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聖愛德華皇冠

增加 4,041 位元組, 1 年前
建立新條目




'''聖愛德華皇冠'''(St. Edward’s Crown)於1661年製造,是[[英國]]君主一生僅戴一次, 只在舉行[[加冕]]儀式時專用的皇冠。

這頂皇冠主體以純金打造,鑲嵌了444顆珍珠寶石,高度約30多公分,重量達到2.23公斤, 平日收藏在[[倫敦塔]]中,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本地人和外國遊客參觀。<ref>{{Cite Web|url=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3-04-28/%E6%9F%A5%E7%90%86%E6%96%AF%E5%8A%A0%E5%86%95%EF%BD%9C%E5%8A%A0%E5%86%95%E5%B0%88%E7%94%A8%E8%81%96%E6%84%9B%E5%BE%B7%E8%8F%AF%E7%9A%87%E5%86%A0%E9%87%8D2-3%E5%85%AC%E6%96%A4%EF%BC%81%E5%B0%88/4481043#page6|title=查理斯加冕|加冕專用聖愛德華皇冠重2.3公斤!專家:要戴着練走路|date=2023-04-28|website=星島日報|accessdate=2023-05-09}}</ref>

==皇冠外形==

聖愛德華皇冠包括一個2.23公斤(約4.91磅)的純金框架,高30厘米,上面鑲嵌了444顆[[珍珠]]、[[鑽石]]和其他珠寶,包括[[紅寶石]]、[[紫水晶]]、[[藍寶石]]、[[石榴石]]、[[黃玉]]和[[碧璽]]等,另外還附帶紫色天鵝絨帽, 王冠裙邊採用的是白鼬毛皮,在英國是貴族的身份象徵。最早這些寶石是活動式的,每逢加冕大典時才租用,到了20世紀後才鑲嵌在王冠上。

聖愛德華皇冠有四面弓形,合攏成兩個拱形。每面弓形各有一枚[[十字架]]和一件[[百合花]]裝飾。弓邊鑲滿細小的金珠子,取代原本的仿製珍珠。皇冠頂部是個鑲有各種寶石的十字架,懸吊著幾顆圓珠,還有一個地球,象徵著國王統治的土地。

==歷史==
自十一世紀以來,聖愛德華皇冠是英國君主舉行加冕儀式時專用的皇冠,但現時的皇冠已不是為1042年至1066年在位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君主「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而製造的原裝正版。1649年查理一世被斬首,君主制遭廢除後,原本的聖愛德華皇冠被議會出售。

1661年查理二世復辟,皇家金匠為其加冕儀式重新鑄造了現在這一頂聖愛德華皇冠。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1953年舉行加冕儀式時,也是戴上這頂皇冠。

聖愛德華皇冠迄今只有6位君主曾戴過它加冕,除了查爾斯二世之外,還有[[詹姆斯二世]](James II) 、[[威廉三世]](William III)、[[喬治五世]](George V)、[[喬治六世]](George VI),以及伊麗莎白二世。[[查理斯三世]]是第7人。

==趣聞==
聖愛德華皇冠的正反面幾乎一模一樣,最簡單的辨認方法是看寶石的顏色差異,但仍然相當困難。在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加冕前夕,據說曾有人在王冠綁上一根紅色棉線以便分辨正、背面,但在典禮開始前被意外拿掉。喬治六世後來寫到:「我採取各種想像得到的預防措施,確保王冠戴得正確,結果[[西敏寺]]主任牧師和[[聖公會坎特伯里大主教]]翻前倒後的,我從來沒搞懂到底王冠戴對了沒有。」

由於皇冠太重,已故英女王日常配戴另一頂[[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比聖愛德華皇冠輕一半,但也重1公斤多。她曾形容聖愛德華皇冠很笨重,戴上後不能低頭往下看,「因為皇冠會掉,或是脖子會斷」。

據報伊利沙伯二世生前經常練習戴沉重的皇冠,但即使她是女王,皇冠也不是總在她身邊,有時她還會頭頂相同重量的麵粉來練習。

上次公開亮相是在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II)1953年的加冕典禮上。女王多年後在拍攝電視紀錄片時再見到這頂王冠,問到:「還是那麼重嗎?」然後拿起王冠掂了掂重量,確定跟她記憶中一樣重。<ref>{{Cite Web|url=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171956|title=英王一生僅戴一次!聖愛德華王冠加冕才亮相 重要儀式全由帝國王冠登場|date=2023-05-05|website=上報|accessdate=2023-05-09}}</ref>
13,4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