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1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味''',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wèi,最早见于战国,其本义为滋味、味道,又可引申为品尝、品味,菜肴又由品尝引申为体会、体味义,由滋味引申为意味、意义、旨趣。<ref>[https://m.edu.iask.sina.com.cn/bdjx/6eskCK7z7tE.html wei的汉字有哪些]爱问教育培训</ref>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口,未声。本义指滋味、味道,即舌头尝东西得到的感觉。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250:“淡呵其无味也。”引申指 [[ 品尝 ]] [[ 品味 ]] ,由品尝义引申出体会、体味义,由滋味亦可引申指意味、意义、旨趣。由本义亦引申指菜肴。帛书《老子》甲112:“五味使人口爽。”由舌头的感觉亦可引申指鼻子的嗅觉,如 [[ 香味 ]] [[ 臭味 ]] 等。味字见于郭店楚简《老子》丙本,字作上下结构,睡虎地秦简作左右结构,《说文》小篆承袭秦文字。楚简、秦简味”字结构上的不同,当是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文字异形的一种地域反映。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12,6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