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酵母提取物

增加 533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酵母提取物'''<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bu01.alicdn.com%2Fimg%2Fibank%2F2017%2F355%2F728%2F7606827553_1586189733.jpg&refer=http%3A%2F%2Fcbu01.ali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1010605&t=b9ad4c93e71a3b0010ca2eb000c194ab"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ap.21food.cn/offerdetail/6463922.html 圖片來自食品商务网]</small> |}'''酵母提取物'''(又称酵母味素,英文名称为Yeast extract),缩写为YE,是根据中华药典之规定采用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 [[ 酶解、分离、浓缩等现代生物高新技术,将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降解后精制而成的一种棕黄色可溶性膏状或浅黄色粉状纯天然制品。
==YE简介==
YE( 酵母提取物)是根据中华药典之规定采用以 [[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酶解、分离、浓缩等现代生物高新技术,将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降解后精制而成的一种棕黄色可溶性膏状或浅黄色粉状纯天然制品。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调味料,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是最为理想的生物培养基原料和发酵工业中的主要原料,其功效与8倍的酵母相当,可以大大提高菌种的生产速率及发酵产品得率。
==生产工艺==
===◆干食用酵母(Dried food yeast)===
===◆干自溶酵母(Dried autolysed yeast)===
干自溶酵母是酵母质壁分离后先经过部分自溶,然后进行滚筒干燥后得到的产品。该产品有50%的可溶物质,含有丰富全面的营养和风味。可用于薄脆饼干,肉制品等提高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 [[ 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
酵母抽提物是酵母通过质壁分离后利用自身水解酶系完全自溶后,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后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酵母自身蛋白质的水解程度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最后将酵母抽提物浓缩为半膏状、膏状产品,油包埋、微胶囊和微颗粒的粉末化产品以适合不同的应用需要。
===◆风味化酵母抽提物===
最新数据表明, 近年来,中国的酵母提取物年均需求增长率高于10%,而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增长速度大约在5%。目前全球酵母提取物的年生产规模在16万吨左右。
==国外发展==
国外的 [[ 酵母抽提物应用非常广泛,市场也比较成熟,年产销量超过10万吨。欧洲和日本的抽提物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欧洲的产品除了普通的纯酵母抽提物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风味型产品,是采用酵母抽提物加上合适的香精制成,往往具有肉类、烟熏味等特有的风味特征。在应用上,欧洲通常将酵母抽提物作为酸水解植物蛋白和MSG的替代品。日本的产品一般颜色较浅、溶解性很好,并且在营养上作了强化(例如高谷胱甘肽含量的酵母抽提物)。日本国内的酵母抽提物主要应用在方便面调料、家用调味料等方面。
==国内发展==
国内最早生产酵母抽提物的是上海酵母厂,当时的酵母抽提物叫做“酵母浸膏”,色泽棕黑,溶解后溶液深褐,有浓厚的酵母气味,主要是供微生物检验和作抗菌素厂的发酵培养基;由于产品质量的限制,一般不适合在食品工业中使用。
==其他领域==
===工业级酵母抽提物===
酵母膏是以新鲜 [[ 啤酒酵母乳液经(酶解)分离、浓缩得到的纯天然制品,富含均衡的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核甘酸、多肽及微量元素,是各种微生物所必需的生长元素。
酵母膏是棕黄色浓厚粘稠液体产生,具有特殊的臭味,但无腐败气味。能溶于水,溶解呈黄色至棕色,反应呈弱酸性。经酶解方法处理的酵母浸膏氨基氮含量较高,更有利于细菌的培养。
经常感觉的疲倦,眼睛容易布满血丝,口角容易发炎及贫血症。
===注意事项:===
1、维生素B族必须每天补充。因为维生素B族属 [[ 水溶性维生素,多余的维生素B族不会贮藏与体内,而会完全排处体外。
2、 [[ 维生素B族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
3、 [[ 维生素B1、B2、B6按1:1:1的比率摄取,协同作用效果更好。
4、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不良饮食习惯,使一些人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如食用精米及过分焖、煎、炸、煲等烹调手段,这都会导致大量宝贵维生素B族的流失。
==参考文献==
12,6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