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45
次編輯
變更
流湖乡
,创建页面,内容为“ '''流湖镇'''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南昌市西南部28公里处,属半丘陵半滨湖地区,盛产优质水稻、[[藠头]…”
'''流湖镇'''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南昌市西南部28公里处,属半丘陵半滨湖地区,盛产优质水稻、[[藠头]]、花生、大豆、红薯及畜产品,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时,该乡东连沪昆高速、西邻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南靠锦江、与煤炭产地丰城一衣带水,北与中国藠头之乡一桥之隔,320国道、温厚高速、京九铁路、昌北机场、南昌铁路西站近在咫尺,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7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819亩,其中水田31708亩,旱地7110亩,林地37150亩,水面4480亩。全乡4472户、24562人(绝大部分是汉族,极少数的少数民族),其中农业人口23815人。根据江西省民政厅赣民字〔2014〕147号文件精神,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新建县流湖乡,设立流湖镇。新设立的流湖镇行政区域范围和政府驻地保持不变。<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流湖镇] </ref>
==历史沿革==
1958年为车塘、义渡公社,1969年合并为流湖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78.6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地上、陆林、溪洪、车塘、柏树、莲塘、新塘、北岗、谷溪、对门、上房、[[丁坊]]、邓埠、清溪、淑溪、罗桥、[[钟坊]]、南岗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岗上街,距县城40千米。2001年11月15日,撤销义渡乡,划归流湖乡(赣民字[2001]520号批复)。2014年11月起,正式撤乡设镇。
附:义渡乡位于长堎镇西南、锦江下游西岸。地处河谷平原。南(昌)樟(树)公路从境内穿过。1958年设义渡公社,1960年并入松湖公社,1962年复设义渡公社,
1963年划入松湖、流湖两公社管理,1983年成立义渡管理区,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张仪、大岗、庆新、楼下、义渡、程坊、北城、红星、红岗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义渡街,距县城55千米。2001年撤销义渡乡,划归流湖乡。
'''地理位置'''
流湖镇位于长堎镇西南,赣江西岸。地处低丘平原,溪流众多。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南(昌)厚(田)公路、南(昌)樟(树)公路穿境而过。
'''行政区划'''
流湖镇下辖流湖街社区、义渡街社区、莲塘村、淑溪村、清溪村、罗桥村、地上村、丁坊村、邓埠村、上房村、对门村、谷溪村、陆林村、车塘村、溪洪村、柏树村、新塘村、南岗村、北港村、钟坊村、张仪村、大岗村、庆新村、楼下村、义渡村、程坊村、北城村、红星村、红岗村等18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经济建设==
'''2007年'''
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乡政府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乡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采取"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市场运作,稳步发展"等办法,优化产业结构,促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全乡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培训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狠抓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乡农技部门定期发布病虫害的指导信息;
建立以丁坊大棚蔬菜等种植示范基地,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作用;四是加大畜禽的防疫力度。在春秋两季畜禽防疫工作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五是加强畜牧等养殖业的服务指导,对全乡养殖大户和专业户调查摸底,派专人定时指导,跟踪服务,成立相关组织,全乡发展精品大棚蔬菜基地50亩,绿色荞头基地2.1万亩,精品果园基地300亩,麒麟西瓜基地100亩,优质稻基地3.1万亩,养猪大户60户,养鸭10万余羽,粮食加工厂8家,酿酒厂3家,农业生产逐步向产业化转变。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政府高度重视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基础设施改变乡村面貌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在上级政府支持的同时,乡村两级和百姓自筹资金,维修桥两座,硬化大岗至张仪等村级公路4.5公里,同时接通流湖对周边乡镇,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
投资21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中低田改造3000亩;
加固病危水库5座,开挖山门塘15口,检修涵管闸15座。完成抗旱井25口,投入抗旱设备50台。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四是投资5万元完成街道整修、美化、亮化工程;五是按照新农村建设方针要求,以村庄布局调整、生态村规划为重点,认真搞好了"六化"建设,打造好一批新农村试点村。
财税工作稳步推进。面对财税任务压力,积极采取四大举措做大做强财税"蛋糕";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二是优化环境,加大征管;三是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四是大力招商培育税源。真正形成财税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通过抓住重点税源,管牢固定税源,盯紧零散税源,挖掘潜在税源等方法,财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前一个月时间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税工作任务。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项目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工作的全局,它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必须抓项目。通过政策推动、市场驱动、投入拉动、典型带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动员全乡上下抢抓机遇,多方争取资金,扎实工作,有力促进了全乡项目建设。一是流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投资230万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七座涵管翻修和20万元土方加固工程,为防御流湖流域洪涝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配合了6000万元的东岗桥温泉开发勘探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为流湖温泉度假村兴建创造了良好基础;三是以"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知农家趣,住农家屋,交农家友,享农家乐"的城市民众的生活理念。引资兴建一个"农家乐"项目,此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农业'''
全乡以大宗农业为主,9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4407万元,水稻总产974.4万公斤,花生50万公斤,大豆33万公斤。
全年生猪上市6800头,家禽68200羽,禽蛋12.4万公斤,水产品45 .7万公斤。全乡农业科技含量较高,早稻薄膜保温育秧面积100%,其中抛秧、旱床育秧面积40%,优质水稻品种面积90%以上。
'''工业'''
乡办企业有新昌气门嘴厂,榨油厂,粮食加工厂,农具厂,砖瓦厂、水面综合养殖场(属外资企业),柑桔场, 加油站,煤气站,已全部完成企改。
99年全乡工业总产值3750万元。现拟引外资开发荒山(地)2500亩种植油茶、果林、药材;5000亩红薯基地,年产32.8万公斤红薯深加工成淀粉,粉丝等产品,有待外商投资(独资或联营)开发。
==发展成效==
丰富的经济资源与便捷的交通优势的互促相辅,推动了流湖经济社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以来,流湖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3320 元,比上年增加300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万元;粮食总产40397吨;计划生育率达87%以上。
