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昭和天皇

增加 6,4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昭和天皇1.png|缩略图|[http://news.makepolo.com/7222410.html?_t=t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
'''昭和天皇'''(日语:ひろひと,英语:Hirohito;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名'''裕仁''',称号'''迪宫''',男,[[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 <ref>[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819/198849/12412988.html 裕仁天皇:从神到人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6-01]]</ref>
[[File:昭和天皇3.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1/9213b07eca806538250ea10798dda144ad348239?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大正十五年(1926年)[[大正天皇]]因病退位,裕仁登基成为日本新一任天皇。]]
大正十五年(1926年)[[大正天皇]]因病退位,裕仁登基成为日本新一任天皇。在位期间,指挥和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侵略和践踏了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ref>高凡夫.日本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J]: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日报社主办),2004年08期</ref>
[[File:昭和天皇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fr=aladdin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
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天皇制得到保留。<ref>肖石忠主编.《二战风云人物》:华夏出版社,2015:第458页</ref>
[[File:昭和天皇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c8ea15ce36d3d53945f765163287e950342ab019?fr=lemma&ct=single#aid=0&pic=c8ea15ce36d3d53945f765163287e950342ab019 原图链接]1919年的裕仁]]
战后在位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促成神武景气。昭和六十四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逝世,终年88岁。<ref>(美)戴维·贝尔加米尼著;王纪卿译.《天皇与日本国命:裕仁天皇引领的日本军国之路 上》: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 :第243页</ref>
[[File:昭和天皇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c8ea15ce36d3d53945f765163287e950342ab019?fr=lemma&ct=single#aid=0&pic=0bd162d9f2d3572cccebeb3e8213632763d0c3c3]昭和天皇:1921年访问英国时与首相[[劳合·乔治]]合影]]
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落下帷幕。裕仁对生物分类学很有研究,发表有《[[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以及《那须植物志》等著作。<ref>[日]河原敏明著 李致中 胡振平译.《日本皇宫六十年》:新华出版社,1998 :第21页</ref>
[[File:昭和天皇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c8ea15ce36d3d53945f765163287e950342ab019?fr=lemma&ct=single#aid=0&pic=2e2eb9389b504fc2ef27c6e7eddde71191ef6dd3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1924年与妻子合影]]
[[File:昭和天皇8.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c8ea15ce36d3d53945f765163287e950342ab019?fr=lemma&ct=single#aid=0&pic=0b7b02087bf40ad1f75b7c82562c11dfa9ecce10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1941年全家合影]]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4月29日晚10点10分,裕仁出生。父亲是[[明治天皇]]的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后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对于裕仁宠爱有加,此日马上命令宫内的御用文人为皇孙取名与号。最初的名有三个,为裕仁、雍仁以及穆仁,号则是迪宫和谦宫。最后,明治天皇亲自拍板,选择了裕仁与迪宫,分别作为其名与号。<ref>周颂伦,张东.《天皇制与近代日本政治》: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第117页</ref>
[[File:昭和天皇9.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9a504fc2d562853516c66d939aef76c6a7ef635a?fr=lemma&ct=single#aid=0&pic=9a504fc2d562853516c66d939aef76c6a7ef635a 裕仁的父亲大正 原图链接]昭和 天皇 嘉仁,从小多病,身心发育不佳,终生为病痛所困。而 裕仁 幼时也似乎继承了其父的遗传缺点(日本皇室自孝明天皇之后,天皇的配偶都必须从皇族公卿的“五摄家”中选择。这种过于狭窄的婚配范围,往往也就造成了劣性遗传的可能)。与美国总统里根]]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 仁6岁入学 时候 父亲大正天皇嘉仁,从小多病 身心 育不佳,终生为病痛所困。而裕仁幼时也似乎继承了 右手 手指活动不便,被怀疑是 遗传 缺点(日本皇室自孝明天皇之后,天皇的配偶都必须从皇族公卿 产物,其课程 “五摄家” 的美术和音乐两门因此被迫放弃 选择 除了手指 这种过于狭窄 问题外 婚配范围 裕仁 往往 有着先天近视 就造成了劣性遗传 毛病,虽然自小就进行矫正,但是效果一直不佳 可能) <ref>钱其琛主编.《世界外交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5 :第2001页</ref>
作为一个充斥[[ 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其刚刚出生70 File:昭和 ,就被寄养在了皇10.jpg|缩略图|[[海军中将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9a504fc2d562853516c66d939aef76c6a7ef635a?fr=lemma&ct=single#aid=0&pic=79f0f736afc37931a678f6cbe3c4b74543a9113b 原图链接]][[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 昭和天皇:1975 。6岁 参加美国总统福特 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国宴]] 陆军大将。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裕仁6岁入学的时候,被发现其右手的手指活动不便,被怀疑是遗传的产物,其课程中的美术和音乐两门因此被迫放弃。除了手指的问题外,裕仁也有着先天近视的毛病,虽然自小就进行矫正,但是效果一直不佳。<ref>《裕仁天皇独白录》(中译本),《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8期。</ref> [[File:昭和天皇1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AD%E5%92%8C%E5%A4%A9%E7%9A%87/396841/0/9a504fc2d562853516c66d939aef76c6a7ef635a?fr=lemma&ct=single#aid=0&pic=bf096b63f6246b60f7b8c296e3f81a4c500fa29a 原图链接]昭和天皇陵]] 作为一个充斥[[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其刚刚出生70天,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 <ref>裕仁天皇传[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程永明著, 2004</ref> 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祸根,而且自己也对乃木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裕仁开始摆脱了给人的“病弱”印象而开始向他的祖父[[明治天皇]]看齐。<ref>龚娜.太平洋战争初期昭和天皇的军事态度与战略选择[J].社科纵横,2017,32(06):133-138.</ref>
===立储理政===
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官僚和侍从在日本的官方记录动了手脚。他们认为这些官僚和侍从担心留下天皇承认战争的内容而使天皇在东京审判中遭到责任的追究,就删除了相关内容。但这件事的真相也随着三位当事人的逝世而变得扑朔迷离。
 
