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履祥

增加 3,98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张履祥 (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世居桐乡县炉头镇杨园村 '''| 圖像 = [[File:张履祥1.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00502&sid=7017340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1611年11月5日-1674年8月29日 | 國籍 =中国 | 職業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 清初朱子 的倡导 称为杨园先生。9岁丧父。母沈孺人教导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益自勉自爱,刻苦攻读 | 知名作品 =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等。 后人辑有《杨园先生全集》。 }} == '''人物生平''' == 幼年经历张履祥生于 天启元 万历三十九 (1621) 十月初一日(1611年11月5日) 至钱店渡外祖 九岁丧 家就读 次年,从陆时雍学《易》 母沈孺人教导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 后又师事诸明叔。15岁应童子试 只因有志 成秀才 便做到圣贤 与同里颜统、钱寅、海盐吴蕃昌友善 "益自勉自爱 常以文行相砥砺 刻苦攻读 崇祯三 明天启元 (1630) (1621) 至钱店渡外 祖父 去世 家就读 年, 母亡故 从陆时雍学《易》 家道中落 后又师事诸明叔。十五岁应童子试 成秀才。 兄相亲相助,勤俭持家。崇祯六年,至 同里 颜统 家任塾师 、钱寅、海盐吴蕃昌友善,常以文行相砥砺 时东南文人结社之风甚盛 崇祯三年(1630) 皆各立门户 祖父去世,翌年 著书讲学 母亡故 甚或评议朝政。张溥、张采等集文士数千人立复社于苏州虎丘 家道中落 盛况空前。张履祥 颜统 兄相亲 不参与其活动 勤俭持家 崇祯六年 名人周钟 桐乡设馆授徒,慕名求教者 颜统家任塾师。时东南文人结社之风 亦不与交往。崇祯十五年 皆各立门户 复赴杭应乡试 著书讲学 未中 甚或评议朝政 其时见黄道周 张溥、张采等集文士数千人立复社 灵隐寺,黄氏劝以近名为戒 苏州虎丘 盛况空前。 张履祥 感佩铭记 与颜统相约 终身服膺 不参与其活动 。后 两年去绍兴拜刘宗 ,名人 为师。刘氏历任朝廷要职 钟至桐乡设馆授徒 大节彪炳 慕名求教者甚众 儒学兼 亦不与交往。 朱(熹)、王(阳明) 祯十五年 重诚意、慎独 复赴杭应乡试 穷经、读史,受教后深有所得 未中 其时见黄道周于灵隐寺,黄氏劝以近名为戒,张 履祥 为学善思考取舍 感佩铭记 终身服膺。 专意程(程颢、程颐)、朱,其学说大 两年去绍兴拜刘宗周为师。 成年经历刘氏历任朝廷 以仁为本 修己为务 大节彪炳 而以中庸为归 儒学兼崇朱(熹)、王(阳明),重诚意、慎独 ,穷 理居敬 经、读史 知行并进,亲切平近,不尚辞辩 受教后深有所得 张履祥为学善思考取舍,后专意程(程颢、程颐)、朱, 一生潜心于义理,认为三代 学说大要 仁为本,修己为务 孔孟是集大成者;三代 中庸为归 程朱是集大成者。时人把他和陆陇其 穷理居敬,知行 进,亲切平近 视为闽洛学派的正传 不尚辞辩 其一生潜心于义理,认为三代 刘氏《人谱》与 上,孔孟是集大成者;三代以下, 程朱 学说不合,乃另辑《 是集大成者。时人把他和陆陇其并提,视为闽洛学派的正传。后以 子粹言 氏《人谱 一书以 与程朱学说不合,乃另辑《刘子粹言》一书以 作补救。明亡后,曾和海盐何商隐、嘉兴徐敬可、崇德吕留良等秘密联络,准备俟机恢复明室。后见大事无可为,乃息交绝游,抗志不出,隐居乡间,训蒙自给,且凡以应科举试而求教者,皆婉拒之,常告诫学童 : 读有用之书,务经济之学,毋专习制义。清康熙八年 (1669) (1669) ,应吕留良聘至崇德南阳村东庄 ( 今属桐乡市留良乡 ) 执教,订《东庄约语》,教学生遵循,主张 " 学问固重实践,然必自致知格物始 " 。又与吕留良等刻印程朱遗书、语类及先儒遗著数十种行世。其 后在邻近县乡从 教30 教三十 余年 ,于清康熙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1674年8月29日)去世,年六十四。    张履祥极重农学,主张耕读不偏废,“门人当务 中年 明王朝自万历 学” 后国势衰颓 “治生以稼稻为先”。顺治四 内忧外患日甚一日,终于在崇祯末 (1647)后 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教学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张氏家族也随 衰落。张家原本是桐乡望族 祖父和父 自经营农业 在当地都小有名气 岁耕田地各10余亩。每届农忙 尤其是张履祥的祖父酷爱学问 必停馆返里主持收种 举凡经史、传记、医卜杂家 或草履箬笠 无不通晓。因不善理家 送饭至田头,或率 人下地劳作 道开始中衰 其父在 九岁 常与老农交谈 就离开了人世 故熟谙农情 留下幼子弱母,守田度日,处境艰难。在母亲沈氏的教导下,张履祥从小立志读书 于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诸行无不精通。顺治 十五 年作《 岁即 农书》 县诸生,做了秀才。后虽屡试举人 但终 补湖州《沈氏农书》之不足 落第作罢,遂在乡间教书 该书是应嘉兴徐敬可的请求而写的 崇祯末年 重视植桑并兼顾水稻生产 他拜致仕御史刘宗周为师 此人 于耕种、养鱼、酿造乃至编篱笆都有记述。因其有益于民生日用 他的影响很大。刘宗周是吴康斋的五传弟子 刊行后流传于东南各省 吴设帐授徒时,隐居乡间 并为附近各府县方志所摘引 率弟子亲自种田。张履祥对此欣然神往 后人评为“总结明末清初 他的学生陈克鉴在《补 业经济与 书》"引"中写道:"昔吴康斋先生讲濂、洛、关、闽之学,而隐于 业技术的伟大作品 ,率弟子以躬耕。