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范敬宜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范敬宜'''(1931年-2010年11月13日),[[江苏 ]] 省 [[ 苏州 市]] 市 人。为[[范仲淹]]的28世孙,自幼对诗书画都很敏悟。学生时受过当时文史哲方面杰出学者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深得吴门真传。1949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精于诗书画,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因病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9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范敬宜
}}
==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后改名《辽宁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1957年年仅26岁时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沉痛打击,全家下放到辽西建昌县一个十分落后的山村。后被建昌县委书记发现其才华,调入县里工作。1983年调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4年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起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 ]] 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ref>[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0/2019/0901/343536.html 人与事/范敬宜与“思索之园”/延 静,大公报 2019-09-01] </ref>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1931年,范敬宜出生于江苏吴县,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孙。少时的范敬宜天分颇高,却又体弱多病,是家人的宠儿。他7岁刚刚念小学一年级,抗日战争爆发,[[苏州]]遭日军空袭,在一片狂轰滥炸声中,范敬宜全家连夜逃至60多里外的光福镇,这个曾以邓尉山、香雪海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一夜之间成了人满为患的难民避难所。他们一家在棺材铺租到一间阁楼暂时栖身。不久,苏州陷落、家里被日军洗劫一空。大病初愈的父亲忧愤交加,吐血身亡。那一夜的情景范敬宜终生不忘:隔壁是鬼子烧杀抢掠后在茶馆庆功狂呼乱叫,这边是[[ 祖母]] 和[[ 母亲]] 搂着两个浑身颤抖的孩子,守着年轻父亲的遗体,不敢点灯,不敢哭泣。这样一直熬到天亮,才把39岁的父亲草草成殓。[[范敬宜]]将香雪海之夜的家愁国恨埋在了心底,自此,救国、报国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与信念。
<p style="text-indent:2em;">1938年,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范敬宜跟随祖母、母亲与姐姐,一起迁往上海,与留美归来、终生未嫁的两位姑母住在一起。范敬宜即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心脏病和肾病而辍学,医生预言:这个孩子至多活到20岁,但绝不能上学。范敬宜就此罢学。休学在家的日子里,母亲向他传授中国古典名著,曾留学[[美国]]的姑母则当了他的英文老师,传给他西方文化的概要。13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题画诗:"罢钓归来宿雨收,一溪绿水泛轻舟,诗情只在斜阳里,莫向云山深处求。"后来,母亲又为他请来吴门画派传人[[樊伯炎]]先生教他国画,伯炎先生家学渊源,不仅雅擅丹青,而且精于音律,此外还专于古书画鉴定。在他的熏陶下,范敬宜在山水书画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15岁的他进入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任教的都是当时的名师,如周谷城、[[周予同]]、钱穆、唐兰、[[朱东润]]、王佩诤、朱大可、[[顾佛影]]等。当年80多岁、双目失明的唐文治先生,经常在课堂上诵古文,声泪俱下,响震瓦梁,其忧国之情,令在场学生无不动容。[[无锡]]国专对学生一向要求甚严,每周必交诗词习作,期中期末考试当场命题做诗填词。经过严格的训练,到17岁时,范敬宜的作品不仅有古体、近体诗和长短句,还有了散曲,深厚的国学修养就此奠定。在国专学习4年间,范敬宜年龄最小、禀赋最高,因而备受同学推崇,有"神童"之誉。国专同窗、比他大9岁的冯其庸后来曾在《诗书画一体情文韵三绝》的文章中评说道--"以诗而言,情韵相生,久读不厌;以书而言,功夫深厚,出笔就见法度,以画而言,前辈大师曾如是评说:'卓矣范君'。"
<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18岁的范敬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一一[[圣约翰 ]] 大学]] 中文系,鉴于他的实际水平,学校特准其直入三年级。在圣约翰的日子里,范敬宜更喜欢到新闻系上课,所以新闻系的同学都认识他。圣约翰大学文学院长、新闻系主任黄嘉德先生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在他的命题作《我最喜欢的报纸》中范敬宜得了90分的最高分。新闻系主办的校报,还破例聘请中文系的[[范敬宜]]为编辑。
<p style="text-indent:2em;">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北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1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浪声中,范敬宜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影响,强烈的爱国热情使这个志在报国的年轻人"把诗情画意都轻放",毅然投身于烽烟弥漫的白山黑水间,进了当时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即《辽宁日报》前身),开始了党报编辑的生涯。由于他才华出众,工作4年即被提拔到行政16级,这在同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待遇。
