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仁王护国般若经

移除 3,812 位元組, 1 年前
讲解
所以世尊每于法会最后,必嘱咐菩萨、比丘、及诸大众要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使佛法能广为流通,世代不绝,普利有情。
=='''讲解'''==
本经却特别咐嘱国王护持、建立,并告诫诸王有关后代破灭佛法的国王及种种因缘,令与会大众警惕。如经中说:“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又说:“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其王不别,信受此语,横立制法,不依佛戒,当知尔时,法灭不久。”又说:“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若具说者,穷劫不尽。”这是因为国王位尊势大,威权殊胜,他能运用权势护持佛法,也可以利用权势破灭佛法。护持佛法的功德无量,破灭佛法的罪过也无穷。所以在本品中,特别提出告诫。本经文字简约,义理丰富,空有并彰,广明护佛果及护国二护,融世间、出世间法为一体,且将般若的德用彰显无遗,是行仁王政治,守护国土的仁王不可或缺的宝典。因此,自古以来,中外帝王依照《仁王经》而启建仁王会,在我国以南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 559),令于大内设仁王大斋为仁王会嚆矢。此后每年举行两次法会,讲说《仁王般若经》,后主至德三年( 585),请智顗大师于太极殿主讲《仁王般若》百座。又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诏令京城僧尼,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讲诵《仁王经》,为国祈福。代宗时不空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复数次设会讲诵,或祈雨,或祈攘敌。后代亦皆盛行不衰。日本以齐明天皇六年( 660)修仁王般若会为始,其后于天皇即位之初,于全国百处修仁王会,称为一代一度仁王会。另有每逢国家大事而举行的临时仁王会、春秋二季的仁王会及幕府仁王会等。高丽于文宗(1047-1082)以降,亦数次设立百座仁王会。本经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译,即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梁真谛、唐不空等译。此四种译本,晋、梁二译已经失传,仅存秦译和唐译。秦译和唐译内容相同,仅文字略异。新译本于《奉持品》中,另有密咒,这是旧译本所没有的。新旧二译,品数相同,品名略异, 
表列如下:
品别  
唐译新本  
秦译旧本  
序品
观如来品 
观空品
菩萨行品 
菩萨教化品
二谛品 
二谛品
护国品 
不思议品 
散华品
奉持品 
受持品
嘱累品 
本经今收录于《高丽藏》第三十七册、《碛砂藏》第三十四册、《龙藏》第五十九册、《卍正藏》第二十八册、《大正藏》第八册。
另有注疏如次:
不空译本的注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七卷 唐‧良贲着
仁王经疏法衡钞
六卷 唐‧遇荣集
仁王经疏 四卷
宋‧净源着
仁王经科疏 五卷
明‧真贵着 罗什译本的注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五卷 
隋‧智顗说、灌顶记
仁王般若经疏  六卷 
隋‧吉藏着 仁王经疏  六卷
唐‧圆测着 仁王经疏神宝记  四卷
宋‧善月着 仁王经合疏 三卷
清‧道霈着
试述主政者如何护国?
试述读诵本经的利益。
试述三贤十地菩萨如何修行?
佛陀何以将本经特别咐嘱国王、大臣?
本经对后世的影响。 
 
<ref>[https://www.doc88.com/p-692165537952.html   仁王护国般若经],道客巴巴 - www.doc88.com/p... - 2012-1-2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21 經及其釋]]
6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