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壮剧

增加 9,37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壮剧 | 圖像 = File:陆涛波88.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壮剧
| 圖像 = [[ File:陆涛波88.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92%2C5%2C5%2C92%2C30/sign=45385eadf1d3572c72ef948eeb7a0842/77c6a7efce1b9d16b2139325f0deb48f8d546499.jpg 原图链接]
[https://p5.ssl.qhimgs1.com/sdr/400__/t01a2be34f378591a25.jpg/ 图片来自]]]
| 圖像說明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壮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壮剧又叫"壮戏",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诗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

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壮剧

地理标志;广西壮族自治区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82]]

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历史渊源==

由于壮剧是由7种不同戏剧组成的,所以壮剧具有其他戏曲所不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壮剧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一个戏曲的时间传承而发展的,而是由不同剧种共同并进这种平行形态构成的。

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雍正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

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板凳戏唱本。

乾隆年间的1765年,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这是北路壮剧最早的组织演出。

后来到了清嘉庆年间的1815年,在壮族南部出现了半职业性的壮剧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经传承了七代。

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在此过程中抄了60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建了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依智高》,最多时有64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剧的基础,并出现兴盛的局面。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他在1845年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后,南路壮剧逐渐发展为唱做合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柳州、百色一带,它是从巫师跳神的师公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

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化装表演。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过去人们称富宁壮剧与广南壮剧为"土戏"。


土族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富宁土戏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捆弄裰",意译成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要"。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或沙戏,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面成,分为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皆形成于清光绪年间。

壮剧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几番沉浮:乾隆年间形成演出班社,光绪年间北路壮刷达到鼎盛阶段,但随后便很快衰落。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汇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媒,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社会影响==

'''重要节会'''

2007 年,广西田林县人民政府、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北路壮剧的历史、艺术特点、生存状况及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成果引人瞩目。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全区范围的北路壮剧普查与调研活动。2007年、2008 年,[[田林县政府分别策划了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同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学者对北路壮剧展开了探讨]]。

===重要演出===

2003年5月,小壮剧《九品官办宴》参加了山东博兴小品小戏国际大赛,获金奖。

2015年,小壮剧《灵燕戏虎》参加中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戏剧汇演,获优秀剧目奖。

2018年8月,大型壮剧《瑶娘》参加了广西第十届剧展,获得桂花铜奖。

2017年11月5-6日,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亮相于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8年4月,广西戏剧院创作的壮剧《冯子材》参与[[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选]]。


==濒危状态==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壮剧的继承、发展曾出现[[过兴盛时期]]。

'''文革十年浩劫,壮剧几乎消声匿迹。
'''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壮剧活动一度恢复并活跃一时。

但在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很快又受到现代文化多元化和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青年一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追求时尚娱乐,各种现代流行文化渗透到壮族地区的各个乡村角落;视民族传统文化为不值一顾的“古董”、“土货”,欣赏、'''传承壮剧艺术的热情逐步丧失。'''

随着'''壮剧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原有的大部分业余壮剧团也就自然消亡。例如:来宾市是壮族师公戏的重要发祥地,武宣、象州县原有200多个业余壮师剧团体,现在仅幸存20多个,锐减90%以上;田林县原有的北路壮剧104个业余壮剧团现已减少到40个;德保、靖西县的南路壮剧演出活动也是寥寥可数。

凡仍在坚持活动的几个业余壮剧团,也是由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支撑着。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中,现有的几个专业壮剧团也是举步艰难,有个别县的专业壮剧团已转向以演出歌舞为主。总之,民间壮剧处于传承后继乏人,甚至许多地方的壮剧艺术已经失传,导致壮剧活动舞台大大缩小,面临濒危境地。现急需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才能使有200多年历史的壮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视频==

'''壮剧《抢花轿》'''
<center>
{{#iDisplay:u086308e4yf|780|460|qq}}
</center>


'''广西农村段子感动壮剧,认钱不认娘,第四集'''

<center>
{{#iDisplay:j08103yfbnv|780|460|qq}}
</center>


'''广西搞笑壮剧,越来越少见'''

<center>
{{#iDisplay:m0193j48l8c|780|460|qq}}
</center>
33,7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