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徐志磊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
}}
'''徐志磊''',男,原籍[[浙江 ]][[ 宁波]],1930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1952年[[上海 ]] 大同大学]] 毕业。历任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床厂]]工程师、主任设计师、设计组副组长,[[二机部]]九院设计部核装置设计室副组长、组长,九院八所核装置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他是我国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次国家发明三等奖,两次国家发明四等奖和多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2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
== 简介 ==
== 成就及荣誉 ==
在第一代核武器研制中,负责或参与了第一颗 [[ 原子弹 ]] 、氢弹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组织完成了多个[[导弹核武器]]核装置的设计定型;指导和解决特殊性能氢弹技术攻关中关键核心部件的工程设计与材料制造技术难题;主持核武器总体工程与结构设计、第二代核装置机械设计与研制;领导新型核心部件及弹上高压系统的结构设计,指导多点网络起爆结构设计。在材料科学方面,推动组建[[氢脆]]实验室,指导搞氢脆[[材料的应用]]研究,组织研究 特种型号结构部件超高压部件的工程设计技术,解决了核武器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难题;在核武器型号研制中,组织领导核装置各种复杂部件的结构设计,解决了满足爆轰驱动的精密制造、振动、冲击过载的力学强度、贮存中材料相容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作为三次技术总负责人参加核试验,对参试产品的工程设计、质量 把关进行了精心指导;主持指导某型号工程研制与试验,完成4次大型地面环境定型试验,2次飞行试验扩及核战斗部整休贮存试验。对核战斗部的总体设计及武器 工程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院工程设计领导人,根据核武器背景要求,将关键技术进行分解、归类,提出预研课题,使研究工作系列化、配套化,并适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工程理论和设计技术;领导建立核武器可靠性管理体系,指导了核战斗部[[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指标分配及预估,[[可靠性试验]]方法的研究、在核武器可靠性领域内推进了可靠性工作的进展。 领导建立核试验质量管理方法。
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89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2] 。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