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炎黄子孙

增加 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名词出处===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语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 皆黄、炎之后也。”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先秦炎黄子孙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 <ref>[1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NR4CQV05239SSJ.html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这个名称出自《国语·周语下》] ,网易订阅 2019-10-05</ref> 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炎黄合祀,始自秦灵公。《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后来的传说的几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认为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连蛮、夷也被纳入这个系统。后世的帝王也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几乎所有的姓氏都把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等)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清末反抗满族统治的早期革命党人,即用“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做口号取得汉人的支持,激进的革命派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则认为“中国皆黄帝子孙”。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包括少数民族人士 <ref>[2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比如,满族贵族盛昱称:“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 ,中考学科网 </ref> 在内的有识之士号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黄子孙”为旗帜凝聚中华。在面对外国强敌侵略而处于亡国亡种的危机下,“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的概念,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符号。[[抗日战争]]时期,“炎黄子孙”的称谓在抗敌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 <ref>[3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国民政府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 ,中考学科网 2014-06-04 10:25</ref> 在[[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全体中国人皆为炎黄子孙已成为共识 <ref>[4http://www.71.cn/2011/0930/631109.shtml 中国共产党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 ,宣讲家网</ref>
===该词含义===
之前有人说中国人自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乃来自于晚清的民族国家构建,这是一种典型的武断与臆测。
传说中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中原大地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联手击败了蚩尤部落,确立了华夏族群在中华大地的优势地位,炎黄两大部落并最终融合成华夏部落,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 <ref>[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WL201205006.htm 国家政治认同下的黄帝崇拜,牛锐],知网空间</ref>。
传说中黄帝炎帝部落的兴起与现代考古所发现的4600年前龙山文化的爆发式扩张吻合,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传说记载的可信性。
而民国以及与共和国的祭祀黄帝、祭祀炎帝亦在与迎合中国人对于中国这个从黄帝开国起的道统绵延不绝的近似于宗教的信仰。或者说,政府的公祭黄帝亦是彰显自身乃是延续从黄帝以来的中国的道统,强调治权的接续,从而宣誓自身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绝不可等闲视之。
[[牟钟鉴]]教授指出,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其意义异常伟大。黄帝信仰又突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开启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先河,其价值亦不可低估 <ref>[6http://www.docin.com/p-740817892.html 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牟钟鉴],豆丁网</ref>。
2,炎黄子孙的称号更能够凝聚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
==视频==
=== <center> 炎黄子孙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华五千年》:炎黄子孙</center>
==参考资料==
1.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这个名称出自《国语·周语下》: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NR4CQV05239SSJ.html 网易订阅 2019-10-05
 
2.比如,满族贵族盛昱称:“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 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中考学科网
 
3.国民政府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 http://zhongkao.zxxk.com/article/344575.html 中考学科网 2014-06-04 10:25
 
4.中国共产党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
http://www.71.cn/2011/0930/631109.shtml 宣讲家网
 
5.国家政治认同下的黄帝崇拜,牛锐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WL201205006.htm 知网空间
6.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牟钟鉴 http://www.docin.com/p-740817892.html 豆丁网
[[Category:中国史料]]
[[Category:华人的自称]]
722,4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