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人的秤为什么用16进制

增加 3,225 位元組, 10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古人秤16进制 </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q2.itc.cn/q_7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古人秤16进制 </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40829/9762dcfc47884fe88698de63ed107b46.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804705134_121622754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古人秤16进制

|}

“古代半斤八两,一斤十六两”。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算术教育]]都是十进制,“逢十进一”是每个人算术时都了解的基础规则,后来了解到原来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不同的算法。<ref>[https://www.sohu.com/a/804705134_121622754 古代的“称”为什么有16颗星,而不是15或17,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附图)], </ref>

于是,我们开始学习这些不同进制之间的换算,难免心中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用16进制,现代人却用10进制呢?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这个问题,在不同人眼里其实有不同的回答,不过总结一下,大抵是以下两种推论。

=推想一=
根据历史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通常都是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制作秤杆,秤杆上的十六个点就分别代表着它们,这十六星在秤杆上刻制成当时的“十六星花”,这十六星告诫做买卖的人们要为人实诚,不欺瞒顾客。

否则的话,卖给别人少一两就少福气,少二两就少利禄,少三两可就折寿了,这就做成了一把十六两的秤,也叫十六金星秤。这个方法从古代一直被人民群众沿用到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带来的无神论思想,在无形之中冲破了许多传统封建习俗,也让秤杆的技术方法与约束变得不复存在。

=推想二=
我国古代时民间生活疾苦,用于称量的器具自然相对粗糙简陋,如果是要在一根木头上取得平均值,最边界的方法莫过于用绳子对折一次两等分,再对折一次四等分.....

这样一来,十六等分刚好是适合测量的程度,分十六等分明显比分十等分容易;再比如,一个秤砣如果刚好重一两,就可以用秤杆称出相同一两重的东西,然后两边的重量只要加在一起就可以称出二两的物品。

同理,这样的方法来称四两、称八两、称十六两都是极为方便的——因为十六进制可以乘以二除以二,所以用一些很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轻松做到换算,但如果是用十进制的话工具要求就比较高了,操作也相对比较麻烦。

而我们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渐渐地,十进制变得比较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算,是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算数的发展,这也算是一种现代化的表现吧。

另外,“半斤八两”这个词语也是在古代十六进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就是因为古代的十六进制,于是一斤就是十六两,那么半斤就相当于八两,所以大家形容“半斤”和“八两”没有分别。


=参考来源=

[[Category: 揭密歷史 ]]
68,4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