==裕仁天皇:从神到人==
 
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不幸而生在帝王之家,更不幸而身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25岁登基,87岁去世,在位62年,是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天皇。他自幼酷爱自然,即使即位以后,在从政之余,仍潜心于生物研究,在生物分类学领域造诣颇深。日本《[[读卖新闻]]》记者不无感慨地称其为“科学家天皇”。“当个头不高身穿古板礼服的他站在人高马大的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面前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让人觉得他挺可怜的;当上了年纪专心致志的他端坐在显微镜前的时候,专注的表情让人觉得他真是一个够格的海洋动物学家。”
 
有人说他是一位反战的仁慈国君,一位终生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但无力阻止战争,他“从心底祈求世界和平,力图避免那一次全面战争。”长久以來,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个温文儒雅的虚位元首,对国事毫无兴趣,对于战争的罪恶,他是无辜的。1945年7月,盟国的《[[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内阁置之不理,扬言“我们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接着苏联参加对日作战,8月14日上午,裕仁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结束战争”问题。尽管陆相[[阿南惟几]]等反对投降但天皇决心已定,他最后表态说:“……我准备发表广播演说。我愿意到任何地方去,劝说陆海两军将士放下武器。我希望内阁立刻起草诏书,结束战争。” 8月15日中午12时,投降诏书准时播放。透过无线电波,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听到了他的声音:“告我忠良臣民。察世界大势及帝国现状,朕决定采取非常措施,收拾时局……”短短815个字宣告了一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的结束,不可一世的日本终于投降了,陷入战争8年之久的中国以及亚洲各国陷入了不夜的狂欢之中。
 
然后,天皇破例亲自拿起麦克风,向国民广播了战败的决定,号召国民同心协力,为日本的复兴而奋斗。
 
出于同样的心情,天皇陛下于美军进驻日本以后不久的9月27日访问了占领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根据麦克阿瑟的回忆,天皇曾说:“在国民进行战争时,我对于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所作的一切决定和行动负完全责任。我就是以这样的身份,为了听任贵方所代表的各国对我自己进行裁决而来拜访的。”这句话使麦克阿瑟深受感动,他写道:
 
“天皇决心承担有被处死的危险的责任,使我深受感动。按照我所熟知的种种事实,这一责任显然应由天皇来担负。这种充满勇气的态度,确实感人肺腑。在那一瞬间,我深深感到,坐在我面前的天皇,作为个人来说,也是日本最高尚的绅士。”
 
他生于1901年,1916年被册封为皇储,1926年即位,正是他在位期间,日本发动了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以巨大深重的灾难,也把日本推向崩溃的边缘。战败之后,日本国内外都有人主张追究他的战争责任。他曾说过,从他执政到战争结束,实际上只有两个重大的个人决定是他自己作出的,一次是在1936年“2·16”事变后他力主惩办发动叛乱的少壮派军人,另一次就是1945年8月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如果说他力排众议,发表投降诏书乃是在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发动进攻的大势下迫于无奈,那么他发表“人格宣言”则是虔诚的,对战后日本民族的复兴起到了感人至深的作用。1946年1月1日,他发布诏书,宣布天皇 “是人不是神”,推翻了一千多年来天皇一直被奉为神的传统。这一诏书被称为天皇的“人格宣言”或“神格否定宣言”。一年后日本新宪法明确,天皇仅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只从事象征性的、礼仪性的国事活动。裕仁天皇的“人格宣言”宣告了神化政治在日本的终结,无论他巡视日本各地,举起灰帽向国民致意时,还是他埋头于生物学研究时,他都是一个谦卑的人,而不是神。
==参考文献==
129,4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