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维祺

增加 5,8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吕维祺 ''' | 圖像 = [[File:吕维祺1.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626952&sid=6840751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587年 —1641 )-(1641 年) ,字 | 國籍 =中国 | 職業 =理学家 | 知名作品 = 创作《明德堂文集》《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 == '''人物简 ''' ==吕维祺 号豫石,谥号忠节 明代著名理学家 其父为 河南府 新安( 名儒吕孔学。吕维祺自幼习理学,二十六岁,即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进士,授兖州( 河南新安)人 山东兖州市)推官,擢升吏部主事 他为人耿直不阿 因得罪魏忠贤 清廉 还乡,设芝泉讲会 敢于直谏 传播理学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复 ,任 南京兵部尚书。  明天启初 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 宦官魏忠贤专权 广招门徒 毁天下 立说。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进攻洛阳,吕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 建祠 济时荒,福王不听。吕维祺乃尽出家私,设局赈济。城陷,吕维祺被俘,农民军中有认识吕维祺者,欲释放之,吕维祺"不辱大节",于洛阳城周公庙"引颈受死"。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 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各地官员阿谀逢迎  王铎与吕维祺交游至深,曾将一女嫁给吕维祺之子吕兆琳 纷纷 两家结 魏忠贤建生祠 姻亲 李自成攻陷洛阳时,王铎正流寓于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市),为悼念亲家 吕维祺 不愿同流合污 ,他 长歌当哭,赋诗多首,其中有"风黯城崩旧 阳建立芝泉讲会 广收门 怜君誓死不 存"的诗句,尤为称道。 吕维祺之子吕兆麟 传授知识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进士 并拜祀伊洛七贤 历任监察御史等职 。    天启 吕兆琳之子吕履恒,康熙三十 三年 (1623 (公元1694 )中进士,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诗作有《冶古堂文集》、《梦月岩诗集》等。其诗师法盛唐,雄浑壮阔;其剧作有《洛神庙传奇》 是现存最早的豫西调剧本;另编著有《宁乡县志》。  维祺 履恒之弟吕谦恒,在其故里青要山苦读四十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 中进士 ,是著名文学家。其诗以抒情为主,有婉约之象,古文力追上古,与方苞过从甚密,著有《青要山文集》、《青要山诗集》及《一统志万姓通谱》等著作。 吕履恒共三子,长子吕宪曾,工诗,著《溆亭诗草》;次子吕宣曾是著名学者,著《靖州志》、《永兴县志》、《古宫室名制考》、《古冠裳图考》、《古乡饮酒图考》、《读札说》、《瑶民两安便略》、《柏岩文集》、《柏岩诗集》等;三子吕守曾,进士及第,好诗,与袁枚为友。诗多为艳诗,缠绵笃挚,有《松萍诗草》传世。 吕宪曾有二子,即吕公迁、吕公泽 ,不 入仕,皆为诗人。吕公迁著有《见山亭集》 授兖州(今属 吕公泽著有《拙堂集》。 吕宣曾有二子,即吕公路、吕公滋,二人均为著名诗人。吕公路著《介亭诗草》,吕公滋著《硕亭本草》。吕公滋又工于考据学,有《春秋本义》传世。 吕守曾之子吕公溥,主持荆 东)推官 书院多年,著有《寸田诗草》,袁枚为之序,称其为"诗中雄伯"。吕公溥还是剧作家,有《弥勒笑》剧本传世。 吕谦恒之子吕耀曾 康熙 累迁 期中进士,是著名诗人,著有《横山诗草》、《白燕诗集》等。 吕耀曾之子吕肃高,曾主持修《长沙府志》,著有《南村诗草》等。吕耀曾之孙吕燕昭,工诗,与袁枚交厚,袁枚《随园诗话》多录其诗,著有《福堂诗文集》。 