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9
次編輯
變更
辐射源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辐射源'''<b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3247623572,1…”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辐射源'''<b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3247623572,1992143648&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04&h=259"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bzhan.com/st10054/Article_5305.html 圖片來自上海易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mall>
|}'''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 指能发射[[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辐射源可以分为[[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分为:[[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空气中的辐射源、水中的辐射源以及人体内的辐射源;人工辐射源可以分为医疗照射辐射源、公众照射辐射源以及职业照射辐射源。
==分类==
辐射源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可根据其分布空间分为: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空气中的辐射源、水中的辐射源以及人体内的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可以分为医疗照射辐射源、公众照射辐射源以及职业照射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
===宇宙射线===
从宇宙空间发射而来的高能粒子流,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 ü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辐射,它主要是由一些质子、α粒子与原子序数Z>3的核组成的。 ü宇宙射线有较强的贯穿能力,在射向地球时,与大气中与物质原子相碰撞,发生多种类型的反应而产生次级宇宙射线。由于大气层的屏蔽作用,大大减少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辐射的总量。
地球上的宇生核素主要通过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 最常见的相互作用是散裂和中⼦子俘获反应, 这两类事件的发⽣生率约为每cm2大气空气柱内每秒有2次(2cm-2s-1),而且大部分发生在大气层上部。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层中的氮原子发生作用时,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放射性核素14C,其反应为14N (n,p) 14C。14C的半衰期为5692年,它将扩散到低层大气中,并在那里被生物吸收。
===陆地上的辐射源===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衰变系列的放射性核素,即铀系、钍系、锕系,每一个系都可连续衰变十几次,才变为稳定性核素的子体,母元素均为原子序数大于83的重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都在1010年以上;
第二类是无衰变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40K 、87Rb等
世界上的某些地区放射性本底比较高,如印度的喀拉拉邦为13mSv/年,法国的纽曼岛约为2.65mSv/年,我国某地约为2.49mSv/年。当然,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属低本底地区。
===空气中的辐射源===
空气中的本底放射性主要是由土壤中的铀和钍产生的。 同位素238U和232Th都是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在它们各自的衰变链中将分别产生222Rn和220Rn,前者叫氡气,后者叫钍射气。它们都是[[稀有气体]],常通过地球表面扩散出来,悬浮在空气中。这些气体发生衰变时,它们的产物又附着在空气中的灰尘中。
放射性气体在空气中的数量随本地区的铀和钍的含量而定。 在同一地区,气候条件将大大地影响这些气体的浓度。通常室内的水平比室外高。室内水平由建筑材料和通风率决定。在矿山和地下洞穴浓度都很高。氡和钍射气及其衰变产物的放射性对人体将产生内、外照射。 从某些建筑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氡气使有些地区室内氡气含量过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中的辐射源===
水中的放射性产物随水源的类型而定。 –例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40K。 –许多天然泉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铀、钍和镭等放射性元素。由于雨天从空气中收集放射性物质,地面水收集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因此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水多少都含有放射性。 ·通常饮水而造成人体内照射的剂量已包括在人体内放射性造成的剂量之中。
===人体内的天然辐射源===