2007年以来,流湖乡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乡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采取"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市场推动、稳步发展"等措施办法,着力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全乡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007年,该乡狠抓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发布病虫害的指导信息;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建立了科技培训的社会服务一体化服务思路;建立了丁坊大棚蔬菜等种植示范基地,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作用;加大畜禽的防疫力度,在春秋两季畜禽防疫工作上,组织专业技术员,对全乡牛、羊、猪、鸡等畜禽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畜禽各类疾病的发生;加强畜牧等养殖业的服务指导,对全乡养殖大户和专业户调查走访摸底登记,派专人定时指导,跟踪服务,成立相关协会组织,全乡发展精品大棚蔬菜基地50亩,绿色藠头基地2.1万亩,精品果园基地300亩,麒麟西瓜基地100亩,优质稻基地3.1万亩,养猪大户60户,养鸭10万余羽,发展粮食加工厂3家,酿酒厂1家。
流湖抓住中央、省、市、县继续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利用市场调节手段,引导农民因地利宜,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现代农业、订单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大丰收,农民收入的大增长。为此,流湖将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向上争资金争项目、向下多宣传勤落实;围绕做优质粮、优质油、优质畜禽、优质果、优质菜、优质藠头、优质瓜、优质水产八大产业,建设好2.7万亩优质粮基地、5000亩水产养殖基地、万头生猪基地、20万羽养鸭基地、500亩精品蔬菜基地、2万亩绿色藠头基地,200亩麒麟西瓜基地,100亩精品果园基地,壮大义渡酿酒厂、流湖精制米加工厂等的规模,并以绿色无公害品牌为主,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全力做好农业综合项目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的申报工作,争取人畜饮水项目等"六小"工程,争取堤防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争取实施农业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面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壮大打工经济,最大限度地"解放"农民,转移农民,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无工不强。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要壮大乡镇经济总量规模,必须走工业发展路子。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乡镇,工业经济的强大一靠本地民营经济发展、二靠外地招商引资推进。
项目是工业投资和发展的载体,项目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工作的全局,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加快发展必须抓项目。流湖乡把项目建设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政策推动、市场驱动,投入拉动、典型带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动员全乡上下抢抓机遇,多方积极扎实工作,有力促进了全乡项目建设。2007年,流湖通过"凤还巢"工程招商引资,建立民营企业经济,突出产业链招商、亲情链招商,强化网络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积极引进浙江应氏麒麟西瓜基地、常香忆食品有限公司、华兴装饰材料公司等重大项目落户。而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的发展又极大地拓展了全乡劳务经济的发展空间,为务工人员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乡政府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通过定向有组织输出劳务,使全乡外出劳力达3700余人,实现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0%以上。
夏流湖积极实施招商富乡战略,努力实现外向型经济的新突破。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招商,关键抓环境核心抓项目"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服务招商,资源招商和项目招商,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更多的企业进乡入园,落户流湖,积极推进东岗桥温泉"黄泊湖"农家乐项目,吸引更多外地客商来流湖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进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
'''民政建设'''
2009年初,自效能活动年开展以来,该乡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要求机关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针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 工作作风问题,该乡采取"五零"服务方式加以解决。即对来人、来访、来电的办事群众,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 通过"点对点"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贴身式"服务,做到服务方式"零距离"; 各服务窗口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审批事项,严禁无故拖延和积压,做到服务事项"零积压"; 通过定期走访企业、设立环境监测点、聘请软环境监测信息员等方式随时掌握群众和企业对行政机关服务的需求,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力争工作差错率控制在零状态,做到服务质量"零差错";通过窗口、行政效能投诉电话、网上投诉信箱等渠道,汇总对窗口服务的意见,加以研究整改,做到服务标准"零投诉"。
==社会事业==
流湖乡政府设在流湖街(岗上),街道建设初具规模,环境秩序较好。街道占地0.5平方公里。乡村道路畅通无阻。程控电话已通往全乡每个自然村,由南昌供电局负责施工的110KV变电站即将在流湖街道驻地动工新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目标。为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文化、医疗等公益事业的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流湖乡一直高度重视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基础设施、改变乡村面貌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该乡在上级政府支持下,动员乡村两级和百姓自筹资金,维修了两座桥,硬化了大岗至张仪村级公路,同时接通流湖与周边乡镇、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实现了乡村公路"村村通"。2007年,流湖乡投资21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000亩中低田改造;加固病危水库5座,开挖山门塘15座,抢修涵管闸15座。完成抗旱井25眼,投入抗旱设备50台。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投资5万元完成街道整修、美化、亮化工程;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集镇规划为龙头,以村庄布局调整、生态村规划为重点,认真搞好了"六化"建设,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了11个新农村示范点,极大提升了农村新形象。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为此,流湖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乡,切实加强科教兴乡,巩固"两基"成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才建设环境,建设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扩大有线电视和广播网络的覆盖面,兴建一幢文化会堂、一处文化广场、5所图书馆、20处文化娱乐场所,进一步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打造文明流湖。再次,强化人口和卫生工作,提升整体水平,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搞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进一步夯实乡中心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基础,不断提高医疗和防疫水平,认真落实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险政策,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提高人口和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关爱弱势群体,落实社保政策,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保障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夯实敬老院基础,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关爱弱势群体生产、生活,解决其温饱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将城建、土管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贯彻《土地法》,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坚决制止乱搭乱建耕地现象,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