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于仁

增加 2,3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zh-hans:周于仁;zh-hant:周于仁
}}
'''周于仁''',[[表字|字]]'''純哉''' 西元1733年 [[ ]]''' 仙山''' 四川安岳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舉人。清雍正十一年八月,澎湖第三任通判, 於[[ 四川乾隆]]元年(1736年)告病卸事。著有《澎湖志略》一書。 ==《澎湖廳略志》== 在《澎湖廳略志》有「文石賦」頌揚文石之美。並做短序說明: 「澎湖文石,在外塹山麓,掘地劈石得知,外具醜惡,經磨礱而文出。其文與質不一,其色淡而不豔。其大小不倫,欹陷斜稜,尖突異狀,絕無方圓平直者,其直低昂不一,佳者倍之。為念珠重而涼,不宜於冬。余亦堪於案頭玩具之。」將文石產、開採、製作、賞玩方式做具體的描述。 [[ 安岳周于仁]] 來自四川, <文石賦>是對於澎湖的特產文石有感而發之,文石不過是石頭罷了,也不能磨出金子, 也不能當飯吃或入藥, 也不能做器具或做成硯台,為何有 會視其為珍貴之物呢? 後來他終於頓悟而明白了, 原來「石」因「文」而貴 石如此, 人也應當以斯文自任。 [原文]  考文石之托始兮,韞於璞而深藏。迨畸人之穿鑿兮,乃由闇而之章。色清淡而不豔兮,形多稜而少方。不可點而成金兮,不可餐而為糧,不可為圖而作篆兮,不可為器而薦香,不可入藥而供丹竈兮,不可作硯而伴文房。胡爭取之若鶩兮,致厥直之常昂?購之無謂兮,棄之何傷!  石若艴然而自鳴曰:「君不吾取,吾為君宣。吾聞君子不責人以全美,不沒人之微賢。矧吾粹品,出自天然,質瑩瑩而不駁,性硜(ㄎㄥ)硜而恆堅。不追琢而自麗,不 粉飾而成鮮。含雲帶霧,染黛浮煙。依海島而儲秀,歷寒暑而永年。匪自衒以求售,偏競羨而投錢。曾雜珍奇於五都之市,幾供玩悅於七寶之前。士逢知己而自貴, 物經賞識而益妍。君不吾取,吾無憾焉!」  余聞其言,歎異者久之。乃恍然曰:「非石之貴,惟文為貴。文不雷同,故其色各出。文不柔靡,故其質常貞。文不好異而矜奇,故淺淡而不可厭。文不悅人而 逢世,故平常而不可輕。惟其如是,是以取之。」嗚呼!一石之微,尚以文見重於海隅,況士君子斯文自任,懷瑾握瑜,選珪璋兮黜碔砆。探英奇於崑崙之顛,識卞 璞於荊山之區,視茲石又當何如也!<ref>[ 清朝https://blog.xuite.net/quencychenkimo/twblog/116355551-%E6%96%87%E7%9F%B3%E8%B3%A6%EF%BC%8F%E5%91%A8%E4%BA%8E%E4%BB%81%EF%BC%8FQUENCY%E8%AD%AF 文石賦/周于仁/QUENCY譯]]官員。</ref>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舉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福建]][[將樂]][[知縣]]陞任[[澎湖廳|澎湖]][[通判]],於[[乾隆]]元年(1736年)告病卸事。著有《[[澎湖志略]]》一書。
==參考文獻==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