探索并首创的“互联网+订单农业”的新模式扶贫,旨在通过扶贫新途径增加当地贫困户的收入。让当地的贫困户在足不出户和无需深入了解电商技术和知识的前提下,将自己种植的蔬菜迅速销往县城及周边地区,达成了同城及周边地区的O2O配送,为贫困户增值创收。
===公共文化===
2013年,丹寨县文化推介对外影响扩大,成功举办2013年中国· [[ 贵州 ]] 丹寨蚩尤文化系列活动及民族歌舞史诗《 [[ 图腾鸟 ]] 》大型文艺演出。
==交通==
丹寨县地处东经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西部,距省会 [[ 贵阳 市210 市]]210 公里。
2016年全县境内公路线路里程1183.5公里,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4269万吨公里,上年同期为3975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6.5%。其中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112万人次,上年同期为1099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客运周转量68460万人公里,上年同期为6195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0.5%,货运量482万吨,上年同期为402万吨,同比增长20%,货运周转量47423万吨公里,上年同期为3356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1%。
==民族文化==
丹寨是一个以 [[ 苗族 ]] 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县。地处都 [[ 柳江 ]] [[ 清水 ]] 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 [[ 水族 ]] 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民族文化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很多村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 [[ 锦鸡舞 ]] 、芒筒芦笙舞、木(铜) [[ 鼓舞 ]] [[ 给哈舞 ]] [[ 板凳舞 ]] 等民间传统舞蹈曾多次参加省、州及国家举办艺术节比赛获得最高奖。民间工艺 [[ 蜡染 ]] [[ 古法造纸 ]] [[ 剪纸 ]] [[ 织锦 ]] [[ 挑花 ]] [[ 刺绣 ]] 等独秀一方。
===苗族锦鸡舞===
[[File:苗族锦鸡舞.jpg|缩略图|右|苗族锦鸡舞[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303/c9dbb17b3ace41b6a05afe6372775db6.jpeg 原图链接][http://t3.m.sohu.com/a/224780819_446827 来自搜狐网图片]]]
发源于丹寨县排调镇境内,流传于 [[ 苗族 ]] “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 [[ 亚族 ]] 群。他们居住在 [[ 麻鸟 ]] 、羊先、也改、党早、加配、羊物等村寨,方圆约50多平方公里,两万多人口。
[[ 锦鸡舞 ]] 在十二年一次的祭祖活动中担当重要职责,节日娱乐是锦鸡舞表演的最大内容。婚庆、迎客礼仪、青年男女的“跳月”,都依托锦鸡舞来进行。锦鸡舞的伴奏芦笙,苗语称:“更拉”,又称“四滴水”。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
2007年,在 [[ 贵州 ]] 省最高水平的舞蹈大赛首届“ [[ 多彩贵州舞蹈大赛 ]] ”原生态类总决赛上,丹寨《锦鸡舞》首夺最高奖金黔奖,2009年第二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丹寨《 [[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 ]] 》再次问鼎金黔奖,奠定了丹寨县在贵州省乃至全中国原生态类舞蹈上的突出地位。在2009年成都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锦鸡舞》被评为太阳神银奖,在杭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锦鸡舞》以最高分被评为中国传统舞蹈金奖。
===丹寨苗族蜡染===
720,4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