<p style="text-indent:2em;">199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style="text-indent:2em;">2002年-2010年,任[[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Infobox person | 图像 =[[File:范敬宜1.jpg|缩略图| 范敬宜1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587642715&di=a9d29b667eee92e19fa82b1f64b95190&imgtype=0&src=http%3A%2F%2Fi0.sinaimg.cn%2Flx%2F2010%2F1130%2FU3131P622DT20101130175140.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C%83%E6%95%AC%E5%AE%9C&step_word=&hs=0&pn=11&spn=0&di=162323408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09935055%2C1790190204&os=1900146155%2C3865575865&simid=4294646044%2C556984258&adpicid=0&lpn=0&ln=504&fr=&fmq=154457754224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0.sinaimg.cn%2Flx%2F2010%2F1130%2FU3131P622DT2010113017514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pysj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rj5rsjAzdH3FvAzdH3Fda8a-8d-a8AzdH3Fal9l0amac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selected_tags=0l 来自360网] }}
==社会兼职==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范仲淹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 ]] 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系兼职教授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 ]] 社会科学院]] 新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p style="text-indent:2em;">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p style="text-indent:2em;">《范敬宜文集》(新闻作品选) 北京:[[清华 ]] 大学]] 出版社,2009
<p style="text-indent:2em;">《范敬宜文集》(总编辑手记)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三绝人物===
<p style="text-indent:2em;">从禀赋来说,范敬宜当是古人所谓"三绝"式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季羡林先生甚至以"四绝"称之,理由是:他还了解西方文化,"是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但范敬宜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诗书画,"余事"而已。这虽是谦言,却也道出了新闻在他心中的分量。对于他后来一连串的人生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他自己则解释说,弃画而从新闻,是缘于自己从小对报纸的热爱,他的新闻情结竟能追溯到60多年前。说来话长,当时他休学在家,为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他学着《申报》和《大公报》自办了一张家庭手抄小报,标题、内容、版式,看起来像模像样,起名[[ 《静园新闻》]] ,报纸的内容为邻里小事,读者也是左邻右合,不过是"秘密发行"的。这份报纸给一个病困家中的少年,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希望。当一名[[ 记者]] ,去深入社会,感受现实中鲜活的一切,成了他的一个最大心愿。即使后来下放劳动时,范敬宜仍痴心不改,最大心愿就是当一名墙报编辑。<ref>[http://www.doc88.com/p-4149689886518.html 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初探 ,道客巴巴]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著名画家王个喉先生对范敬宜17岁的习作曾有这样一个评价--"此生将来必夺我画人一席地。"但王先生没有想到,"此生"后来非但席没有夺成,甚至连它的边都没有沾上。
