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增加 7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主要作品有《四季》等。
== ''' 人物经历 ''' ==
''' 音乐世家'''
[[File:安东尼奥2图片.jpg|缩略图|右|安东尼奥.维瓦尔(一)]]1678-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力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着称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File:安东尼奥2图片.jpg|缩略图|右|安东尼奥.维瓦尔(一)]]'''他是个天才'''
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力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着称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他是个天才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约1675-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
自幼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
'''异乎寻常的音乐家'''
维瓦尔第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音乐家。在他生前,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不妙的。据说他虚荣心强,喜欢夸耀自己,甚至谎报作品数目(这也许是至今对他某些方面的作品的数字众说纷坛的原因之一,例如:他声称作有歌剧九十四部,而一般认为是四十余部,有人甚至认为仅二十八部)。他还夸口说自己写一部协奏曲比抄写这部作品更快,因而不免遭到诽谤,有人把他的众多的协奏曲作品看作只是一部协奏曲的“多次创作”。尽管如此,维瓦尔第在协奏曲史上的地位仍是无可争议的。他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把自己对形式的精通运用于协奏曲的发展,并把大协奏曲定型为三乐章形式(快一慢一快);他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对小提琴技巧、配器法以及独奏协奏曲形式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关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真正价值的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它们得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关注,巴赫曾把维瓦尔第的十六部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古钢琴曲,四部改编成管风琴曲,还有一部被加以扩展,成为一部为四架古钢琴和一个弦乐四重奏乐队而写的庞大的协奏曲。
直到1940年,维瓦尔第的作品才被重新发掘。法国音乐研究员马克·宾舍利和其他收藏家在20世纪30和40年代买了大量的手稿。这些手稿被藏在城堡和寺院等地超过200年。宾舍利尝试为维瓦尔第的作品编号,但根据进一步的研究和新发现的作品来看,这套目录并不完备。另有一套目录,是由安东尼奥·凡纳(F)编制的。丹麦音乐科学家彼得·旅昂(*1937)在1973年发表了一套更新的目录,即Ryom-Verzeichnis(缩写RV),代替前两套成为目前流通的维瓦尔第作品编号目录。
== ''' 音乐''' == 
[[File:安东尼奥4图片.jpg|缩略图|右|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二)]]
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柔音中提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
维瓦尔第的影响力不但在北意大利,在德国也可见。约翰·乔治·匹森德在宫廷中就应用了维瓦尔第的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影响下向更深层次发展。还有,巴赫还改编了维瓦尔第不少作品用于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
== ''' 流行文化的影響''' ==
電影《威尼斯王子——维瓦尔第》(Vivaldi, a Prince in Venice)在2005年製作完成,這是一部法國和義大利合作拍攝的電影,由路易·吉耶穆(Jean-Louis Guillermou)擔任導演。2005年時奥地利广播公司推出了一個有關维瓦尔第的廣播劇,劇本由Sean Riley編寫,名稱為《天使及紅主教》。此廣播劇後來改編為舞台劇,在阿德莱德藝術季中演出[8]。
珍妮丝·乔丹·莎菲曼有寫一本有關维瓦尔第生平的童書《I, Vivaldi》[9]。
== ''' 主要作品''' == 
[[File:安东尼奥的图片.jpg|缩略图|右|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其次是宗教音乐以及世俗康塔塔。这部分音乐虽然数量不及器乐作品,但却属维瓦尔第音乐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首《荣耀经》中D大调的那首(RV589),这首作品开始时由乐队齐奏的大幅度跳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维瓦尔第式音乐的典型例子。在宗教音乐方面,他还创作了为双合唱队的《慈悲经》、《上帝如是说》、《赞美圣婴》、《圣母经》、《圣母颂歌》、《圣母悼歌》以及一些经文歌和少量清唱剧,使用器乐合奏或通奏低音作为伴奏,上面曾提到的《没有真正的和平》以及《爱情,你胜利了》,是其中最著名的两首。
再次是歌剧。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维瓦尔第总共写了九十多部歌剧。虽然大约一半已经遗失,但流传了下来的仍有四十多部。个人认为,就从全剧来看,《真理出于考验》和《奥林匹克竞技》最值得一听。不过,维瓦尔第的歌剧全剧对于初接触这位作曲家的人来说,不是很好的入门曲目,我觉得除非对此有特别的喜好,否则找一些优美唱段的精选就足够了。
== ''' 名作列表''' == 
以下的作品在身前就已发表,大部分在阿姆斯特丹。这些作品可能在付梓之前已存放超过十年。
Op. 1: 12 三重奏鸣曲,为2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1705)
1,6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