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沙生植物

增加 65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沙生植物</big>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1af1abbd54cf5379.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887837&sid=6100722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Filestyle="background:#FF2400" align= center|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形态特点;不定根、强大的根系、针状叶
| align= light|中文学名;沙生植物 分布区域;沙漠
界;植物界
|}
'''沙生植物'''指的是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沙土生境的植物,称为沙生植物。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荒凉无际,黄沙滚滚,寸草不生。其实,沙漠并不是 [[ 生命的禁区 ]] ,那里尚有 [[ 片片绿洲 ]] 呈现着生机。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被称为沙生植物。这些沙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沙大、雨水少、冷热多变的严酷气候下,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异。<ref>[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02/11/16768138_839780186.shtml 沙生植物介绍], 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19-06-02</ref>
==简介==
根据植物对风沙基质的关系,可将沙生植物划分为 [[ 抗风蚀沙埋 ]] [[ 耐沙割 ]] [[ 抗日灼 ]] [[ 耐干旱 ]] [[ 耐贫瘠 ]] 等系列生态类型。
说起沙漠,人们自然会想到“连绵沙丘无穷尽,浩瀚大漠不见边”的壮观景象。如果能在茫茫大漠中遇到绿洲,无疑是件令人欢喜的事情。而那些生命力如此顽强的植物,的确是了不起的植物,它们肯定有许多地方与别处的植物不同,尤其是根。
==形态特征==
植株较低矮:水分和营养物质缺乏,风大和强烈日照等,沙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限制,多数植株较低矮,有些植物的枝条硬化成刺状,如刺旋花、骆驼刺。有些植物的茎枝上长了一层光滑的白色蜡皮,如 [[ 沙拐枣 ]] [[ 梭梭 ]] [[ 白刺 ]] ,这种蜡皮可以反射强烈阳光的照射,以避免植物体温度升高所带来的蒸腾过旺。一般植物都用绿色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而很多沙生植物因为叶子退化,只好靠绿色的枝条来进行光合作用,如 [[ 梭梭 ]] [[ 花棒 ]] 等。
叶片特征: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日照强烈,沙生植物的叶一般强烈退化,有的发育着线状叶或鳞片状叶,具有旱生植物叶的特点。其叶片面积大大缩小,有的甚至完全退化。如 [[ 仙人掌 ]] 的叶子完全变成针刺状; [[ 红沙茎枝 ]] 上的小叶退化成圆柱形; [[ 梭梭 ]] [[ 红柳 ]] 的叶子成了鳞片状; [[ 盐爪爪 ]] [[ 霸王 ]] 的叶子长成肉质状; [[ 白柠条 ]] 的叶子两面都长满了银白色的绒毛。这些千姿百态的叶子,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鳞片状叶子可以减少蒸腾耗水;肉质状的叶子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那些白色的绒毛可以保护叶子免受高温强光的威胁;而 [[ 胡杨 ]] 的叶子更为奇特,为了缩小叶子面积以减少蒸腾,胡杨在一棵树上就有40多种叶型,甚至同一枝条上就长了5种不同形状的叶子。
根:沙生植物在被沙掩埋的茎和枝条上能形成不定根,在被风吹露的根上能形成不定芽和枝。主根扎得深,侧根铺得广,而地上部分则大大缩小。一株不足半米高的白刺,它的很深达3米多,主根长13米,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根深为株高的7倍以上。梭梭的主侧根也很发达,它的根系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5~7倍。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上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根通常不深,侧根强烈发育,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远,如沙拐枣(Callygonum),高不到1米,但侧根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远。这种强烈发育的侧根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吸收近地面水分。另外,许多沙生植物的根上具有沙套,可以保护植物的根免受灼伤、干燥以及沙粒的机械损伤。这种沙套是由根的外层分泌的液体粘结沙粒形成的,如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的根就具有这种沙套。
==繁殖特征==
沙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多属风播植物,因此具有靠风传播果实和种子的各种不同适应,随流动的沙子一起移动,并保持在流沙的上层表面,而不被沙埋得太深。如沙拐枣的果实具有刺毛状的附属物, [[ 苦马豆 ]] (Swaisonia salsula)的果实膨胀成囊状, [[ 三芒草 ]] (Aristida)的果实象降落伞。这些特征能保证它们随风一起吹动而不至于被流沙掩埋。
==怎么站稳“脚跟"==
沙生植物是怎么站稳“ [[ 脚跟 ]] ”的?原来它们都有很长的根。沙柳的根长达10米以上,骆驼刺的根能伸到有地下水的地方。在干旱的沙质土壤里,地表的水分相对很少,而地层深处积存有少量的水分,生长在此处的植物只有把根伸向地底深处,才能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并且沙生植物的根只有长得很长,才能深入地下,在土层里扎得牢牢的,风刮过来,它才能站稳“脚跟”。
[[ 红柳 ]] [[ 沙蒿 ]] [[ 花棒 ]] 的枝干被沙埋后可以生出不定根以阻拦大量流沙。白刺受风蚀后,其根大量露出地面,在暴露的根系上能长出不定芽。当风沙将其枝条全埋起来以后,它向下能长出许多新的不定根,向上长出好多嫩的枝条,如此枝上发枝,枝上长枝,风沙越凶,生长越旺,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一个突起的像坟堆似的白刺包,它可以积沙几立方米或几百立方米甚至上千立方米。
在某些灌木中可以观察到枝条迅速生长的现象,这种迅速生长可以防止该植物被沙掩埋,如中亚地区分布的沙地灌木黄芪(Astragalus confirmans)在一个半月以内枝条的增长达90cm。
它们在春季或秋季的短暂降雨期间迅速生长发育,在1-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这类植物叫短命植物。短命植物以种子或以鳞茎、块茎、根状茎等器官度过漫长的干旱季节,待来年雨季再形成新的植物体。这是这类植物对沙漠生活长期适应的结果。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c0757ro40c3|480|270|qq}}
<center>沙生植物离我们生活并不远……</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