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黎平县

增加 16,41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黎平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
黎平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连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北接黔东南州锦屏县、剑河县,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

==建制沿革==

===名称来历===

1283年,置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古州,今黎平罗里)。至治二年(1322年),废除总管府,里坪寨更名黎平寨,上里坪长官司改为上黎平长官司,辖12个长官司,隶属湖广行省思州安抚司(思州,今岑巩),黎平始得名。

自1322年(元至治二年)设上黎平长官司。黎平府自1413年设置始至1913年废除,有500年的历史。

黎平,侗语音译。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黎平境内开始建土司,置福禄永从长官司。元至元中,于里坪寨置上里坪长官司(‘里’,原是侗族人民祭祀的处所)。

1385年,废除上黎平长官司,建五开卫指挥司,军政总管,辖15所2屯、14个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除思州安抚司,设黎平府于黎平寨之官团,隶属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辖潭溪、八舟、古州、曹滴(后废)、洪州泊里、福禄永从、西山阳洞(后废)7个长官司,境内实行军民分治;五开卫辖所、屯,隶属湖广。

1434年,并新化府入黎平府,府辖区扩大,为有效管理新辖湖耳、欧阳、新化、龙(隆)里、亮寨、中林验洞、赤溪湳洞7个蛮夷府城驻地由官团迁至五开卫城(五脑寨),府卫同城。

1441年,明正统六年,废除福禄永从长官司,设永从县,隶属黎平府。1582年(明万历十年),黎平府改为军民府,兼治五开卫事,知府归沅辰道节制。1600年黎平府隶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1603年复隶属贵州。

1725年,楚省的五开、铜鼓二卫改属黎平府。1727年,五开卫改设开泰县,铜鼓卫改设锦屏县,隶属黎平府,改楚省靖州的天柱县属黎平府。

1730年,设古州厅同知,属黎平府。

1733年,天柱县改隶属镇远府。

1913年,原府、州、厅一律改为县,废府设黎平县和洪州分县,改开泰县为锦屏县,属黔东道。

1935年,黎平县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地;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同年撤销洪州分县,并入黎平县;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50年,黎平县属独山专区,1952年属都匀专区,1956年划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2013年,黎平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直管县试点(暂未推行)。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黎平县辖8个镇、1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德凤镇、高屯镇、中潮镇、孟彦镇、敖市镇、水口镇、洪州镇、尚重镇、永从乡、顺化瑶族乡、罗里乡、茅贡乡、九潮乡、坝寨乡、岩洞乡、口江乡、双江乡、雷洞瑶族水族乡、肇兴乡、龙额乡、地坪乡、德顺乡、大稼乡、德化乡、平寨乡。县政府驻德凤镇。

1999年12月,撤销九潮乡、岩洞乡,设立九潮镇、岩洞镇。

2003年末,辖10个镇、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403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7年末,辖10个镇、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403个行政村、3086个村民小组。

2012年12月,撤销龙额乡、肇兴乡、双江乡,设立龙额镇、肇兴镇、双江镇。

2014年2月,撤销德凤镇、高屯镇,设立德凤街道、高屯街道。

2015年12月,地坪乡、茅贡乡、永从乡3乡撤乡设镇

==人口民族==

黎平县是一个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族、汉族、苗族、瑶族、水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县份。

2003年末,黎平县总人口50.3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2.2万人,非农业人口3.09万人。

2007年末,总人口5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4.1万人(侗族人口34.81万人,占总人口的67.33%,苗族人口7.78万人,占总人口的15.05%),非农业人口39402人。

2012年末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62万人,非农业人口15.5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6‰,自然增长率5.33‰,符合政策生育率92.81%,人口较多的民族有侗族、汉族、苗族。
2014年,总户籍人口53万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黎平县位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08′之间,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黎平河谷入口处海拔为贵州最低。东南面与湖南靖州县、通道县及广西三江县交界,西南面与贵州省榕江县、从江县毗邻,东北与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接壤。

