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钱宝琮

增加 50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钱宝琮'''(1892-1974),字琢如,浙江嘉興人 。與李儼同為中國數學史研究的先驅 。1908年留學英國伯明罕大學土木工程系,1912年回國後在大專院校敎授數學,同年業餘從事中國數學史與中國天文學史研究,是這兩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在江苏省第二工业专门学校、南开大学数学系、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56年調到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任研究員。他的代表作有《中國算學史》、《古算考源 》。教学科研之余,亦耽吟咏,尤长于五古,与苏步青等时有唱和之作。著有诗集《骈枝集 》。
出生于浙江嘉兴南门外一个仅能维持生计的小地主家庭。父亲钱迪祥,幼年读过私塾,成年后依靠所分田产田租为生,生活并不富裕,后来供养钱宝琮及弟、妹上学,还要靠向亲友借贷才能维持。但他思想比较开通,经常阅读上海《新闻报》和一些革命报刊,借以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潮流。他希望钱宝琮长大后,要学习新知识,学习科学,熟悉“洋务”,最好是做一名工程师,为国家振兴实业,这样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因此,他送钱宝琮及弟、妹到新式学校去学习,这对于子女的思想发展和后来的事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20年起,研读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对天算书籍进行考证、校订、整理,并用现代的数学符号、语言阐述古代学者的科学理论、方法和贡献,使国内外学者认识我国古代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许多伟大成就。同时也为中国数学史、中国天文史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1932年出版《中国算学史》(上卷),1933年出版《古算考源》,蜚声海内外。抗日战争中期,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慕名专程往贵州湄潭拜访钱宝琮。半个世纪来,宝琮注重数学史实和源流的考证、分析,其论文和著作被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 。[[李约琴]]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 "在中国的数学史家中,李俨和钱宝琮是特别突出的。钱宝琮的著作虽然比李俨少,但质量上旗鼓相当。<ref>{{cite book|title=浙江省志丛书: . 人物志|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yULAQAAMAAJ|date=1995*|publisher=中国书籍出版社}}</ref>"
http://csid.zju.edu.cn/fs/download/file/20171208090504737484.jpg
http://csid.zju.edu.cn/zjuwk/people/detail?type=0&id=8a8fbda74cb0eecd014cb0f7b771233c
{{Reflist}}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2,0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