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赤萍

增加 5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 周赤萍]]'''(1914年—1990年),[[江西省]]宜春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政治委员兼湘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副部长,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 '''目录''' == 1 <ref>[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507091116374.html# 悲剧将军周赤萍红色前半 平简介 2戎马  3大事记 4能文能武 5解放战争 6中苏谈判少年闹革命]钱江说当代史</ref>
== '''生平简介''' ==
周赤萍出生在新坊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一贫如洗,仅有一间破旧住房和两亩半水田(亦当押他人),全家八口人,主要靠父亲邹溢泉勤劳耕作兼农闲挑脚卖力、母亲郭氏劈料(加工造土纸的原料)维持生计(其父和二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1935年,解放后宜春县人民政府追认其父为革命烈士)。由于家境贫寒,周赤萍幼年只勉强读了两年杂馆,便辍学回家放牛、打柴、务农,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少年时期的周赤萍,虽是一个普通的山区放牛娃,但他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一是好强,不甘屈居于人下。他好习武,曾拜昆九为师,练就几手拳术,企盼着将来凭此改变命运;二是胆大,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他家附近有个叫银子岭的地方,是个又高又陡的山峰,地势十分险峻,全村男女老少无人敢去攀登,年仅10岁的周赤萍居然敢登上顶峰;三是革命思想激进,容易接受革命道理。1929年底,刚满15岁的周赤萍,在外来革命同志的宣传和影响下,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本村农民暴动。1930年参加宜春县[[苏维埃政府]]工作,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据周本人说,编班时,工作人员问他的姓名,他回答"邹迪"。因语言不同之故工作人员误听为"周赤",他觉得"周赤"不中听,因周出身贫寒,建议在"赤"字后面加个"萍"字,--萍与贫同音,周赤萍未加考虑就同意了,于是周赤萍的名字就这样一直沿用下去,)。从此,开始了他数十年戎马倥偬的军人生涯。。。。。。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379495501372658&wfr=spider&for=pc 能文能武,黑山阻击战一战成名的开国中将周赤萍]影视龙门阵</ref>
== '''戎马一生''' ==
1982年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决定对其免予起诉,退出现役。
<ref>[http://www.doc88.com/p-8159609442129.html 周赤萍与《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道客巴巴</ref>
== '''大事记''' ==
*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空军中将军衔。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
*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
*1940年9月至1942年8月任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
*1941年秋至1945年任[[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8月起任鲁中区党委委员。
*1945年8月起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东北挺进纵队]]副政治委员。
*1946年1月至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8月至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7年8月至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政治委员。
*1948年1月至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委员。
*1948年11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政治委员,湘西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1951 *1951 年起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委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政治委员。
*1954年起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军区空军党委书记。
*1958年9月至1964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4年9月至10月任劳动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未到职)。
*1964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1969年8月至1972年10月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
*1969年9月起任军区党委书记、第二书记。
*1970年4月至1971年4月任福建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971年4月至1972年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
*1982年3月退出现役,按地师级干部待遇。
*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0年6月逝世。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5/zhouchiping.html 周赤萍]博雅文化</ref>
== '''能文能武''' ==
解放军战士伤亡也很大,已经不足百人,而且许多还是身负重伤,坚持不下火线。人越来越少,武器和子弹也越来越少,101高地终因弹尽人寡,于下午4时被敌人攻占了,又一次打开了黑山的门户。梁兴初再次组织力量向高家屯实施反冲锋,战至6时50分,终于收复高家屯阵地。就这样,从23日至25日,[[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等部在黑山、大虎山阵地整整死守了三天,每天都连续抗击廖兵团四五个师规模的轮番集团冲锋,为主力部队回师东调赢得了宝贵时间。
<ref>[http://www.huaxia.com/thjq/jsgoucheng/2014/12/4192516_2.html 周赤萍将军的红色前半生:躺在担架上开始长征]华夏经纬网 </ref>
== '''中苏谈判''' ==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