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佛說法變相圖

增加 3,033 位元組, 2 個月前
建立新條目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0000;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清刻《海會圖》''' </p>
|-
|<center><img src="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404/05/660f0734e4b01604b4a5ff8e.jpg" width="200"></center><small>[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4/05/AP660f073de4b009ba8535de0e.html/ 圖片來文匯網]
</small>
|}
'''佛說法變相圖'''也稱「全佛圖」, 俗稱「海會圖」,是[[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雕刻的[[龍藏]]木經中唯一一塊「全佛板」印刷圖。畫面以佛祖[[釋迦牟尼佛]]為中軸,四海群神向中心會聚。佛祖寶坐兩旁,繪有兩組神像,神像們服飾各異,有[[佛教]]的裝束,也有[[道教]]的裝束。<ref>{{Cite Web|url=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4/05/AP660f073de4b009ba8535de0e.html|title=《海會圖》的多重研究角度|date=2024-04-05|website=文匯網|accessdate=2024-04-19}}</ref>

==構圖==

《海會圖》上部,晴空萬里,時有彩雲飄過,四方諸佛菩薩、二十八宿星官和日、月、歲、鎮、水、火等都紛紛匯攏而來,下部兩角繪有四大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及西方廣目天王。此圖整體人物組合較輕鬆自如,五彩祥雲翻騰於神佛身邊,人物的排列既威嚴又舒展,既肅穆又寬鬆,是龍藏木經中的珍品,彌足珍貴。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盧鳴東教授闡述首先,釋迦牟尼成佛後曾三次集結說法,《海會圖》所繪為第一次在[[印度]]的靈山為眾弟子講經說法時的宏大場面,構圖嚴謹,佈局精巧。

其次,是文學研究,圖中天空上漂浮的祥雲,呼應了中國古代小說中對祥瑞之兆的描寫,如《[[西遊記]]》中便寫過五色祥雲。最後,該經也為印度佛學漢化研究提供佐證,圍在釋迦摩尼身旁的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在佛教中只護法護天,但被民間視為掌握「風調雨順」的守護神,如《[[封神演義]]》中的四大金剛。

==龍藏==

《[[乾隆大藏經]]》簡稱《龍藏》,為清代官版藏經,又名《清藏》,依明代《永樂北藏》版本而重新校訂。中國歷代木刻大藏經中,唯以《龍藏》版片保存最完整。

「龍藏」之裝璜,採取梵夾式,排列以千字文編號,從「天」字起至「機」字止,共七百二十四函,即每字一函,每函十卷,共為七千二百四十卷。總計包括經、律、論和語錄等梵篋為一千六百七十二部,至為浩瀚。在每字函第一帖之卷頭,附有佛說法變相圖,和[[雍正]]十三年四月八日御製龍牌一面,而末帖之卷末,有護法神[[韋馱菩薩]]之像一面。<ref>{{Cite Web|url= https://plm.org.hk/qianlong-tripitaka.php|title=龍藏|website=寶蓮禪寺|accessdate=2024-04-19}}</ref>

==視頻==


==參考來源==
13,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