===气候条件===

黎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

===河流水系===

黎平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占地4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1996年土地详查结果统计,黎平县土地总面积666.62992万亩,折合4441平方公里,农业人均16.17亩,在黔东南州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其中稻田1.14亩,旱地0.1亩,菜地0.04亩,属于人多地少的县份。

境内耕地零星分布于海拔400——1000米的冲沟坡塝之间,以6°~15°、15°~25°两个坡度级的面较大,耕地利用程度中等,一年一熟耕地占耕地面积的39.51%,一年两熟耕地占56.59%,一年三熟耕地占3.68%,轮歇地、间作地占0.04%。人均园地0.05亩,人均林地11.1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人均0.17亩;交通用地人均0.03亩;水域人均0.13亩;未利用地人均0.93亩。

1993年第二次土地普查,黎平县土壤有5个土类、16个亚类、40个土属、97个土种。地带性土壤有黄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土、水稻土。自然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力以中等肥力居多,占总土壤面积的56.31%,上等肥力土壤占4.31%。经土壤养分含量化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为丰富,潜在养分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速效磷普遍偏缺。

===林业资源===

林业是黎平的传统产业,森林覆盖率78%。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

木材畅销江淮两广。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

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

====珍稀树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秃杉

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啄核桃、伯乐树、蔸子三尖杉、十齿花、马蹄参、香果树、伞花木、银杏、鹅掌秋、马尾树、观光木。

属国家三级保护的:穗花

====中草药类===

黎平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有桔梗、金银花、三颗针、勾藤、半夏、独脚莲、三百棒、续断、杜仲、栀子、黄柏、山楂、乌梅、通草、竹莎、金边小黄草、竹节人参、中华秋海棠、中华雪胆等数百种。2012年人工引种栽培的有天麻、杜仲、川贝、茯苓、玉竹、太子参、沙参、牛夕等。

===水利资源===

黎平县属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全县江河径流总产水量约26.60亿立方,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80210千瓦,其中长江水系42820千瓦,珠江水系37390千瓦,可开发电能为3172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5﹪,其中长江水系16060千瓦,珠江水海15660千瓦。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78公里,高于全省平均值0171公里。全县地下水蕴藏量达2.8亿立方米,占地面水的10.7﹪。

===矿产资源===

黎平县主要矿产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硅质原料,水泥用石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矿床、矿点(矿化点)106处。

其中37种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68处。探明储量属大型矿的有8处,属中型矿的有16处。

截至2005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矿种主要有5种,共有各类持证矿山19个,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在各类持证矿山企业中,按矿种分有:金矿1处,硅石矿1处,锦石板材矿2处,建筑砂6处,砖瓦粘土矿9处,按矿山规模分,均为小型矿山。

==交通状况==

===公路===

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编制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近日获国务院批准。依据规划,黔东南州新增5条过境国道,黎平等县结束无国道历史。境内两条国道(原S308省道升级为356国道、原S202省道升级为242国道),多条省道如S222省道(贵州黎平—湖南靖州)、S221省道(贵州黎平—湖南通道)等。

G76厦蓉高速公路路经黎平县肇兴、双江、水口、雷洞4乡镇,其中设置双江、水口、雷洞3收费站出入口,贵迷1个服务区。
S15松从高速公路黎洛段2012年07月12日正式通车运行,设立永从、中潮、黎平南、黎平北4个收费站出入口,中潮、黎平2个服务区;三黎段2014年12月通车通往北部天柱县、铜仁市。

