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提摩太

增加 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在华四十五年]]》</br>《[[七国新学备要]]》</br></br>
}}
'''[[李提摩太]]'''<ref>[https://baike.so.com/doc/6105226-6318338.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李提摩太'''<ref>[https://baike.so.com/doc/6105226-6318338.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字菩岳,[[英国]]传教士。毕业院校,哈佛福韦斯特学院.属于大英浸信会。1869年11月17日他离开英国,在1870年1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烟台、青州等地传教,并同时学习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著作。1886年,李提摩太来到北京,发表了《七国新学备要》,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并建议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万两白银作为教育改革的经费。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他与梁启超、康有为建立了较好的个人关系。李提摩太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人士。他和许多政府官员,如李鸿章、张之洞都有较深的交往,因而对中国的维新运动有很大影响。 
== 主要成就 ==
1878年,山西从事赈灾活动
1890年,李提摩太去天津临时任《中国时报》中文版主笔。接下来他几乎一生里主要的时间都是负责上海广学会的工作(1891年-1916年)。广学会1891年到1915年这段时间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新式出版社之一。这家出版社范围很大,包括书籍、小册子、单张、杂志。同时广学会也有一点宣教的工作,不过基本上是一个出版社与文学机构,是在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出版社。出版过两千种书籍和小册子。他主持翻译了一些著名书籍,这些著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都很大。主要译著有:《在华四十五年》、《[[七国新学备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国》、《[[百年一觉]]》、《欧洲八大帝王传》、《泰西新史揽要》、《新政策》等20多种。其中《泰西新史揽要》为英国马恳西所著,由李提摩太和蔡尔康(1851~?)合译,1895年出版。内容是19世纪欧美各国各国变法图强的历史,出版后风行一时,印行3万部。是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 参与变法===
李提摩太所经历的晚清社会正是中国"天崩地裂"的时代,西学东渐之风吹醒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知识界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戊戌变法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李提摩太不仅参与了戊戌变法,而且成为这次运动的精神领袖。通过译介西学,出版报刊、图书,李提摩太影响了许多官员和大批知识分子。张之洞从武昌发电报购买报刊和图书,他还向广学会捐资白银1000两。
维新派人士更是将李提摩太奉为精神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都是《万国公报》的忠实读者,李提摩太的教友苏惠廉称《万国公报》"行销量最广,惑力最大,中国维新分子受这报的鼓动者,不在少数"。维新派的绝大部分改革方案都吸收了李提摩太的建议,李提摩太在看过康有为的变法计划后,给妻子写信说道"几乎我以前所做的种种建议,全部概括和凝聚在他那份具体而微的计划中了",由此可见李提摩太对戊戌变法的影响之深。然而李提摩太虽然纵横捭阖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康有为、张之洞也都内心里对维新派的改革方案予以同情的理解,但是终究未能挽救戊戌变法的失败。即使如此,李提摩太仍多方奔走和斡旋,为保护维新人士尽了最大的努力。
=== 开办学堂===
1901年,在庚子事变之后,李提摩太请求各国政府把一部分中国赔款,拿出来在山西
1902年,西太后因他协助处理山西教案有功,同意开办中西大学堂,后合并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山西巡抚]]岑春煊聘其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总理。 清政府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开诰封三代。之后他一直往来于太原、上海之间。
'''李提摩太夫妇'''[[File:Liti5.jpg|缩略图|居中|'''李提摩太夫妇'''[http://www.shm.com.cn/ytrb/images/2010-06/12/1276303594861RB06B612C001_b.jpg 原圖鏈結][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30911/213456615156.html?from=nipic 来自绘图 图片]]]
== 来华经历 ==
=== 传教策略===
李提摩太来华后,最初在山东、山西等地进行传教活动,
将中下层百姓作为传教对象。李提摩太认为要想"拯救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人的灵魂",解放他们"那比妇女的裹足更扭曲的心智",必须先"拯救他们的肉体"。1876-1879年,中国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旱灾,李提摩太亲眼目睹了山东、山西等地的灾荒,灾区百姓的悲惨境遇震撼着这位"布道者"的灵魂,更加坚定了他拯救百姓"肉体"的决心。为此,他多方募集资金,积极救助灾民,除向中国各地的传教协会募捐外,他还向英国浸礼会写信,请求浸礼会拨款,立即"赈济灾民","把中国人从饥荒下解救出来,使他们能够奉守正确的道德准则"。在他的倡议下,伦敦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市长官邸赈灾基金会",两万余两银子运到中国灾区。另外,李提摩太还积极向中国地方政府建言,进献救灾良策,提出了向粮价低的地方移民,以工代赈等具体的赈灾措施。他经常与政府官员和士绅合作发放赈灾物资。在李提摩太的倡议下,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亲自派人将国外募捐的银子运到山西,并要求会见李提摩太。也正是与李鸿章的会见,使李提摩太改变了自己的传教策略,认识到了对中国领导阶层施加影响的重要性,决定将传教的重点转向官员和学者。
=== 思想影响 ===
李提摩太力图通过向官员和学者们作演讲,使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给他们指出"一条利用蕴含在自然中的上帝的力量去为他们的同胞谋福利的路",进而影响他们去修建铁路、开掘矿藏,避免饥荒再度发生,把民众从"赤贫之境"解救出来。于是,李提摩太开始将传教的重点转向结交权贵,联络士绅。他和[[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纪泽]]、庆亲[[王奕劻]]、恭亲王奕忻等几乎所有的朝廷大员都保持着接触,李提摩太还曾做过曾纪泽家的英语家庭教师。
== 视频 ==
中国教会史07-1戴德生与李提摩太的宣教路线
<ref>{{#iDisplay:b0346ttnyb1 |480680|360460|qq}}</ref>
== 历史贡献 ==
== 视频 ==
李提摩太跟李鸿章提过的“百年大计”, 到今天实现了吗?
<ref>{{#ev:youku|XMzk0NjUwODY4MA|alignment=left}}</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