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116
次編輯
變更
沁县
,创建页面,内容为“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演变==
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 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
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涅氏、襄垣、谷远四县。
北魏时铜鞮属并州乡郡。
隋初属上党郡,后将甲水县(县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划归铜鞮,辖境有增。
唐初改隶韩州,复置甲水县,六年后分甲水归铜鞮、武乡。
宋初在乱柳石围中(段柳村)建威胜军,后曾改军为州,不久又称威胜军。再后,升节镇,改称义胜军,隶河东南路,领铜鞮、武乡、绵上、沁源四县。
元初称沁州(迁现城址),隶晋宁路,领铜铜鞮、沁源、武乡三县。
明初改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沁源、武乡两县。
清沿明制,仍称沁州。
民国初年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属冀宁道。抗日战争开始后,为第三行政区所在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县东置路东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沁东部分地区划归武东县,同时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县,复归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未变,属长治专员公署(后称晋东南地区)。
1985年试行市管县,沁县属长治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沁县辖6镇:定昌镇、郭村镇、故县镇、新店镇、漳源镇、册村镇,7乡:段柳乡、松村乡、次村乡、牛寺乡、南里乡、南泉乡、杨安乡,306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0年,沁县常住人口为172205人,在沁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9893人,占 52.2% ;女性人口为82312人,占47.8% 。0-14岁人口为 31904人,占18.53%;15-64岁人口为126322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979人,占8.12%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40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208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186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494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沁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环境==
沁县位于太行山、太岳两山之间。邻近县区有:东部:襄垣、武乡;南部:屯留;西部:沁源;北部: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
属黄土丘陵山区,平均海拨1000米。境内丘陵起伏,四面群山环抱,山明水秀。矿产资源贫乏。
沁县气候温和,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
沁县位于省城太原和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有208国道贯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
==交通干线==
中国铁路总公司太焦铁路
Kokudou 208(China).svg 208国道
==经济总值==
2012年GDP15.00亿元。
==文化习俗==
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2008 年,沁州三弦书被中国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www.gov.cn/zwgk/2008-06/14/content_1016331.htm
2009 年,沁县举办了“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 2010-2018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邀请赛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县大云院、普照寺大殿、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石刻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阏舆古城及墓地
==历史名人==
沁县有吴琠、王尧士、王猷、王偀、王杰、王沁、韩万金等著名人物。
==当地特产==
===瓜子===
沁县南瓜子则个大仁满(长2.2厘米、宽1.3厘米),含油量高。
===小米===
"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为"爬山糙"。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
==参考资料==
==历史演变==
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 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
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涅氏、襄垣、谷远四县。
北魏时铜鞮属并州乡郡。
隋初属上党郡,后将甲水县(县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划归铜鞮,辖境有增。
唐初改隶韩州,复置甲水县,六年后分甲水归铜鞮、武乡。
宋初在乱柳石围中(段柳村)建威胜军,后曾改军为州,不久又称威胜军。再后,升节镇,改称义胜军,隶河东南路,领铜鞮、武乡、绵上、沁源四县。
元初称沁州(迁现城址),隶晋宁路,领铜铜鞮、沁源、武乡三县。
明初改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沁源、武乡两县。
清沿明制,仍称沁州。
民国初年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属冀宁道。抗日战争开始后,为第三行政区所在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县东置路东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沁东部分地区划归武东县,同时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县,复归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未变,属长治专员公署(后称晋东南地区)。
1985年试行市管县,沁县属长治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沁县辖6镇:定昌镇、郭村镇、故县镇、新店镇、漳源镇、册村镇,7乡:段柳乡、松村乡、次村乡、牛寺乡、南里乡、南泉乡、杨安乡,306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0年,沁县常住人口为172205人,在沁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9893人,占 52.2% ;女性人口为82312人,占47.8% 。0-14岁人口为 31904人,占18.53%;15-64岁人口为126322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979人,占8.12%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40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208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186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494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沁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环境==
沁县位于太行山、太岳两山之间。邻近县区有:东部:襄垣、武乡;南部:屯留;西部:沁源;北部: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
属黄土丘陵山区,平均海拨1000米。境内丘陵起伏,四面群山环抱,山明水秀。矿产资源贫乏。
沁县气候温和,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
沁县位于省城太原和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有208国道贯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
==交通干线==
中国铁路总公司太焦铁路
Kokudou 208(China).svg 208国道
==经济总值==
2012年GDP15.00亿元。
==文化习俗==
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2008 年,沁州三弦书被中国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www.gov.cn/zwgk/2008-06/14/content_1016331.htm
2009 年,沁县举办了“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 2010-2018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邀请赛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县大云院、普照寺大殿、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石刻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阏舆古城及墓地
==历史名人==
沁县有吴琠、王尧士、王猷、王偀、王杰、王沁、韩万金等著名人物。
==当地特产==
===瓜子===
沁县南瓜子则个大仁满(长2.2厘米、宽1.3厘米),含油量高。
===小米===
"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为"爬山糙"。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