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战国七雄

增加 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战国时代 ]] 最后三十多年,山东六国已无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王嬴政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国。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公元前287年, [[ 苏秦 ]] [[ 李兑 ]] 合齐、楚、赵、魏、韩五国, [[ 合纵 ]] 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 [[ 燕昭王 ]] 使 [[ 乐毅 ]] 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 [[ 临淄 ]] ,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 [[ 田单 ]] 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赵在长平邑(今山西晋城高平市)激战,秦大败赵( [[ 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 [[ 邯郸 ]] ,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 [[ 信陵君 ]] 、楚 [[ 春申君 ]] 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公元前247年,魏 [[ 信陵君 ]] 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