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利·卡蒂爾-布雷松

增加 1,160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容及資料來源
卡蒂爾-佈雷松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1931年廣泛遊歷各地。 他偏愛黑白攝影,喜愛萊卡 135 旁軸相機與 50mm 標準鏡頭,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ref>{{cite news|title=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url=https://kknews.cc/photography/ypbxlb.html|accessdate=2019-02-27|newspaper=每日頭條}}</ref>他同時也是知名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MAGNUM Photos) 創辦者。
他於 1952 年出版的攝影集《Images à la Sauvette》中提出「決定性的瞬間」[(La Instant Decisif (The Decisive Moment)] 的攝影理論,影響了無數後繼的攝影人  ==「決定性的瞬間」攝影理論== 卡蒂爾-佈雷對決定性瞬間的定義是'''在一剎那間同時認識到一個事件的意義以及嚴密的組織形式的意義'''<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photography/5zvkla6.html|title=讀《珍藏布列松》——決定性瞬間,張從立|date=2018-11-15|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19-09-03}}</ref>。通過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瞬間中,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並用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達出來。 世界凡事都有其決定性瞬間,用極短的時間抓住事物內容的表象和潛在的內涵,並用鏡頭使其成為永恆,用圖像把內在和外在兩個世界的交融表達出來,讓讀者在情感上有所迴響。這是布列松決定性瞬間大概的意思。 簡單來說是時間、空間與事件三者之間關係的交匯點,是交匯點上蘊含的故事。這一交匯點具有很強的時間特性,是時間上的切割,它把交匯點之前的時間切割出去,同時把交匯點之後的時間分割開來,無論曝光指數是多少,都是對一段時間的切割
布雷松的黑白攝影啟蒙於[[匈牙利]]攝影師[[馬丁.穆卡西]] (Martin Munkacsi), 在 1930 年所拍攝的作品坦噶尼喀湖的三個男孩 (Three Boys at Lake Tanganyika);該照片以類剪影的手法拍攝了三個赤身非洲男孩跑入坦噶尼喀湖的情景。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