新安吕氏世家从吕维祺起,到清乾隆年间,历五代,共有十五人成为著名学者、诗人, 少有八人中进士,占明清两代新安县全部进士二十五人的三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 '''人物事迹''' == 福王朱常洵是崇祯的叔叔,在洛阳封地,除了享受荣华富贵,委实别无他事。《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当时的河南是农民问题的重灾区,旱、蝗两灾相继,人相食,福王的奢侈引发了诸多不满。一支被派往前线与农民军作战的政府军中,就有人发牢骚说,福王府里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着肚皮去送死。当时, 南京兵部尚书 。他敢 吕维祺省亲居 直言极谏 洛阳,得知军队的这些不满后,"闻之惧",跑到宫里讲给福王听 福王却"不为意"。 崇祯 十四 (1628年) 春,李自成围攻洛阳城破时吕维祺劝朱:"名气很重要,千万不要受辱。"意思是要朱常洵自杀,但朱既没有自杀的机会,更没有自杀的勇气。李自成下令将他杀死,把他的肉和鹿肉掺在一起作为下酒菜,称"福禄酒"。吕维祺被俘,农民军中有认识吕维祺者,欲释放之,吕维祺"不辱大节" 于洛阳城周公庙"引颈受死"。 == '''史载''' == 吕维祺 任尚宝 ,字介孺,新安人。祖母牛氏以守节被旌。父孔学,事母孝,捐粟千二百石振饥,两旌孝义。维祺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更历四 司卿 。光宗崩,皇长子未践阼 屡次上 书 内侍导幸小南城。维祺谒见慈庆宫 梓宫在殡,乘舆不 轻动,乃止 天启初,历考功、文选员外郎,进验封郎中,告归。开封建魏忠贤生祠,遗书士大夫戒勿预。忠贤毁天下书院,维祺立芝泉讲会,祀伊洛七贤。  崇祯 元年,起尚宝卿,迁太常少卿,督 夷馆。明 (1631年) 四月,廷议军饷,维祺陈奏十五事。其 冬, 他又上 书崇祯皇帝 奏防微八事,言:"陛下初勤批答,今或留中,留中多则疑虑起,当防一。初虚怀商榷,及拟旨一不当,改拟径行,岂无当执奏,当防二。初无疑厌,疑厌诸臣自取,今且共、夔并进 就皇帝 当防三。初 御讲筵,今始传免,当防四。初寡嗜欲,慎宴游,今或偶涉,当防五。初慎刑狱,今有下诏狱者,且登闻频击,恐长嚚讼风,当防六。初重廷推,今间用陪,非 容易出现的8种错误 逐条分析,并劝勉崇祯皇帝应 微杜渐 吕维祺见解深刻 初乐谠言 切中 今或谴诃 故极得崇祯 当防八。" 的赏识 优旨报之 。    崇祯 三年 (1630年) 吕维祺晋为 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 会计簿, 严厉追查 钩考隐没 吞行为 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 许多官员或被 大者 或被下狱 小者捕 为保证粮源充足,他还 立法 严督屯 课,仓庾渐充。条上六议,曰稽出入以杜侵渔,增比较以完积案,设本科以重题覆,时会计以核支收,定差序以杜营私,禁差假以修职业。帝称善,即行之。 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从源头抓起 参赞机务。清冒伍八千余名 很快 请申饬江防,凤陵单外为忧 国家仓库充盈 弗省 崇祯 八年 (1635年) 正月,贼犯江北,遣参将薛邦臣防全椒 吕维祺因围剿农民起义军失败 赵世臣戍浦口。世臣溃走 被革职返乡 南京震动 定居洛 亦旋告陷。大计拾遗,言官复劾他事,遂除名 时维祺父孔学避贼 洛阳, 他建 维祺乃归留洛, 伊洛会, 重新收徒授业,并 及门二百余人。 《孝经本义》 一书 成,上之 。    崇祯 十二年 (1639年) ,洛阳 一带发生 维祺劝 受封洛阳的明 福王 常洵 开仓放粮, 散财饷士 ,赈济饥民 ,以 收民 振人 心, 王不 于是,吕维祺便将自家粮食全部拿 乃尽 私廪 ,设 立赈 局振 。事闻 赈济灾 复官。然饥 多从贼者,河南贼复大炽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 无何 ,李自成 所率农民起义军 大举来 打洛阳 维祺 分守 洛阳 协助福 北城。夜半,总兵 抵抗。不久 绍禹之军有骑而驰者,周呼于城上,城外亦呼而应之 洛阳 于是 城陷 。贼有识维祺者曰:"子非振饥吕尚书乎?我能活尔 尔可以间去。" 维祺 被俘 弗应 在周公庙同 贼拥维祺去。时 福王 常洵 一起被农 军处 舍中,贼迹而执之,遇维祺于道。维祺反接,望见王,呼曰:"王,纲常至重。等 耳,毋屈膝于贼!"王瞠不语。见贼渠于周公庙,按其项使跪,不屈 终年55岁 延颈就刃而死。时十四年之正月某日也 后明廷追赠吕 维祺 年五十有五,赠 太子少保, 谥曰忠节 祭葬,荫子如制   [以上内容由"clearing"分享 而维祺之家在新安者,十六年城陷,家亦破 ]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