体内放射源主要是人体内含有某些微量放射性元素,如14C和40K等。
铀和钍系的放射性气体衰变产物,即氡气和钍射气,对人体内放射性也有显著的贡献。
由于地球上的土壤和水中都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其中一部分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循环而转移到人体内,产生对人体的照射人体内的放射性还有226Ra、228Ra和14C等,但其量甚微。
平均剂量约为1.52mSv · a-1。
在人体内,40K的含量最多。如根据人体平均含有体重的0.2%的天然钾,而每克天然钾按含有8.2×10-10居里40K计算,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体内40K的放射性活度为:
·8.2×10-10×3.7×1010×60×103×2×10-3 = 3640Bq = 3.64kBq
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受天然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射,它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环境。有实验证明,生物如果在完全没有天然辐射源照射的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
==人工辐射源==
===医疗照射===
===1 放射性诊断===
据估计,群体由于使用X射线进行放射性诊断,而受到的照射占医疗照射的75~90%。放射性诊断包括透视、拍片、萤光检查和CT检查等诊断方法。
===2 放射性治疗===
利用放射性照射来治疗肿瘤等疾病已广泛地应用在医疗界,尽管在某些治疗中患者可能受到大剂量的照射,但实际上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还是少数人。在大多数国家,放射性治疗对群体产生的平均剂量远低于放射性诊断。
===3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可用于跟踪人体内化学物质的转移途径和部位。因为放射性同位素与同一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在人体内经过的途径和浓集的程度也是相同的。
===公众照射===
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看来,有两点是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
人们普遍认为公众照射主要来自核工业,而实际上核工业对公众产生的照射远低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某些活动(如燃烧煤等)。 人们在研究人为活动引起公众照射增加的同时,实际上往往忽视了人为活动也可以减少公众照射。因此,用平衡的观点,研究人为活动引起的公众照射的变化才是合理的
===1 核工业产生的公众照射===
核能工业 [5]的发展,导致了放射性废物量不断增加,连续地将低水平的放射性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引起人类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排放放射性“三废”和由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局部污染。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报1956—1990年由核工业产生的累积集体剂量也仅为世界居民一年内所受天然辐射产生的集体剂量的1/10 。我国1985年前的三十年间核工业各系统对公众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为2.31×10人·Sv。放射性废物处置对公众所受总照射量的贡献还很小。 ·虽然给人类造成的附加剂量负担很小,但必须防止较大放射事故的发生。
===2 核试验沉降物产生的公众照射===
核试验“沉降物”,有的又叫“落下灰”,这个术语应用于核爆炸引起的沉降到地球表面上的放射性灰状物。核试验沉降物是人工辐射源,它将增加人类环境的本底辐射水平。 从1945年到1989年,全世界共进行了 1799 次核武器实验,美国921次,前苏联624次,二者实验占总数的89% 。其中大气层实验483次,爆炸的总能量相当于42000个美国在广岛投的原子弹。
核试验产生的沉降物可分为局部性的和全球性的。约有30多种元素,200多种放射性核素,局部性的沉降通常在爆炸后的头24小时内,它主要影响爆心下风向较小的区域;而全球性的沉降则发生在爆炸后的很长时间,它将影响整个地球。核试验沉降物中最重要的放射性核素是90Sr (T1/2 = 28.8年) 和137Cs (T1/2 = 30.0年) 等,它们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90Sr浓集在骨骼中,而137Cs则均匀分布在全身。至于131I (T1/2 = 8.06天) 和89Sr (T1/2 = 51天) 等放射性核素由于半衰期较短,长期危害不大
===3 燃烧煤产生的公众照射===
由于煤中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故燃煤电厂排出的气载和液态流出物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居民产生照射。根据推算,我国燃煤电厂气载排出物对评价范围半径80~100公里内的公众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1988年约为2.5×103人·Sv, 1994年约为 5×103人·Sv。 另外,由于利用煤渣生产的煤渣砖中226Ra(镭)和232Th(钍)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砖,对我国居民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1988年约为8.5×103人·Sv。
===4 交通发展引起公众照射===
人们对乘坐飞机使乘客所受剂量增加已经熟知,但是对乘坐火车、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使乘客所受剂量减少则知之甚少。