先生慕而效 。" 明崇祯十七年(1644) 是我国农业史上最可宝贵的遗产”。1957年 清兵入关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组织力量来嘉兴地区进行深入的调查 占据北京。刘宗周自杀。张履祥闻知痛哭。次年 对《补农书》作专题研究,由学者陈恒力编成《初农书研究》专著 清兵攻陷浙江。他和徐敬可、何商隐等加入了以吕留良为代表的反清复明的行列。到清顺治四年(1647) 由中华书 清王朝统治 出版 势已定 中共浙江省委 他便与徐 嘉兴地委都曾号召并组织干部学习 何等人决心隐居终身 。 隐居生活    张履祥 立身端直,律己极严 的隐居生活是以教书为主 勤劳俭朴,终生布衣蔬食,从不奢侈放诞 另有40余亩田地雇人耕种 热心社会公益 他在教学之余。也亲自动手干些农活 虽拒不与清廷合作,然有关乡梓利弊兴革者无不日夜萦怀,勉力成事 还经常向老农请教和讨论问题 顺治年间 农忙季节 浙北水旱频仍 他或是亲自监督雇工劳动 悯灾民凄苦 检查成绩;或是穿草鞋、戴草帽 送饭到团间。他最擅长的 政失 活是 剪桑树 多次托人上 书 连有经验的老农也比不过他。实践使他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相 局治水未成 丰富的经验。他在《补农书》"跋"中说:"予学稼数年 乃致函崇德曹射侯 咨访得失 纵论水利问题 颇识其端。" 顺治十五年(1658) 建议分崇德桐乡、嘉兴海盐和海宁三区 张履祥过隐居生活已整整十年。在此期间 全局策划 他得到了一本《沈氏农书》。据张履祥说 分批疏浚河道 沈氏是距桐乡不远的湖州涟川人氏 以保无旱涝之患 《农书》作于崇祯末年 后为有关当局采纳。  康熙十三年(1674)五 全书分"逐 ,脾病发,仍抱病去东庄劝勉学生 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家常日用"等部分 不久即逝世。乾隆问 书中介绍了一整套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 浙江学使立巨碑于墓前 但这并非是沈氏的首创 题为“理学真儒杨园张先生 早在沈氏 墓”。同治十 前约半个世纪,乌镇人李乐曾纂修过 年(1872)奉旨从祀圣庙。后人赞道:“布衣礼两庑 木《乌青志》 古今有几人?”  著有《愿学集》 其中就总结了当地农民干田 《读易笔记》 施肥 《言行见闻录》 育秧 水稻生产技术 后人辑 这些技术为沈氏所借鉴,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正因 为《 杨园先生全集 沈氏农书   [ 记载的是当地农民长期积累起来行之有效的经验,所 上内容由"风云变幻张履祥对此书大加赞赏,他在《农书》"跋"中指出:" 分享 按此书大约出于涟川沈氏,而成于崇祯之末年,正与吾乡土宜不远 其艺谷、栽桑、育蚕、畜牧诸事,俱有法度,甚或老农蚕妇之所未谙者。首列月令,深得授时赴功之义。以次条列事力。纤悉委尽,心计周矣。"他亲自抄录了《沈氏农书》,与家人共同研读,并奉为种植依据。 死后对于张履祥的尊崇,在他死后的二百多年之中不断升温,最终使得他由一介布衣而成为孔门圣贤。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学使雷鋐为其立碑,称他为"理学真儒";嘉庆十六年(1811),立张履祥主祀于青镇分水书院;道光五年(1825),入祀乡贤祠;同治三年(1864),浙江巡抚左宗棠亲自题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同治十年(1871),张履祥终于获得了从祀孔庙的儒者最高荣耀。张履祥"由凡入圣",一方面是因为晚清理学发展与地方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学术上的成就,他的学术实现了"继往圣而开来学",确实也是清初理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传道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除了《补农书》之外,还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训子语》、《训门人语》,汇集成《杨园先生全集》,其中《初学备忘》是一部蒙学读物。  == '''人物成就''' == 农学张履祥极重农学,主张耕读不偏废,"治生以稼穑为先"。顺治四年(1647)后,教学之余,亲自经营农业,岁耕田地各10余亩。每届农忙,必停馆返里主持收种,或草履箬笠,送饭至田头,或率家人下地劳作。他时常与老农交谈,故熟谙农情,于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诸行无不精通。[1顺治十五年作《补农书》,以补湖州《沈氏农书》之不足。该书是应嘉兴徐敬可的请求而写的,重视植桑并兼顾水稻生产,对于耕种、蚕桑、养鱼、酿酒乃至养猪羊和农家经营、农民生活技艺都有记述。因其有益于民生日用,刊行后流传于东南各省并为附近各府县方志所摘引。后人评为"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最可宝贵的遗产"。1957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组织力量来嘉兴地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对《补农书》作过专题研究。农业出版社出版陈恒力的《补农书研究》,重印《补农书》。[1]  == '''著作特色''' == 著有《经正录》、《愿学记》、《问目》、《备忘录》、《初学备忘》,《训子语》、《言行见闻录》、《近鉴》、《读易笔记》、言《补农书》等。后人辑为《杨园先生全集》五十四卷(《四库全书》存目)。《清史稿》有传 。 参考资料1. 张履祥 . .嘉兴市档案史志网 . 2017-07-08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