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印象武隆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印象武隆</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9545dd4a09c784a7.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37976&sid=5573415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总导演;王潮歌,樊跃
|}
“ ''' 印象 · 武隆 ''' ”实景歌会由印象“ [[ 铁三角 ]] ” [[ 张艺谋 ]] 任艺术顾问, [[ 王潮歌 ]] 、 [[ 樊跃 ]] 任总导演,100多位特色演员现场真人真情献唱,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让观众在70分钟的演出中亲身体验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剧场选址在 [[ 重庆 ]] 市 [[ 武隆县 ]] 桃园大峡谷,距仙女山镇约9公里。峡谷呈“U”形,高低落差180米,远山神秘、近山雄奇,沟壑清幽。剧场的选择不仅保护了生态,也为演出提供绝佳的表现空间。剧场共设计安装观众座位约2700个,舞台延伸至看台,看台又融入舞台,演员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将在幽静的山谷里重新唱响久违的“号子”。
鉴于“''' 印象武隆''' ”自演出以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和传承效果,以及进一步培育打造“印象武隆”这一文化品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品牌培育、传承发展的理念,2012年,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决定命名 [[ 重庆市 ]][[ 武隆县 ]] 喀斯特印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20年 7月29日晚,复演后的第89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在 [[ 重庆市 ]] 武隆区仙女山镇桃园大峡谷演出剧场上演,当晚的观众数量近700人。<ref>[ https://tv.360kan.com/player?id=64439b1b651df4e66d3aff20f0b21994&q=%E5%8D%B0%E8%B1%A1%E6%AD%A6%E9%9A%86&src=mohe-svideo_normal&srcg=mohe-svideo_normal 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出现场], 360视频 , 2020-12-01</ref>
==基本信息==
当 [[ 张艺谋 ]] 遇见武隆山水,将激荡起怎样的艺术灵感?
总导演 [[ 王潮歌 ]] 在2016年历时4个月对印象节目进行了升级改版,给了观众更多的亮点和启迪。
==节目试演==
2011年10月1日,“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将在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重庆市武隆县首度亮相。由著名印象“铁三角”张艺谋出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多位特色演员现场真人真情献唱。印象“铁三角”联合了一批业界巨匠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段,采用多种高科技,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相得益彰,带给观众完美的视听享受和精神震撼。
《[[印象·武隆]]》的演出组织方是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2003年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拉开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序幕。随后陆续诞生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其创始人为 [[ 王潮歌 ]] 导演,他与 [[ 樊跃 ]] 和 [[ 张艺谋 ]] 长期合作,被誉为导演界的“铁三角”。
观众在仙女山镇景区售票大厅买票后,会有景区车辆载客进入演出地。车抵峡谷后,游客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隧道两边的斜上方有44个投影仪打在墙壁上,以动态画面呈现武隆各大景区的景观,呈现出七彩绚丽的梦幻景致,让游客产生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幻觉。从隧道出来后,有一条曲折的林荫路连接观众席,观众座位摆放在露天阶梯上,可容纳2700多人。实景舞台几百米开外,有零散农家小院。据工作人员介绍,农家小院为演出带来了别样风情。
五是演出现场新增加若干场景,显得演出场景更加丰满、活跃,场景中互动十足,完全是带给大家的一场3D大型实景电影,内容精彩纷呈,让人身心荡漾、高潮迭起,仿佛身在场景中,活在故事里。
六是大胆融入了 [[ 女性纤夫 ]] 的 [[ 柔美 ]] 和 [[ 刚强 ]] ,完全体现了重庆女人进房能织布,出门能拉纤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演出中融入女性的细腻,与阳刚纤夫的完美结合,还原了一个宏大的川江纤夫历史文化精神和生活历史大剧。
