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食物恐新症

增加 1,18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環境促使食物恐新症發生==
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環境塑造也占了一席之地,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影響。當孩童觀察到大人不吃某些食物,容易跟著效仿學習,若提供的食物選擇有限,孩子也會缺乏接觸新食物的機會。而家長對吃飯的逼迫施壓,會讓孩子感到焦慮而害怕,用餐時若缺乏父母的鼓勵和關愛,也是食物恐新症的成因。
 
 
==食物恐新症有何影響?==
多數孩童對鹹甜的偏好,以及對苦味、酸味的厭惡,讓蔬菜和水果常被拒於門外,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研究顯示,具有食物恐新症的孩童們飲食品質下降,其膳食纖維、蛋白質,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不足,然而,鹽分與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卻偏高,很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2~6 歲正是兒童養成飲食習慣的重要時期,若能及早發現孩童的飲食異常,不僅是避免成年後食物恐新症的延續,也能防止未來營養不良與潛在的健康問題。<ref>[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776705 食物恐新症],人間福報</ref>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eMSP-oHk4}}
 
{{#evu:}}
 
 
{{#evu:}}
==外部連結==
*[https://helloyishi.com.tw/parenting/childrens-health/other-child-health-issues/what-is-food-neophobia/ Hello 醫師]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56378?utm_campaign=MOREPAGE&utm_source=HEALTH&utm_medium=2 健康網]
 
== 參考資料 ==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