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曹吉祥

增加 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曹吉祥('''?~1461),永平滦州( [[ 河北 ]] 滦县)人,是 [[ 明代 ]] 权宦之一。入宫后曾隶属于 [[ 王振 ]] 门下   '''  正统初年'''    朝廷派大军到麓川征讨思任发,曹吉祥担任监军。 '''   正统九年'''   (1444年)又参与征讨兀良哈,与成国公 [[ 朱勇 ]] 、太监 [[ 刘永成 ]] 分道出兵。 '''   十三年'''   (1448年),与宁阳侯 [[ 陈懋 ]] 等到福建镇压 [[ 邓茂七 ]] 领导的农民起义,与太监 [[ 王瑾 ]] 提督火器。每次出兵,他都挑选一些勇敢的蕃将和灵活矫健的士卒隶属于自己帐下,班师后则把他们养在家里,故家中多藏有武器和勇士。   '''  景泰三年'''   (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后来又与 [[ 石亨 ]] 等密谋帮助英宗复辟,并争取了皇太后的赞助,率兵迎 [[ 明英宗 ]] 复皇位(夺门之变)天顺初年,提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总督三大营。嗣子 [[ 曹钦 ]] ,从子 [[ 曹铉 ]] [[ 曹铎 ]] [[ 曹等 ]] 都被任命为都督,曹钦后来又被晋封为昭武伯。门下客冒功得以当官的多至数百上千人。朝中-亦有依附曹吉祥,希望因此得到晋升的。曹吉祥这时权势之大,与忠国公石亨不相上下,当时人把他们曹吉祥画像并称为“曹石”。
  曹吉祥不通文墨,所以极力主张凡有大事都要经过内阁,希望借此笼络内阁成员支持他,防止司礼监其他宦官与他争权。曹吉祥很贪婪,引荐文武-时,常常只看给他贿赂的多少,而不管这人才力是否胜任。这点,英宗多少也看出来了,但因为自己复位依靠的是曹吉祥,而曹吉祥又居功自傲,气焰很盛,所以英宗并不直接斥责他,只密令大臣对曹吉祥稍加压抑,这就促成了内阁与曹吉祥的矛盾,曹吉祥对内阁十分不满。
  曹吉祥和石亨又多次公开占夺民田,被监察官一再-。二人大怒,共同向皇帝说监察方面-的坏话,并命令吏部尚书王翱查核,监察-凡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才可以继续留任,不到三十五岁的一律要调用。于是给事中何等十三人被调为州判官,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被调为知县。刚好这时碰上了风雷雨雹的自然灾害,英宗才醒悟到这做法不对,把这些人全部都官复原职。
  不久,曹石二人因利害冲突,闹矛盾,御史杨、张鹏乘机-他们。曹石二人赶快捐弃前嫌,重新勾结起来。他们怀疑是阁臣徐有贞、李贤的主使,共同到英宗面前诬陷他们,还说张鹏是英宗复位时被处死的宦官 [[ 张永 ]] 的从子,杨和张鹏是同伙。英宗大怒,把杨、张鹏以及参与-的御史全部关进诏狱,并逮捕了徐有贞和李贤。事隔不久,承天门发生火灾,英宗命阁臣岳正替自己起草罪己诏。岳正用词比较激烈,曹石二人又乘机向英宗诬告岳正卖直讪谤,英宗又将岳正贬谪为钦州同知。曹吉祥画像
  曹、石见英宗言听计从,于是日益嚣张,朝野官民对他们均侧目而视,敢怒而不敢言,有写匿名书告曹吉祥的,曹吉祥竟然请英宗出榜悬赏,捉拿此人。曹、石放肆的行动,后来连英宗都有所发觉,他向首辅李贤询问“夺门”一事。李贤答说:如果说迎接皇上大驾则可以,“夺门”怎能作为后世榜样?天位本来是皇帝固有的,“夺”反而说不是本来应有的了。而且当时万一失败,将把您置于何地?何况当时郕王已经病重,他病死了,群臣自然会请您复位,何必如此多事?他们又怎能借此强要升迁赏赐呢?英宗听后才恍然大悟,开始疏远曹吉祥,并下令今后奏章不准用“夺门”二字,同时裁革冒“夺门”功而得以封官的四千多人。
  不久,石亨以从子彪图谋镇守大同,以便与石亨里外掌握兵权;私造违禁的绣蟒龙衣、寝床等不法事,被勒令闲住。后来又以制造和散布谣言,蓄养无赖,窥测朝廷等罪被关到诏狱,按谋反律判处死刑。未及行刑,石亨死于狱中。曹吉祥见到石亨如此下场,心中惊惶不安,渐渐萌发了谋反的念头。他经常厚赏那些蕃将,尽量满足他们对金钱、物质的要求。蕃将们也害怕曹吉祥一朝失势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因而愿意为曹吉祥卖命。曹钦曾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冯益说:“您的本家曹操就是。”曹钦听后非常高兴。天顺五年(1461)七月,曹钦对家人曹福来滥用私刑,被监察官-。英宗命令锦衣卫指挥逯杲处理这件事,并降敕通告群臣。曹钦大惊,说:“上次降敕便逮捕了石将军,现在又这样,太危险了。”于是下定决心谋反。
  [以上内容由"梦幻-"分享。]
[[Category:明朝軍政人物]]
[[Category:明朝宦官]]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