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5,21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薤'''<br><img src="圖片位址" width="250"></center><smal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薤'''<br><img src="圖片位址" width="250"></center><small>[圖片位址 原圖鏈結] [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small>
|}
</div>

'''薤'''(「薤」,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學名:''Allium chinense''),为[[葷菜|五種葷菜]]之一。分布在[[柬埔寨]]、[[越南]]、[[日本]]、[[美国]]、[[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700米的地区。目前已人工引种栽培,並常製作為[[醃菜]],是[[越南]]新年时食品之一{{R|数据库}}。

== 名稱 ==
'''薤'''有多種名稱,包括'''藠頭'''(「藠」,拼音:jiào或xiào,注音:ㄐㄧㄠˋ或ㄒㄧㄠˋ<ref>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12041.htm</ref>)、'''薙頭'''、'''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等。

===台灣===
[[台語]]稱為蕗藠、藠頭(藠,,俗寫為「蕎」);[[阿美族]]稱之為'''火蔥''',族語稱為'''lakiu'''{{r|吳雪月|page=96}}。

===中國大陸===
在[[昆明话]]裡把醃過後,半透明的薤稱為藠頭(音『叫』),是當地特色[[醃菜]]之一;

而薤在[[内蒙]]與[[山西]]等地称为'''薤薤'''(俗寫為「害害」)。

== 形态 ==
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基生[[叶]]数枚,半圆柱状线形,有不明显3-5棱,中空,葉鞘抱合成[[假莖]],基部形成粗的[[鱗莖]]。鳞茎狭卵形,外觀初看似小型[[大蒜|蒜頭(大蒜)]],故名'''小蒜''',剖開來環形結構似[[洋葱]],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莖,伞状[[花序]]顶生,花小呈紫紅色。

「葉似[[蔥]]、[[韭]],鱗莖似[[蒜]]」,具有諸多[[蔥屬]]植物特徵是'''薤'''的特色。

== 產地 ==
原产中国,《[[漢書]]·龔逐傳》就有记载。目前中国南方諸省都有种植,北方人较少食薤。[[江西省]][[新建縣]][[生米镇]]被[[中華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中国藠头之乡」。

台灣的薤由原住民移民時由南洋傳來,現為零星種植,其中栽植較大規模者包括[[雲林縣]][[古坑鄉]]、[[嘉義縣]][[阿里山鄉]]、[[臺南市]][[白河區]],以及[[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與[[光復鄉]]等[[阿美族]]部落,多在原住民部落才見得到{{r|吳雪月|page=96}}。

《[[黄帝内经]]·素问》有“五菜为充”语,王冰注:“谓葵、藿、薤、葱、韭也。”《[[灵枢经]]·五味》又说:“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 歷史 ==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輓歌《薤露》,起源於[[汉|漢代]],至少沿唱至[[唐|唐代]]。

僅四句:「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 食用方法 ==
華人地區以[[鹽]]漬、[[醋]]漬鱗莖作為清脆口感的[[醃菜]]為多;亦可炒食。

源於[[日本料理|日式]]的料理方法則包括:生蕗藠切片[[涼拌]]、日式炸物(沾粉去炸)、蕗藠炒[[麵]]、清炒、蕗藠炒[[蛋]]、蕗藠炒[[豬肉]]、什錦蕗藠煎餅、雞肉芙蓉蕗藠蛋、海帶拌蕗藠、蕗藠[[海鮮]][[義大利麵]]、蕗藠滑菇等等。

== 中醫學藥效 ==
{{無來源章節}}
{{ctm}}

藥用部位同食用部位,採[[白色]][[鱗莖]],稱為'''薤白'''。

=== 性味與歸經 ===
[[味辛]]、苦,[[性溫]]。入[[手太陰肺經|肺]]、[[足陽明胃經|胃]]、[[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等經。

=== 功效 ===
功能[[行氣]]止痛、理氣寬胸、[[通陽]][[散結]];以上能溫通胸陽而散陰寒之結,治療[[胸痹]]而痛、喘促等證;以下能通滯行氣,治療[[下痢]][[腹痛]]等證。

治[[胸痹]]代表方為[[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與[[枳实薤白桂枝汤]],出典於《[[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卷十五「辨胸痹病脈證並治」篇,以及後世本《[[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篇。

== 相關條目 ==
[[薤白]]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refs =
<ref name="数据库">{{cite web| url =http://www.bioinfo.cn/db05/KmzwSpecies.php?action=view&id=359| title =蕌头| work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publisher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uthor =昆明植物研究所| accessdate =2009-02-21| deadurl =yes|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04251/http://www.bioinfo.cn/db05/KmzwSpecies.php?action=view&id=359| archivedate =2016-03-05}}</ref>
<ref name="吳雪月">{{cite book | author = 吳雪月著 | title = 台灣新野菜主義 | publisher = 天下遠見 | year = 2006年 }}</ref>
<ref name="theplantlist">[http://www.theplantlist.org/tpl1.1/record/kew-295288 ''Allium chinense'' G.Don].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7-2-26].</ref>
}}

== 外部連結 ==
* [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detail?channelid=47953&searchword=pid=B00111 薤白 Xiebai]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