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华东

增加 97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edit|time=2019-09-24T03:05:13+00:00}}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郭华东 | 图像 =[[File:郭华东99.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3%AD%E5%8D%8E%E4%B8%9C&step_word=&hs=2&pn=1&spn=0&di=61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578584796%2C2816935318&os=1867485076%2C3018123254&simid=0%2C0&adpicid=0&lpn=0&ln=210&fr=&fmq=1569295262581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copy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aihui.gov.cn%2Fhtml%2Findex%2Fcontent%2F2017%2F08%2Fimages%2Fnews_1581503046702779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wti7t_z%26e3B25e_z%26e3BvgAzdH3F36wiAzdH3F36wixAzdH3F9d88_z%26e3B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569295262581_R&pv=&ic=&nc=1&z=&hd=&latest=&copyright=&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hs=2&sid=&word=%E9%83%AD%E5%8D%8E%E4%B8%9C 来自百度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遥感专家) 图像说明 = | 编辑 出生日期 = 1950年10月 | 出生地点 = 郭华东, 江苏 徐州 丰县 人, | 国籍 = 中国 科学院 | 民族 = 汉族 | 职业 = 雷达 遥感 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 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主编等职。 | 知名于 = <br>}}
中文名 ''' 郭华东 国 籍''' 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徐州丰县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 职 业雷达 科学院院士,著名 遥感专家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 、南京大学 荣 誉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荣 誉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荣 誉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院士 目录1 简介 2 给 。现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数字 地球 照相 3 学报》 要作品 编等职
== 简介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br>
1964年至1969年在丰县中学读书。<br>
1969年至1973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02部队和237部队。<br>
1973年考入南京大学,1977年毕业。<br>
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br>
1984年至198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学习。<br>
1987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br>
1988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所长。<br>
1994年起,两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br>
1992年至2000年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及第四、五届专家组组长。是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大学兼职教授、《遥感学报》常务副主编及6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7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大及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5项,并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国外进修生26名。<br>
1992、1996年分别被评为中科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br>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br>
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br>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br>
2016年10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简介编辑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5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1964年至1969年在丰县中学读书;1969年至1973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02部队和237部队;1973年考入南京大学,1977年毕业,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学习。1987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所长;1994年起,两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1992年至2000年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及第四、五届专家组组长。是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大学兼职教授、《遥感学报》常务副主编及6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7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大及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5项,并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国外进修生26名。1992、1996年分别被评为中科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10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给地球照相编辑==2002年1月24日至25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和中国科学院科普办举办了“科技在我身边”系列讲座第一期,7位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科学等领域着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讲座,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华东做了题为《给地球照相》的专题讲座。<br>
郭华东研究员介绍了遥感的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遥感的运载平台;第二个是传感器;第三部分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第四部分是遥感的应用。郭华东研究员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遥感在农业、找矿、环保、海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郭华东研究员还介绍了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特点和作用,并介绍了数字地球的有关情况。 郭华东研究员最后说,当中国的遥感问世30多年的时候,国际上的遥感问世也不过40年左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遥感领域在国际上还是比较有地位的。郭华东研究员希望通过广大遥感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通过政府不断的重视,中国的遥感技术和遥感事业会有更好的发展。
  == 主要作品编辑==
“数字地球”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它不仅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高科技平台,而且也创造了模拟的实验条件。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绪论,数字地球的信息基础设施,对地观测计划及应用技术系统,数字地球系统研究,模拟与实验,探索研究。同时,本书还重点介绍了与数字地球密切相关的最新高技术,包括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Grid、GoogleEarth、VirtualEarth、GlassEarth及WorldWind等内容,全面反映了数字地球领域的最新技术、最新发展战略目标和研究计划。
本书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专业本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的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