七是出嫁改版了更加真实,场景增加,不但完美体现了出嫁场景的真实故事,还完全体现了养儿辛苦,应该孝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观众一个深刻的记忆和灵魂的启迪。
此次改版让川江号子文化再一次得到升华,通过丰满的艺术形式再现最具重庆特色的人文元素,将巴渝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总导演 [[ 王潮歌 ]] 谈起改版的定位,非常激动。她表示,号子唱响的是巴渝人民坚韧不拔、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她想让纤夫精神像纤夫的背影那样永远地印在大山的石壁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演出内容==
工业文明之后,机动船取代了人工拉纤,这种劳作景象虽然消失了,但父辈留下的气息和血脉不应消失。尊重先辈、尊重自己文明的脉络来源,就是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记忆。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繁衍的根基。“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就是以濒临消失的“ [[ 号子 ]] ”为主要内容(传统的劳动号子按不同工种可分为川江号子,平水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打夯号子,筑墙号子,抬石号子,劳工号子等),在70分钟的演出中,观众不仅能体验到武隆的灵山秀水、空雾苍茫,还可以欣赏到巴蜀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和爱恨悲歌,重新聆听豪迈壮阔的“号子”,怀着好奇,怀着责任,怀着敬意,不为留恋,不为传承,为的是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为的是不断了血脉。
《[[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歌会的主题是“消失”。节目涵盖了关于巴渝的历史与文化的记忆,通过展现巴蜀文化的风土人情,和已经濒临消失的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冲撞,来反思、号召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个时光隧道长225米,连通演出场地———它穿过一座山崖,一端是一个平坝,用作剧场入口及停车场,另一端是一个U形山谷,高低落差200余米,四周悬崖峭壁。山谷周边有几栋川东民居,正对着山崖则是观众席,观众席前就是舞台,许多道具直接挂在山崖上。
时光隧道两侧有近百台投影仪,把 [[ 乌江纤夫 ]] 、武隆 [[ 天生三桥 ]] 、 [[ 芙蓉洞 ]] 等雄奇壮美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投射于隧道两侧,营造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人走在其中,犹如在万花筒中漫步穿越,于恍然不觉中抵达桃园大峡谷演出剧场,在演出开始前制造出了先声夺人的独特效果。
==现场嗨舞==
上百人舞动展现完美视听震撼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这时所有演员突然分成5条直线,直接穿过观众席过道,站在现场观众一旁舞动起来。观众席中间还有一名领舞者,舞姿非常奔放,带动观众跟着手舞足蹈。上百人一起舞动的宏大场景,让人切身感受到完美的视听和精神震撼。
从山崖对面的空中缓缓划过来
演出临近尾声时,一艘真实的木船缓缓从山崖对面的空中划过来。四周的灯光在船身附近形成奇特光影,犹如水面。而在船驶出来之前,张艺谋还用光影营造出 [[ 瀑布的效果 ]] ,好像 [[ 高山流水 ]] ,引发现场观众一片惊叹。
原来, [[ 张艺谋 ]] 在观众席和对面山崖之间设计安装了两根钢丝,形成一道滑轨。这艘木船平时停在山崖那边,演出时则顺着钢丝滑动过来,犹如悬空一般飞翔。这艘木船长约6米,两头翘,中间宽,体型优美,通体红色,是典型的川东木船。
==本土民歌==
利用山谷的回音混响肉声演唱
整台演出的音乐元素,绝大部分都有鲜明的重庆特色。有原汁原味的哭嫁歌曲,有《[[川江号子]]》、《[[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民歌,经过 [[ 张艺谋 ]] 的重新演绎,你会发现本土音乐也这么好听。
==优美旋律==
据介绍,《[[印象武隆]]》的演员有近200人。在“印象武隆艺术团”中,所有人都对艺术有着最质朴的热爱和向往,有的在进入“印象武隆”之前就组建有自己的小乐队,有的人就特别喜欢站在自家山头上吆喝山歌,有的演员还就是曾经操持红白喜事的人。
而主创团队透露,“印象武隆艺术团”今后除了每天的正常表演外,每年表演内容都会根据时代的变迁进行部分的改动。而据负责“印象武隆艺术团”管理的 [[ 王女士 ]] 表示,到目前为止,除了主创导演,还没有一个人从头到尾看过“印象武隆”实景歌会的完整效果,但可以保证的是“ [[ 川江号子 ]] ”等快要消失的文化符号将会在歌会中复现。
印象武隆最新演出时间调整
2016年5月1日起,印象武隆演出时间由原来的晚上八点钟调整为晚上八点半开演。节假日加场演出以及具体演出时间变更另行通知。武隆酒店网印象武隆预订页面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o0937tp5lb7|480|270|qq}}
<center>印象武隆第2245场,极限纤夫即将上线!</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