===1)乘火车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少===
我国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火车车厢中g辐射剂量率总平均值为27×10-3μSv/h,而附近田野g辐射剂量率约为61×10-3μSv/h。由于乘火车而导致乘客所受剂量率的减少约为 34×10-3Sv/h。根据旅客周转量和火车平均车速推算,全国居民在1988年 乘火车减小的集体剂量约为2.8×102人·Sv。
===2)乘汽车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小===
由于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g[[辐射剂量率]]是[[天然材料]]路面的0.85,且汽车内g辐射剂量率是 附近田野的0.67,根据旅客周转量和汽车平均车速推算,全国居民在1988 年乘汽车减小的集体剂量约1.6×102人·Sv。
===3)乘船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小===
根据调查测量,航线上轮船内g辐射剂量率平均值在33.5~44.9×10-3mSv/h范围内。以陆地所受剂量为基准,根据旅客周转量和平均船速推算,全国居民1988 年乘船减小外照射集体剂量约为43人·Sv。 另外,因海面和江湖面氡及其子体浓度比陆地低得多,全国居民1988年乘船减小的内照射集体剂量约68人·Sv。 因此,内外照射集体剂量共减小111人·Sv。
===4) 乘飞机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增加===
椐有关资料报道,因为空运使我国居民受照集体剂量增加,1986年为25人·Sv;1988年为36人·Sv。
===5) 混凝土建筑物引起公众照射的变化===
混凝土建筑物g辐射剂量率相对于其它天然材料建筑物约为0.8。据有关统计资料推算,1988年我国农村混凝土建筑物约占4.9%,城市约占10%,故由此分别减小全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集体剂量2.6×103人·Sv和5.2×103人·Sv,总计减小7.8×103人·Sv。
===6) 饮用自来水引起公众照射的变化===
自来水经过处理,对40K(钾)去除很少,但对U(铀)、Th(钍)和226Ra(镭)去除约为20~30%。按1990年统计资料推算,全国居民由于饮用自来水,使居民减小内照射集体剂量约为1.36×103人·Sv。
===7)日常生活可接触的消费品辐射射源===
如:夜光表,烟雾警报器,机场X线检查机,电视和计算机荧屏等,这些放射源对人类的照射剂量是很小的。
根据《UNSCEAR》 1993 报告,若以天然照射人均年剂量率均匀分布在365天,医疗照射全世界人均年有效剂量是0.6mSv ,医疗照射剂量水平相当于天然辐射源本底照射的25% ,是人工辐射源附加照射中最高者,它是核动力所致照射剂量的90倍,是职业照射剂量的270倍。
===职业照射===
职业照射一般是指由于工作条件对从事该项职业的人员所产生的照射。对职业照射的界定应由各国监管和主管部门决定。比如,医生给病人做X光透视,两者都会受到照射,病人受到的是医疗照射,而医生受到的却是职业照射。同样,飞机机组人员受到的照射是职业照射,而乘客受到的则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
==参考文献==
|<center>'''辐射源'''<b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3247623572,1992143648&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04&h=259"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bzhan.com/st10054/Article_5305.html 圖片來自上海易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mall>
|}'''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 指能发射[[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辐射源可以分为[[天然辐射源]]与人工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分为:[[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空气中的辐射源、水中的辐射源以及人体内的辐射源;人工辐射源可以分为医疗照射辐射源、公众照射辐射源以及职业照射辐射源。
==分类==
辐射源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可根据其分布空间分为: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空气中的辐射源、水中的辐射源以及人体内的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可以分为医疗照射辐射源、公众照射辐射源以及职业照射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
===宇宙射线===
从宇宙空间发射而来的高能粒子流,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 ü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辐射,它主要是由一些质子、α粒子与原子序数Z>3的核组成的。 ü宇宙射线有较强的贯穿能力,在射向地球时,与大气中与物质原子相碰撞,发生多种类型的反应而产生次级宇宙射线。由于大气层的屏蔽作用,大大减少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辐射的总量。
