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柏子仁

增加 2,9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乾燥成熟種仁。栽培或野生。秋、冬二季種子成熟時採收,乾燥,除去種皮,收集種仁。藥材以飽滿、色黃白者為佳。飲片分為生用、炒用和製霜<ref>呂俠卿,中藥鑑別大全(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ref><ref>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1999),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ref><ref>張繼、陳德昌、林惠蓉、張文光,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2004),廣東科技出版社。</ref><ref>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2005) ,化學工業出版社。</ref>。
 
==形態==
种仁呈长卵圆形至长椭圆形,亦有呈长圆锥形者,长3~7毫米,径1.5~3毫米。新鲜品淡黄色或黄白色,久置则颜色变深而呈黄棕色,并有油渗出。外面常包有薄膜质的内种皮,顶端略尖,圆三棱形,并有深褐色的点,基部钝圆,颜色较浅。断面乳白色至黄白色,胚乳较多,子叶2枚或更多,均含丰富的油质。气微香,味淡而有油腻感。以粒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无皮壳杂质者为佳<ref>中藥大辭典</ref>。
 
==產地==
[[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甘肃]]、[[云南]]等地<ref>[http://www.tcmdoc.cn//JiaoCai/zhongyaoxue/ZhongYao344.thtml 柏子仁],中醫資源網</ref>。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心]]、[[腎]]、[[大腸]]經。
 
==功效==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治驚悸,[[失眠]],遺精,[[盜汗]],[[便秘]]<ref>[https://www.jiankanghou.com/yinshi/33988.html 柏子仁的功效與作用],健康猴</ref>。
2 .健忘遺泄 勞欲無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忡驚悸,漸旺一瀉者,以本品配伍枸[[杞子]]、[[麥門冬]]、當歸、[[石菖蒲]]、[[茯神]]等同用,取其寧心定志之功,如【[[體仁匯編]]】之柏子養心丸<ref> 原思通,醫用中藥飲片學(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衛生出版社。</ref>。
== 相關醫理 == '''“[[醫食同源]]”'''是[[中醫]]的一種習慣說法。意思是說,醫藥的知識和飲食的知識,是來自同一個起源的。這個過程中,人們也發現了一些能治療人體不適的食物。比如說,[[野蔥]]、[[姜]]、[[蒜]]等,都是具有一定醫療作用的食物。[[蔥白]]吃了會發汗,姜吃了能去受寒引起的疾病,像[[關節疼痛]]、[[胃痛]]、[[感冒]]等等。[[中醫]]最常用的劑型是湯藥,就是把几味[[中藥]]放在水中熬,然后湯服。根據古代的傳說,[[湯劑]]是[[伊尹]]首先應用的。伊尹采用神農本草作為治病的湯藥。也就是說,從他身上充分體現出“醫食同源”的傳說是可靠的。 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認為'''「醫食同源」,「藥食同源」''',很多[[中草藥]],既可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同時也是很好的食品,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蔬菜、水果常常也都同時具有食與藥兩方面的性能。<ref name="xx">{{cite news|url=https://kknews.cc/zh-tw/health/r8bngn.html|date=2016-07-29|title=什麼是藥食同源?|publisher=[[每日頭條]]|language=zh-tw}}</ref>。 [[中國]]古代早有'''「醫食同源」'''的說法,這表示人類開始有醫療的時候,就已經有食療了。二千多年前所流傳下來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豐富的醫學專著,其內容鉅細靡遺,舉凡修煉、[[養生]]、[[針灸]]、用藥、[[食療]]、[[天文]]知識等等的觀念都包涵其中。<ref name="yy">{{cite news|url=https://www.epochweekly.com/b5/220/9306.htm|date=2011-04-21|title=養生之道 │ 醫食同源 對證飲食治病有方|publisher=[[新紀元周刊]]|language=zh-tw}}</ref>。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的藥方,像[[桂枝湯]]中共五味藥,即[[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甘草]],其中三味都是廚房常用的調味品和食物。其它如[[川椒]]、[[茴香]]、[[酒]]等等都是既可以調味,又可以入藥。如[[胡桃]]、[[桂圓]]、[[大棗]]、[[桂皮]]……難嚴格把它們區分開,究竟是藥物還是食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醫藥的起源。<ref name="zz">{{cite news|url=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503/664/77465.html|date=2000-05-25|title=淺說醫食同源|publisher=[[人民網]]|language=zh-tw}}</ref>。   {{#evt:service=youtube|id=https://youtu.be/w7gS11hhKTc||dimensions=640|container=frame |alignment=left|description= 恐怖醫學 醫食同源 1 }} {{#evt:service=youtube|id=https://youtu.be/CQuTOzrepTo||dimensions=640|container=frame |alignment=left|description= 恐怖醫學 醫食同源 2 }} {{#ev:youku| XNDM0OTEzNDg4OA |alignment= }} 沈松茂博士在沈陽演講康養健康養生談醫食同源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3,8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