黎靖高速公路于2015年9月即将开工通往湖南省靖州县,并设置黎平东收费站。

黎平公交日前县城开通1—4路和3条专线公交,是黔东南州除凯里市外开通公交路线最多的县城。

===航空===

可起降波音737、空客A320等大型客机。开通有黎平-长沙、黎平-上海浦东、黎平-昆明、贵阳-黎平-温州、重庆-黎平-福州往返航班7个城市航线。

===铁路===

贵广高速铁路,经过黎平县双江、肇兴、龙额等乡镇,并在黎平县与从江县交界处设置火车站——从江站。

正在建设的城际铁路永兴铁路(兴义至永州)、玉从铁路(玉屏至从江)经过黎平县城并设立黎平站。

==人文历史==

“黎平山珍,芳名千里”这是古代文人对黎平古邑文化的赞叹。黎平古城,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代,黎平为龙标县治地,时称五脑寨,始兴土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改称黎平。北宋巡抚副使龙禹官和丞相司马光上书神宗皇帝:“蛮地古州(驻地今黎平罗里)山珍物丰。蛮民聚党作乱。”神宗下令攻打土。

电视剧《黎平1934》(又名《生死黎平》)、电影《千里之外》、《侗族大歌》等均在黎平取景拍摄;央视《激情广场》《心连心》《乡土》《舌尖上的中国》等栏目、旅游卫视《中国游》《有多远走多远》栏目、青海卫视《我是冒险王》、凤凰卫视等各家电视媒体栏目也相继走进黎平采风录制节目。

==旅游资源==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境内有国家级4A景区1个、3A景区1个、特级旅游景点1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

===主要景点===

====肇兴景区====

国家级AAAA景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景区主要含“八寨一山”,具体包括肇兴侗寨、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夏格、纪堂、上地坪、登江、己伦、萨岁山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被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代表景点入选。

====翘街景区====

国家级AAA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防示范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包括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两湖会馆、黎平古城、阴沉木、西佛崖石刻、黎平鉴泉、神鱼井、翘街、双井、红军广场等;

====贵州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

以八舟河名胜风景区范围打造,由喀斯特地貌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河、溪、库水域景观、丘陵草场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组成。以八舟河为纽带,巧妙地将“平湖飞瀑”、“草坪春色”、仙人岩、少寨溶洞群、桂花台、鸬鹚架、江心岛、红军桥、石龙山、天生桥、飞龙洞、黑滩和西园山庄等景点联串起来。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200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公园绝大多数森林尚处原始状态,森林覆盖率94.5%。景区包括德顺楠竹林场、太平山森林公园、东风林场、弄相山森林公园。

====百里侗寨====

从堂安—水口天香谷—四寨—黄岗—岩洞村—铜关村—述洞村—地扪侗寨—高近村—青寨—蒲洞村的文化体验长廊,辐射沿线周边其他高寅、三龙、竹坪、寨高、乜洞、额洞、寨头、坝寨、路团、构洞等32个传统村落,“百里侗寨“有两张世界级的名片,一张是稻鱼鸭农业文化遗产,一张是侗族大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省坡国家自然保护区:侗语称“弄三升”,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被称为侗族的“香格里拉”,坐落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主峰海拔1337米。坡之西是“中国侗族第一县”贵州黎平县的六爽村;坡之东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坡之南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景区包括天然“长城”、天鹅湖、百里杜鹃、田园风光等。

====地坪风雨桥====

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史上曾多次修葺。桥长57.61米,宽5.2米,该桥横跨南江河之上,桥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溪白塔====

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

====南泉公园====

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景区包括南泉山寺、红军烈士陵园、 南泉文化广场;

====萨玛公园====

黎平县城新兴具有侗族特色的城市公园。

===吉尼斯之最===

黎平有五项“世界吉尼斯之最”,四项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在一个县,这在贵州乃至全国都罕见的: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

世界上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

世界上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

世界上最大的侗寨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合唱——黎平机场通航庆典晚会上万人合唱侗族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平的侗族大歌也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平特产===

黎平茶油、黎平茶叶、黎平米粉(《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特别推荐)等。

==荣誉记录==

2018年12月,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1月,黎平县凭借侗族大歌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参考文献==
723,3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