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溥心畲

增加 70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puru/puru.htm 「 getit01 」] ]]
'''溥心畲'''({{bd|1896年||1963年|}}),溥儒,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的曾孫,恭親王[[奕訴]]的孫子,[[載瀅]]貝勒的次子 。[[溥心畲]]出生滿5個月蒙賜頭品頂戴,被譽為皇清神童 。當他成年後的書畫作品上,常常用「舊王孫」印章或署名 。早年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修院修西洋文学史。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抗日战争期间,靠卖书画为生。與[[張大千]]等著名畫家往來。1926年後,他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舉辦了首次書畫展覽,因作品豐富、題材廣泛而聲名大噪,獲評"出手驚人,儼然馬夏" 。1928年應聘赴日本東京都帝國大學執教,返國後于北平國立藝專沐雨春風,1930 。1930 年溥心會與清媛夫人的首次畫展在北平中山公園的水榭展出,可稱是一鳴驚人,羅清媛擅長山水與花鳥,她所畫的山水扇由心 題字,筆墨秀雅,風格近似 [[ 文徵明 ]],被公推為"北宗山水第一人"。诗书画俱佳的溥心畲在作品上大多用行书书写自题诗,其书写笔势流畅,气韵连贯,这一点即使是与他齐名的张大千也难与之相比
其後又與夫人1949年去台北,應當時的師大美術系主任[[ 羅清媛黃君璧]] 合辦 聘請講授國 展,再度名震丹青,被公推為" 課程、任教于台 宗山水第一人"。诗书画俱佳的 国立师范大学。1963年3月 溥心畲 在作品上大多用行 先生被诊断出患有咽喉癌,8个月后逝世<ref>{{cite book|title=文物天地|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ghKAQAAIAAJ|year=2009|publisher=文物出版社}}</ref>。著述有《四 书写自题 经义集证》《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华林雪叶》《慈训纂证》《经籍择言》《寒玉堂论画》《寒玉堂类稿》《 ,其书写笔势流畅,气韵连贯,这一点即使是与他齐名的张大千也难与之相比 文集》等
1949年去台北,應當時的師大美術系主任[[ 黃君璧汪辟疆]] 聘請講授國畫課程、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云,“三十年中,清室懿亲,以诗画词章有名于时者,莫如溥贝子儒。...清末未尝知名,入民国后乃显。画宗马夏,直逼宋苑,题咏尤美。人品高洁,今之赵子固也。其诗以近体绝句为尤工。 ”画中九友现 <ref name="汪辟疆2001">{{cite book|author=汪辟疆|title=汪辟疆说近 画家之一。平生曾多次举办画展,著述有《四书经义集证》《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华林雪叶》《慈训纂证》《经 诗|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URAAAAYAAJ|year=2001|publisher=上海古 择言》《寒玉堂论画》《寒玉堂类稿》《诗文集》等。 出版社|isbn=978-7-5325-2981-0}}</ref>”
==最后的王孙画家==
溥儒早年与罗清媛成婚,五十二岁时夫人病逝,侧室李墨云(又名雀屏)成为继任太太。赴台后,李墨云成为控制溥儒书画流通的“经济人”。
北平沦陷后,溥心畲由恭王府迁居顾和园万寿山,与张大千结为邻居。 張大千曾說「我和溥心畲曾同住在頤和围,我與他常相過從,心畲當時仍保存着皇室王爺的生活,一聲送客, 馬上有隨從排列兩旁,各持燈籠,照耀如同白日。」「他的如夫人對我特別殷動,因爲當時有『南張北溥』的傳言,如夫人希望我們兩人合作作畫,自然價値不凡,本來心畲是不喜欢和任何人共同作画的,因爲如夫人的關係亦只好和我合作了,我們合作的畫,都被如夫人收去不知下落了。」<ref name="王成聖樂恕人1989">{{cite book|author1=王成聖|author2=樂恕人|author3=中外雜誌社|title=張大千傳奇|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5fhoAAAAIAAJ|year=1989|publisher=聖文書局}}</ref>
从盟弟张目寒口中,张大千也知道,溥心畲和李墨云的感情变得很复杂,但他为了面子,偏袒墨云。有一次张大千從香港來臺湾,陳辭修約集臺湾文藝界朋友歡迎,这些文藝界朋友又聯合在圓山鈑店請张大千和心畲,心畲携義子[[溥毓岐|毓岐]]參加,但见毓岐衣裳单薄,虽是在亚热带的台湾,入冬之后,时有十度左右的寒流,令人心中不忍。宴后,大千嘱张目寒代赠一百元给李墨云,请为毓岐添些衣服。张目寒却连连摇手说: "你不能给溥嫂,给了她,她还是不会为他添置衣服。<ref name="王家诚2007">{{cite book|author=王家诚|title=溥心畬传/王家诚传记精品系列|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gxLAQAAIAAJ|year=2007|publisher=百花文艺出版社|isbn=978-7-5306-4599-4}}</ref>“
心畲先生在生活上不能管理自己的飲食起居以及特殊習性,主要是因幼年時期的宮廷生活方式所致,從小在恭王府成長的心畲先生,只須專注於讀書習字,其他生活上的雜務皆不必作也不許作,都由數百名僕人侍候代勞,一直到晚年,這些特殊的習慣,仍為一般平民出身的世人所不解,並非心畲先生刻意要偽裝成『腐儒』以欺人。
 
====
在「渡海三家」中,溥心畲的文人氣質最爲純粹,被稱爲「中國文人畫最後的一筆」,譽者以其大膽採用與傳統文人畫對立的北宗山水與院體花鳥,爲文人畫開一生面,批評者卻認爲溥氏固守傳統、缺乏創新<ref>{{cite book|title=世變形象流風: 中國近代繪畫 1796-1949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B3oRAQAAMAAJ|year=2008|publisher=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ref>。
 
== 參考资料==
{{Reflist}}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