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塞佩·奧爾納替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朱塞佩·奧爾納替(Giuseppe Ornati, 1887-1965)是二十世紀義大利米蘭(Milan)製琴師。1887年出生於米蘭附近小鎮阿柏拉特(Albairate),父親卡洛·奧爾納替(Carlo Ornati)是業餘製琴師,自小除了學習大提琴外,也跟著木匠卡洛·莫内達學習基本的木工技巧,曾經製作魯特琴、曼陀林和吉他等弦樂器。
1901年舉家搬遷製米蘭,難得機緣下受到製琴大師[[里德羅·畢席亞克]](Leandro Bisiach, 1864-1945)的賞識,1904年進入當時首屈一指的製琴工作室中學習直到1919年;跟他同期的學徒還有 [[ 埃塔諾·史卡拉波托]](Gaetano Sgarabotto, 1878-1959)、[[烏爾曼]](Giorges Ullmann, 1879-1946)以及[[費迪南多·加林貝爾替]](Ferdinando Garimberti, 1894-1982),這段期間不僅習得高超的製琴手藝,更大量接觸古代著名製琴大師的作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畢席亞克將工作室遷到義大利中部錫耶納(),奧爾納替則和家人繼續留在米蘭;1918年12月開設了個人工作室,1919年起作品開始貼上個人標籤。但還是持續跟畢席亞克維持聯繫,協助訓練他的兒子, 1920年獲得米蘭博覽會金獎、羅馬製琴比賽中獲得冠軍,1923年獲得羅馬製琴比賽金獎,以及眾多國內外比賽殊榮,也曾經擔任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的指定製琴師,1961年至1963年間任教於克里蒙納國際製琴學校(Cremon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Violin Making)。1965年8月25日,歐爾納蒂去世於米蘭,享年78歲。
奧爾納蒂做工謹慎,作品散發優雅氣息,1930年以後他幾乎都用個人化的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模具,也曾經使用過阿瑪蒂(Amati)及瓜達尼尼(Guadgnini)。漆色為絢麗的金色底的橘紅色,選用上等木頭。他擁有至少兩種樣式的標籤,前期印有「GOM」的字母和環形花紋的裝飾,署名「朱塞佩•歐爾納蒂, 製作於米蘭 19XX」;1920年之後開始用個人商標,其中「製作」一詞改由義大利語書寫。其作品數量相當多,到了晚年則以教學和修琴為主。奧爾納蒂提琴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歡迎,精確的比例、完美的工藝、和諧的音色,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紀初至中後期,以朱賽佩.奧爾納替為代表的米蘭學派體現了傳統製琴藝術的精髓。並為義大利製琴產業復興譜下了極其重要的篇章!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