地球上的宇生核素主要通过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 最常见的相互作用是散裂和中⼦子俘获反应, 这两类事件的发⽣生率约为每cm2大气空气柱内每秒有2次(2cm-2s-1),而且大部分发生在大气层上部。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层中的氮原子发生作用时,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放射性核素14C,其反应为14N (n,p) 14C。14C的半衰期为5692年,它将扩散到低层大气中,并在那里被生物吸收。
===陆地上的辐射源===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衰变系列的放射性核素,即铀系、钍系、锕系,每一个系都可连续衰变十几次,才变为稳定性核素的子体,母元素均为原子序数大于83的重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都在1010年以上;
第二类是无衰变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40K 、87Rb等
世界上的某些地区放射性本底比较高,如印度的喀拉拉邦为13mSv/年,法国的纽曼岛约为2.65mSv/年,我国某地约为2.49mSv/年。当然,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属低本底地区。
===空气中的辐射源===
空气中的本底放射性主要是由土壤中的铀和钍产生的。 同位素238U和232Th都是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在它们各自的衰变链中将分别产生222Rn和220Rn,前者叫氡气,后者叫钍射气。它们都是[[稀有气体]],常通过地球表面扩散出来,悬浮在空气中。这些气体发生衰变时,它们的产物又附着在空气中的灰尘中。
放射性气体在空气中的数量随本地区的铀和钍的含量而定。 在同一地区,气候条件将大大地影响这些气体的浓度。通常室内的水平比室外高。室内水平由建筑材料和通风率决定。在矿山和地下洞穴浓度都很高。氡和钍射气及其衰变产物的放射性对人体将产生内、外照射。 从某些建筑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氡气使有些地区室内氡气含量过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中的辐射源===
水中的放射性产物随水源的类型而定。 –例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40K。 –许多天然泉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铀、钍和镭等放射性元素。由于雨天从空气中收集放射性物质,地面水收集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因此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水多少都含有放射性。 ·通常饮水而造成人体内照射的剂量已包括在人体内放射性造成的剂量之中。
===人体内的天然辐射源===
体内放射源主要是人体内含有某些微量放射性元素,如14C和40K等。
铀和钍系的放射性气体衰变产物,即氡气和钍射气,对人体内放射性也有显著的贡献。
由于地球上的土壤和水中都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其中一部分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循环而转移到人体内,产生对人体的照射人体内的放射性还有226Ra、228Ra和14C等,但其量甚微。
平均剂量约为1.52mSv · a-1。
在人体内,40K的含量最多。如根据人体平均含有体重的0.2%的天然钾,而每克天然钾按含有8.2×10-10居里40K计算,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体内40K的放射性活度为:
·8.2×10-10×3.7×1010×60×103×2×10-3 = 3640Bq = 3.64kBq
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受天然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射,它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环境。有实验证明,生物如果在完全没有天然辐射源照射的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
==人工辐射源==
===医疗照射===
===1 放射性诊断===
据估计,群体由于使用X射线进行放射性诊断,而受到的照射占医疗照射的75~90%。放射性诊断包括透视、拍片、萤光检查和CT检查等诊断方法。
===2 放射性治疗===
利用放射性照射来治疗肿瘤等疾病已广泛地应用在医疗界,尽管在某些治疗中患者可能受到大剂量的照射,但实际上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还是少数人。在大多数国家,放射性治疗对群体产生的平均剂量远低于放射性诊断。
===3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可用于跟踪人体内化学物质的转移途径和部位。因为放射性同位素与同一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在人体内经过的途径和浓集的程度也是相同的。
===公众照射===
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看来,有两点是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
人们普遍认为公众照射主要来自核工业,而实际上核工业对公众产生的照射远低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某些活动(如燃烧煤等)。 人们在研究人为活动引起公众照射增加的同时,实际上往往忽视了人为活动也可以减少公众照射。因此,用平衡的观点,研究人为活动引起的公众照射的变化才是合理的
===1 核工业产生的公众照射===
