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纳撒尼尔。霍桑

增加 5,12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纳撒尼尔。霍桑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
纳撒尼尔。霍桑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幼年丧父,同寡母一道住到了位于萨莱姆镇的外公家,自幼性格孤高自许,顾虑多疑,童年的不幸和生活氛围使他内心有一种"痛苦的孤独感",他对社会改革毫无兴趣,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法理解。外公家笃信基督教的清教,霍桑受到了清教的影响。

1825年,霍桑从波登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萨莱姆,创作并发表了几十篇故事和短篇小说。1839年,霍桑在波士顿海关工作了两年多,之后,进入了"布鲁克农庄",接触超验主义思想,并结识了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爱默生和梭罗等人。

此后,霍桑又赴萨莱姆海关上任,萨莱姆海关的生活对他创作《红字》有着直接的影响,《红字》的出版巩固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坚实地位,也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

霍桑被评价为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这一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对人的内心、心理活动的兴趣和洞察力。他深受原罪思想的影响,而且原罪代代相传,倡导人们以善行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

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红字》,《七角楼房》,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雪影》等。其中《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亨利·詹姆斯、爱伦·坡、赫尔曼·麦尔维尔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其影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纳撒尼尔·霍桑

外文名称
Nathaniel Hawthorne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

出生日期
1804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864年5月19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波登大学(鲍登学院)

代表作品
《红字》、《带七个尖顶的阁楼》、《福谷传奇》、《玉石人像》

目录
1个人生活
2人物经历
3主要作品
4创作特点
5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童年时代的故居
童年时代的故居
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的一个破落贵族世家,是其清教徒祖先移民北美后的第五代传人。 父亲纳撒尼尔·哈桑是一名船长,

1808年,在霍桑4岁的时候 父亲因黄热病死于荷属圭亚那, 母亲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和家中仅有的一点点储蓄投奔住在缅因州的娘家兄长,在兄长家度过了默默守寡的一生。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寡居对霍桑童年时代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13年,霍桑9岁那年不幸伤了脚,他待在家中养伤近3年。他很少到户外活动,过着一种孤独、封闭式的生活。他从不去教堂,却喜欢在礼拜日打开窗户,站在窗帘后面,
年轻时代的霍桑画像
年轻时代的霍桑画像
观看男女老少做礼拜。 他意识到清教伦理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幸福生活的摧残,但同时又无法彻底摆脱这种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这种文化传统。 在养伤的近3年中,天性嗜读的霍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常躺在地毯上读书,或者坐在屋角临窗的一张大椅子上,一声不吭地读上半个下午。

由于脚受伤,其间耽搁了学业。1819年,霍桑直到15岁才又开始去学校读书。霍桑家中经济拮据,开始上学后,学费只能依靠舅舅的接济。

1821年,霍桑17岁时,他在亲戚资助下进入波登大学(今鲍登学院)学习。在信奉自由精神的大学环境中,霍桑热衷于各种活动, 跟同班学友朗费罗(后来成为美国大诗人)、富兰克林·皮尔斯(后来出任美国第十四届总统)之间建立了毕生的友谊。

1825年,霍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萨勒姆,重新开始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在长达12年之久的隐居生活日子里,他看完了当地图书馆的每一本书。

1839年,
1862年的画像
1862年的画像
霍桑在有势力的同窗帮助下谋到一份政府差事,任波士顿海关的司磅员。 在海关工作的两年,他并没有感到快乐,他只是限于生活上和经济上的压力才不得不在海关供职。

1841年霍桑离开了海关, 用积蓄买到布鲁克农场的成员身份,前往参加知识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思想家与劳动者相结合的实验。布鲁克农场位于波士顿郊区,是由一群超验主义者创办的乌托邦式公社。农场由超验主义者乔治黎普里为领袖,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与报酬。霍桑在农场只呆了六个月就扬长而去,因为劳动时间太长,写作时间太少。

1842年,霍桑与索菲·阿米莉亚·皮博迪结婚,新婚夫妇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霍桑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

1864年5月19日霍桑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去世,5月23日葬入康考德的睡谷公墓。
1,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