<p style="text-indent:2em;">范敬宜的下放地是建昌县一个非常贫瘠的偏僻山村。村里人都知道从省城下来一个"右派",不敢轻易接触,山头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屋成了他的家--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完全与世隔绝。因为没有电,冬季天一黑一家四口就早早上炕,屋内天寒地冻,屋外朔风凛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范敬宜依然顽强地生活下来。他天天和农民们一起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担粪挑尿样样都不落下。渐渐地,农民们和基层干部那质朴、善良、乐观、求实的精神强烈感染着他,不知不觉间融人到他们之中。1971年范敬宜在《浣溪沙.夏锄》中写道:"一袭轻衫锄一张,清风拂面槐花香,燕山脚下麦初黄。难得书生知稼穑,犹堪明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在他的眼里,举步维艰的下放生活成了悠闲的田园别居,充满了劳作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Infobox person | 图像 =[[File:范敬宜2.jpg|缩略图| 范敬宜2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587642715&di=a9d29b667eee92e19fa82b1f64b95190&imgtype=0&src=http%3A%2F%2Fi0.sinaimg.cn%2Flx%2F2010%2F1130%2FU3131P622DT20101130175140.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C%83%E6%95%AC%E5%AE%9C&step_word=&hs=0&pn=11&spn=0&di=162323408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09935055%2C1790190204&os=1900146155%2C3865575865&simid=4294646044%2C556984258&adpicid=0&lpn=0&ln=504&fr=&fmq=154457754224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0.sinaimg.cn%2Flx%2F2010%2F1130%2FU3131P622DT2010113017514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pysj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rj5rsjAzdH3FvAzdH3Fda8a-8d-a8AzdH3Fal9l0amac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selected_tags=0l 来自360网] }}
==主要事迹==
<p style="text-indent:2em;">与[[《人民日报》]]当地一位县委书记,偶尔路过[[范敬宜]]所在的公社,发现了这位颇为"面善"的年轻"右派",就千方百计地把他借到县里农业办公室去工作,发挥他的长处。这期间,他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公社和大队。县委许多重要的报告、文件几乎都出自他之手。这段工作经历,使范敬宜对基层的了解远比一般人更深刻。
<p style="text-indent:2em;">奖掖后辈是范老留给大家的另一深刻印象。范老经常拿着年轻记者的稿子推荐,读者来信、照片甚至经常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雪峰阿尔泰,战鹰解危急》是一张读者发来的照片,福建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写了篇《再也不能挥霍公款大吃大喝》,还有个叫何刚的读者来信也登上头版头条……
<p style="text-indent:2em;">26岁被打为右派,30多岁被下放到[[辽西 ]][[ 建昌 县]] 县 的贫困山区,直到49岁才回到新闻行业。说起这些外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遭遇时,范敬宜的眼里没有怨恨与委屈。他说,个人的恩怨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况且,这段经历成全了他,使他真正与人民联系在一起。
===与总理的通信===
===敬宜同志:===
<p style="text-indent:2em;">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复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 农村]] ,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p style="text-indent:2em;">2005年4月28日温家宝总理的回信和批示,在清华大学轰动一时,还引出了一场热烈讨论。《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范敬宜再次广被社会关注、为学界推崇。对于外界的评价,[[范敬宜]]处之淡然,他说:"过去说我是资产阶级的黑笔杆子,现在又说我是大师、权威,其实过去我没有那么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还是范敬宜。"
==缅怀学者==
<p style="text-indent:2em;">范老之前姓范的著名记者,还有个叫[[范长江]]。范长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奔赴延安地区,采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著作。而范敬宜老人,则是经历了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他用自己的新闻作品记载了改革开放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巨大变迁。
<p style="text-indent:2em;">笔者作为新闻界的晚辈,每每为范敬宜老人生出尊敬之心、崇敬之情。他先是在辽宁农村采访报道,用细腻的笔触对比农村生活的变化,后来先后成为《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的总编辑。退休下来后,他又成为了[[清华 ]] 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开始奖掖后进。
<p style="text-indent:2em;">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新[[中国]]的光辉。范敬宜的一生,波折坎坷,跌宕起伏。经历十年文革的浩劫,可以说是饱受磨难。然而,借助下放农村的机会,他能亲身体验农民大众的疾苦。淳朴、善良、诚实、乐观,这些都是农民大众的美好品德。范敬宜在[[农民大众]]美好品德的感召下,没有颓废,没有消沉,在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前提下,继续坚持用笔名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