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087
次編輯
變更
洪洞县
,無編輯摘要
==建制沿革==
===得名缘由===
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 [[ 旧唐书·地理志 ]] 》,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 [[ 山西通志 ]] 》:“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春秋晋置杨氏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南8千米古县村。秦改杨县,属河东郡。新莽改有年亭。
三国魏属平阳郡,后废。
正始二年(505 年 )永安县治自今 [[ 霍州 ]] 市境徙今赵城镇东北8千米桥东村,不久徙治赵城镇东南1.5千米,属西河郡。建义元年(528 年 )于永安县置永安郡,县属之。北魏末年永安郡、县还治今霍州市境。
隋开皇三年(583 年 )属晋州。义宁元年(617 年 )改洪洞县,徙治今大槐树镇。次年于今赵城镇东北1.5千米置赵城县,属霍山郡。
唐麟德初年赵城县治徙今赵城镇,与洪洞县先后属吕州、晋州。
宋熙宁五年(1072 年 )赵城县废入洪洞县,属平阳府。元丰三年(1080)复置赵城县。政和三年(1113)升赵城县为庆祚军,隶河东路。
金废军,复为赵城县。贞佑三年(1215 年 )赵城县改属霍州。元洪洞县属晋宁路,赵城县属霍州。
明洪武三年(1370 年 )两县俱属平阳府。
清 [[ 乾隆 ]] 三十七年(1772 年 )赵城县复属霍州。
民国初年废府、州,两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位置境域===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北达幽并,南通巴蜀,为三晋锁钥,晋南要冲,地处 [[ 北京 ]] —— [[ 西安 ]] 旅游一线的中间地带。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辖区国土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东西长49.6公里,南北宽48.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6°05′—36°23′,东经111°30′—112°50′。
===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