核能工业 [5]的发展,导致了放射性废物量不断增加,连续地将低水平的放射性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引起人类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排放放射性“三废”和由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局部污染。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报1956—1990年由核工业产生的累积集体剂量也仅为世界居民一年内所受天然辐射产生的集体剂量的1/10 。我国1985年前的三十年间核工业各系统对公众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为2.31×10人·Sv。放射性废物处置对公众所受总照射量的贡献还很小。 ·虽然给人类造成的附加剂量负担很小,但必须防止较大放射事故的发生。
===2 核试验沉降物产生的公众照射===
核试验“沉降物”,有的又叫“落下灰”,这个术语应用于核爆炸引起的沉降到地球表面上的放射性灰状物。核试验沉降物是人工辐射源,它将增加人类环境的本底辐射水平。 从1945年到1989年,全世界共进行了 1799 次核武器实验,美国921次,前苏联624次,二者实验占总数的89% 。其中大气层实验483次,爆炸的总能量相当于42000个美国在广岛投的原子弹。
核试验产生的沉降物可分为局部性的和全球性的。约有30多种元素,200多种放射性核素,局部性的沉降通常在爆炸后的头24小时内,它主要影响爆心下风向较小的区域;而全球性的沉降则发生在爆炸后的很长时间,它将影响整个地球。核试验沉降物中最重要的放射性核素是90Sr (T1/2 = 28.8年) 和137Cs (T1/2 = 30.0年) 等,它们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90Sr浓集在骨骼中,而137Cs则均匀分布在全身。至于131I (T1/2 = 8.06天) 和89Sr (T1/2 = 51天) 等放射性核素由于半衰期较短,长期危害不大
===3 燃烧煤产生的公众照射===
由于煤中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故燃煤电厂排出的气载和液态流出物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居民产生照射。根据推算,我国燃煤电厂气载排出物对评价范围半径80~100公里内的公众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1988年约为2.5×103人·Sv, 1994年约为 5×103人·Sv。 另外,由于利用煤渣生产的煤渣砖中226Ra(镭)和232Th(钍)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砖,对我国居民产生的年平均集体剂量,1988年约为8.5×103人·Sv。
===4 交通发展引起公众照射===
人们对乘坐飞机使乘客所受剂量增加已经熟知,但是对乘坐火车、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使乘客所受剂量减少则知之甚少。
===1)乘火车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少===
我国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火车车厢中g辐射剂量率总平均值为27×10-3μSv/h,而附近田野g辐射剂量率约为61×10-3μSv/h。由于乘火车而导致乘客所受剂量率的减少约为 34×10-3Sv/h。根据旅客周转量和火车平均车速推算,全国居民在1988年 乘火车减小的集体剂量约为2.8×102人·Sv。
===2)乘汽车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小===
由于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g[[辐射剂量率]]是[[天然材料]]路面的0.85,且汽车内g辐射剂量率是 附近田野的0.67,根据旅客周转量和汽车平均车速推算,全国居民在1988 年乘汽车减小的集体剂量约1.6×102人·Sv。
===3)乘船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减小===
根据调查测量,航线上轮船内g辐射剂量率平均值在33.5~44.9×10-3mSv/h范围内。以陆地所受剂量为基准,根据旅客周转量和平均船速推算,全国居民1988 年乘船减小外照射集体剂量约为43人·Sv。 另外,因海面和江湖面氡及其子体浓度比陆地低得多,全国居民1988年乘船减小的内照射集体剂量约68人·Sv。 因此,内外照射集体剂量共减小111人·Sv。
===4) 乘飞机引起公众照射集体剂量增加===
椐有关资料报道,因为空运使我国居民受照集体剂量增加,1986年为25人·Sv;1988年为36人·Sv。
===5) 混凝土建筑物引起公众照射的变化===
混凝土建筑物g辐射剂量率相对于其它天然材料建筑物约为0.8。据有关统计资料推算,1988年我国农村混凝土建筑物约占4.9%,城市约占10%,故由此分别减小全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集体剂量2.6×103人·Sv和5.2×103人·Sv,总计减小7.8×103人·Sv。
===6) 饮用自来水引起公众照射的变化===
自来水经过处理,对40K(钾)去除很少,但对U(铀)、Th(钍)和226Ra(镭)去除约为20~30%。按1990年统计资料推算,全国居民由于饮用自来水,使居民减小内照射集体剂量约为1.36×103人·Sv。
===7)日常生活可接触的消费品辐射射源===
如:夜光表,烟雾警报器,机场X线检查机,电视和计算机荧屏等,这些放射源对人类的照射剂量是很小的。
根据《UNSCEAR》 1993 报告,若以天然照射人均年剂量率均匀分布在365天,医疗照射全世界人均年有效剂量是0.6mSv ,医疗照射剂量水平相当于天然辐射源本底照射的25% ,是人工辐射源附加照射中最高者,它是核动力所致照射剂量的90倍,是职业照射剂量的270倍。
===职业照射===
职业照射一般是指由于工作条件对从事该项职业的人员所产生的照射。对职业照射的界定应由各国监管和主管部门决定。比如,医生给病人做X光透视,两者都会受到照射,病人受到的是医疗照射,而医生受到的却是职业照射。同样,飞机机组人员受到的照射是职业照射,而乘客受到的则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