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賴德和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賴德和作品充份呈現本土音樂特色,也開展出國際視野,為國內作曲家學習作為典範。1984年,作品《眾妙》被譽為「把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精神,用現代技巧再生之最佳範例」,獲頒[[吳三連]]文藝獎;1987年,以西方管絃編制融入[[平劇]]鑼鼓與琵琶,與「雲門舞集」合作的《[[紅樓夢]]交響曲》一曲,獲得教育部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殊榮;1991年,所創作之絃樂四重奏《辛未深秋》則獲頒文建會室內樂創作獎。北藝大音樂系賴德和教授,於2010年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音樂類獎得主。<ref>{{http://1www.tnua.edu.tw/app/news.php?Sn=351 揉合現代與傳統 音樂系賴德和教授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 }}</ref>
== 人物生平 ==
賴德和於1958年就讀[[員林實驗中學]]師範部,起始學習風琴。
 
1962年於[[彰化縣]]永靖鄉的[[福興國校]]二年,自學和聲學。
 
1964年考取[[國立藝專]]理論作曲組,先後受教於[[陳懋良]]、[[史惟亮]]、[[許常惠]]、[[蕭而化]]、[[劉德義]]等作曲老師。
 
1969年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發表畢業創作女聲三部合唱曲《閒夢遠》,獲選[[吳伯超]]先生作曲獎。
 
1971年28歲退伍之後,回到母校國立藝專擔任音樂科助教。
 
1973年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同時於東海大學民族與教會音樂研究中心,從事田野音樂採集的資料整理工作。參與許常惠發起的「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
 
1974年完成《待嫁娘》作品;雲門舞集演出同名舞碼,鄭淑姬編舞、主演。
 
1975年兼任東海大學音樂系,開設對位法、曲式學課程。完成雲門舞集委託創作《眾妙》;以《眾妙》為樂的舞作《白蛇傳》在新加坡、香港展開首演。
 
1976年擔任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國當代音樂作品第一輯」唱片主編。
 
1978年獲得 DAAD(德國學術交流協會)獎學金,前往薩爾茲堡,在奧福學院進修兒童音樂教育。
 
1979年考入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師事 G. Wimberger教授學習西方現代音樂。創作鋼琴獨奏《年節組曲》。
 
1980年完成室內管弦樂《作品1980》、直笛三重奏《奉獻》;返臺後重回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任。
 
1981年於臺北實踐堂舉行「賴德和樂展」,發表《春水》、《眾妙》、《待嫁娘》、《低音管的獨白》、《前奏與賦格》、《年節組曲》等。
轉任國立臺灣藝專音樂科專任講師;協助馬水龍投入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8月,雲門舞集以《奉獻》、《春水》編舞,於國父紀念館演出。
 
1982年受林懷民委託創作紅樓夢舞劇音樂,轉任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著作《平劇鑼鼓影響現代樂曲創作之研究》由全音樂譜出版社出版。
 
1983年獲頒第七屆吳三連獎(音樂類藝術獎)。
雲門委託日本讀賣交響樂團演奏錄音《紅樓夢交響曲》,仍由陳秋盛指揮、王正平琵琶獨奏,1994年出版。《紅樓夢交響曲》獲頒教育部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ref>{{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57&c=&t=2 賴德和 LAI Deh-Ho 作曲家 }}</ref>
1991年完成弦樂四重奏《辛未深秋》,1992年《辛未深秋》獲得文建會室內樂創作。
 1995年 52歲 9月17日,臺灣加入聯合國行動委員會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辦「臺灣文化之夜—20世紀臺灣交響樂展」,由胡乃元獨奏,保羅‧玻利福尼克(Paul Polivnick)指揮布魯克林愛樂交響樂團首演《鄉音I—北管戲曲的聯想》。 
1996年完成打擊樂《好戲上場》、《雙吹》、《悲歌》(中提琴與鋼琴)、《林沖夜奔》(低音管獨奏)。
 
1997年完成室內樂《牧歌》、打擊樂《幻想世界》、小提琴與室內樂《鄉音II—南管音樂的聯想》、《鄉音III—為管弦樂團之音樂會序曲》。
 
1998年回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職音樂系副教授執教。
 
2001年完成《楚漢》(琵琶、國樂團及三管編制管弦樂);9月27日,由王正平琵琶獨奏、陳中申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及維也納節慶管弦樂團於臺北國家音樂廳首演。
 
2003年60歲齡的創作《路上》(為女高音、豎琴、弦樂四重奏)獻給已故聲樂家劉塞雲。
 
2004年的「臺語創作歌曲之夜」於臺北國家演奏廳首演三首臺語歌《油桐花若開》、《若是到恆春》、《感謝》;同時完成《甲申隆冬》擊樂七重奏。
 
2006年所完成的簫、笛/琵琶雙協奏曲《樂興之時》。
 
2007年於臺北新舞臺「作曲家列傳:臺灣當代讀譜樂展–賴德和」演出五首打擊樂作品。
 
2008年65歲時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演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賴德和樂展」;後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職退休;完成了《安魂曲》創作(祭921臺灣世紀末大地震)。
 
2010年於國家音樂廳「賴德和樂集」首演《安魂曲》,並演出《鄉音I》、《鄉音III》、《樂興之時》、《年節組曲》(1995管絃樂版) 。
 
2011年受臺北市立國樂團委託創作《奔》為十支嗩吶與國樂團。
 
2012年受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委託創作《樂興之時II》(笙、箏雙協奏曲)。
唐美雲歌仔戲團為創團十五周年慶《燕歌行》演出委託編曲。
采風樂坊委託創作《鄉音V—歌仔戲的聯想》。
 
2013年70歲 臺北市立國樂團委託創作《追憶似水年華》為二胡、小提琴、國樂團及交響樂團的雙協奏曲。
創作臺語藝術歌曲《世界恬靜落來的時》(向陽 詩)。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委託創作《對決》給十位擊樂演奏者。
 
2014年以作品《悲歌》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獎。<ref>{{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57&c=&t=2 賴德和 LAI Deh-Ho 作曲家 }}</ref>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