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秦皇岛

增加 100 位元組, 4 年前
经济概况
'''概况'''
秦皇岛是 [[ 河北省 ]] 经济强市、秦皇岛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拥有国家级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出口加工区和燕山大学科技园。
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25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比2010年增长44.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比2010年增长4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3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5%,比2010年增长58.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比2010年增长76.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158元和10782元,比2010年增长65.4%和80.2%,均高于经济增幅。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4.07%。省设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监测评价结果,2014年我市小康社会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二位。
'''第一产业'''
秦皇岛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冲积平原区分布在抚宁区和昌黎县,该区域有 [[ 海洋养殖 ]] [[ 葡萄酒 ]] [[ 旅游 ]] 等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产业,是重要的 [[ 农业经济区 ]] [[ 沿海区 ]] ,主要分布在市辖三区和抚宁、昌黎两县区。
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甘薯、花生等。林果资源有苹果、梨、葡萄、山楂、水蜜桃、板栗、核桃等。水产品生产分为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三大类。全市农业人口190多万,人均耕地1.1亩。
秦皇岛已建成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 [[ 农业特色产 业10 业]]10 个,即肉鸡、酿酒葡萄、粮油加工、玉米淀粉、海洋水产、甘薯、生猪、蔬菜、牛羊、果品,其中前8个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前6个产业的规模在河北省名列前茅。已建成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5家,其中亿元以上的9家,10亿元以上的2家,正大、骊骅、华夏、地王、野力、集发、海阳农产品批发市场7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粮油加工转化能力达335万吨,是全市粮油产量的3倍多。
全市实现 [[ 农林牧渔业 ]] 总产值3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137.64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4.92亿元,下降6.6%;牧业产值136.27亿元,增长1.8%;渔业产值32.43亿元,增长1.1%。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04%,在省内各市中居首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
[[ 粮食 ]] 播种面积148331公顷,比上年增加813公顷,总产量84.44万吨,减少0.84万吨。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19524公顷,增加3824公顷,产量70.54万吨,增加0.38万吨;薯类播种面积19899公顷,减少2103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324公顷,减少728公顷,总产量5.98万吨,减少0.30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8564公顷,比上年增长0.8%;总产量340.25万吨,增长1.8%。园林水果总产量92.72万吨,增长5.9%。猪出栏269.93万头,与上年持平。牛出栏18.80万头,增长2.3%。羊出栏214.02万只,增长6.0%。肉类总产量35.42万吨,下降2.1%;禽蛋产量11.63万吨,增长0.3%;牛奶产量9.90万吨,下降3.0%。水产品总产量36.07万吨,增长1.7%。
'''第二产业'''
秦皇岛是一座新兴的 [[ 工业城市 ]]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基础雄厚、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五大支柱产业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钢材、铝材为主的金属压延工业;以复合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配件、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 [[ 果酒 ]] [[ 啤酒 ]] [[ 粮食 ]] 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有1000多种。河北 [[ 远洋运输集团 ]] [[ 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 [[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 渤海铝业有限公司 ]] [[ 戴卡轮毂有限公司 ]] [[ 中阿化肥有限公司 ]] [[ 正大有限公司 ]] [[ 金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 [[ 鹏泰面粉有限公司 ]] [[ 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浅野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润10.13亿元,下降77.7%;实现税金39.42亿元,增长11.6%;亏损企业亏损额39.40亿元,增长98.6%;亏损面由上年的20.3%上升到34.0%。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