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氯痤瘡

移除 3 位元組, 1 年前
發病原因
== 發病原因 ==
氯痤瘡通常由皮膚與[[氯]]酸菌直接接觸引起,儘管攝入和吸入也是可能的致病途徑。是[[ 脂溶性]] 的,這意味著它們在暴露後會在身體[[脂肪]]中持續很長時間。氯痤瘡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由這種持久性以及毒素的[[化學]]特性引起。
據信,至少從囓齒動物模型中,該毒素激活了一系列促進巨噬細胞增殖的受體,誘導中性粒細胞增多並導致皮膚出現全身炎症反應。這個過程也可以通過在血清中誘導過量的腫瘤壞死因子來增強。炎症過程導致皮膚毛孔中形成角質栓,形成淡黃色囊腫和深色膿皰。相關的膿液通常呈綠色,類似於網球的顏色。皮膚損傷主要發生在面部,但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它們會累及肩部和胸部、背部和腹部。在晚期病例中,損傷也出現在手臂、頸部、大腿、[[腿]]、[[手]]和腳上。
在某些情況下,氯痤瘡可能在接觸有毒物質後的三到四周內不會出現;然而,在其他情況下——特別是在大量接觸的情況下——症狀可能會在幾天內出現。
 
== 治療 ==
一旦發現氯痤瘡,首要行動是將患者和所有其他人從污染源中移走。進一步治療是對症的。嚴重或持續性病變的繼發感染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或異維A酸治療。然而,氯痤瘡本身對任何[[治療]]都具有高度抵抗力。疾病的進程是高度可變的。在某些情況下,病變可能會在兩年左右內消失;然而,在其他情況下,損傷可能實際上是永久性的(在 1984 年的一項研究中,損傷的平均持續時間為 26 年,一些[[工人]]在暴露後的 30 年內仍然毀容)。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