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复合肥

增加 1,98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复合肥</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whnews.cn%2Fdszx%2Fxxfl%2Fhk91%2Fcustomer%2F32665%2FDWiODxUvhOi6IEVhw5tVpkfRhTvV0gNIICfsHlFA.png&refer=http%3A%2F%2Fwww.whnews.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5350504&t=89c8f9810486efa03064d7fb0f8d3f9b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8D%E5%90%88%E8%82%A5&step_word=&hs=0&pn=15&spn=0&di=711715074955280384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551222289%2C1424579744&os=1504119092%2C3295530501&simid=3395566549%2C62610729&adpicid=0&lpn=0&ln=1917&fr=&fmq=1662758534132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whnews.cn%2Fdszx%2Fxxfl%2Fhk91%2Fcustomer%2F32665%2FDWiODxUvhOi6IEVhw5tVpkfRhTvV0gNIICfsHlFA.png%26refer%3Dhttp%3A%2F%2Fwww.whnews.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5350504%26t%3D89c8f9810486efa03064d7fb0f8d3f9b&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oigjof_z%26e3BvgAzdH3F1fzxAzdH3Fvwfjf-jndmm8_z%26e3Bip4s&gsm=100000000000001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4LDEsMiw2LDUsNCw3LDM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中文名;复合肥料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分类;水稻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 茶叶专用肥 烟草专用肥等
|- | align= light|又名;复合肥
种类;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
|}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 [[ 氮磷钾 ]] 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 [[ 利用率 ]] ,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 [[ 土壤 ]] 、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 [[ 营养 ]] 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ref>[ https://wenku.so.com/d/897c7f4ff3bbb8dc54e300bfd3e81fcf 复合肥料定义及种类], 360文库 , --2018年8月3日</ref>
==产品特点==
复合肥生产多使用测土配方测出土壤的养分情况,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 [[ 土壤 ]] 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 [[ 平衡 ]] 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生产工艺==
复合肥常见的造粒工艺有:转鼓造粒、圆盘造粒、喷浆造粒、高塔造粒等。
高塔熔体旋转造粒法生产高浓度硝基复合肥。该技术系将硝尿磷钾熔体从造粒塔顶喷出,在塔内降落过程中边冷却边团聚成粒,这也叫熔融造粒法,在硝铵生产企业采用高塔熔融造粒法生产复合肥有如下好处:一是可直接利用硝铵浓溶液,省去了硝铵浓溶液的喷浆造粒过程,以及固体硝铵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 [[ 操作 ]] ,简化了生产流程,确保了生产安全。二是熔体旋转造粒工艺充分利用了硝铵浓溶液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能耗。三是可以生产出高氮、高浓度的复合肥,产品颗粒表面光滑圆润,合格率百分比很高,不易结块,易溶解,这就从生产技术方面确保产品在质量上和成本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转鼓造粒又叫滚筒造粒,转鼓造粒机是复合肥生产设备类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备。配方限制相对较小。也可以通过使用部分喷浆,部分氨化。最多的设备 [[ 类型 ]] ,2-3百万可做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到280-400多吨,好的配方能达到500吨以上。转鼓造粒生产工艺因其配方限制相对较小、产量高、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受到众多复合肥厂家的青睐,被越来越多的复合肥厂家所采用。
==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GB18382—2001《[[化肥标识、内容和要求]]》,GB/T15063—2009《[[复合肥料]]》两项国家标准,已于2002年1月1日和2010年6月1日起分别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正式生效。
一、肥料名称 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经规定的肥料名称,如“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对有特殊用途的肥料 [[ 名称 ]] ,在产品名称下是用小1号字体标注的,如“复合肥料硫酸钾型”。农民朋友如果看见“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字样,说明产品有不实夸大性质的宣传。
单一养分含量:应以配合式氮—磷—钾的顺序,分别标明总氮、有效 [[ 五氧化二磷 ]] 、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农民朋友应该注意,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如氮磷钾复混肥料15—15—15;二元肥料应在不含单养分的位置标以“0”,如复混肥料15—0—10,表示该肥不含磷元素或磷元素低于4.0%,不得在包装上标注“±△”的字样。
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注明。
三、氯离子含量的标注 当复混(合)肥料中氯离子的含量大于3.0%时,应在包装物上标明“含氯”,以避免对忌氯作物如黄烟、果树等造成伤害;凡未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的,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3.0%。
四、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生产日期或批号 每袋肥料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 [[ 质量证明书 ]] 。生产日期或批号,应在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产品外包装上标明。
五、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或复合肥料均执行国家标准GB/T15063—2009
六、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产品包装的主视面上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是以尿素、磷铵和 [[ 氯化钾 ]]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亩用量60-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
==玉米专用肥==
==毛竹专用肥==
是以 [[ 尿素 ]] 、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8.5%.亩用50公斤,每年5-6月间结合除草,采用条施或沟施。
==茶叶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 [[ 营养元素 ]]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以成年树亩产量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别施专用肥70、90、120公斤。按春茶开采前1个月占总用量的50%,春茶采摘后占总用量的25%,秋茶采摘前15-20天占总用量的25%来施用。
==烟草专用肥==
==硫酸钾果树肥==
是以尿素、磷铵、 [[ 硫酸钾 ]] 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按成龄树3-4公斤/株年,树冠滴水线附近均匀施用,采用环状实施、圈施、条施均可,沟深30CM。
==无公害蔬菜肥==
==桉树专用肥==
桉树专用肥,简称桉树肥。是按照桉树独特的生理特性,根据桉树丰产营林最新技术和 [[ 植物 ]] 学、土壤营养学、林业生产等相关科学理论,精心研制而成的现代高科技造林产品。不仅科学地搭配了丰富的氨、磷、钾等桉树快生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根据我国南方土壤普遍缺少硼、锌等微量元素,桉树又多种植在缺少有机质、肥力较差的山地、坡地的实际,合理地添加了镁、铜、锌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和含腐殖酸有机质,施用后不但能平衡桉树营养,增强生长后劲,而且能有效防止垂梢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保证桉树健康快速生长,大幅度提高桉树的成材率和出材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高浓度复混肥==
是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主要 [[ 原料 ]] ,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45%,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量应视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
==化学合成复合肥==
化学合成复合肥是指通过化合(化学)作用或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通过明显的化学反应而合成的复合肥,常见的种类主要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这类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需要的元素,养分含量高,能比较均衡和长时间地供应作物需要的养分,提高施肥增产效果。
其次这类化成复合肥多为颗粒状,一般吸湿小,不结块, [[ 物理 ]] 性状好,可以改善某些单质肥料的不良性状,也便于储存,特别利于机械化施肥。最后,这类肥料既可以做种肥,又可以做基肥和追肥,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但化成复合肥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氮磷钾养分比例相对固定,不能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所以在复合肥料施用的过程中一般要配合单质肥料的施用,才能满足各类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种类、数量的需求,达到作物高产对养分的平衡需求。
另外,化成复合肥是不同的单质和复合肥经过化学作用合成的,这样在肥料施用过程中难以满足作物对不同养分施肥技术的 [[ 要求 ]] ,不能获得本身所含各种养分的最佳施用效果。
市场上销售复合肥料有相当部分不符合国家DB15063-94标准。国家标准规定,复混肥(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高浓度氮磷钾总量≥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不包括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水溶性磷含量≥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毫米等。所以选购复合肥时除了看商标和养分含量外,还需注意厂家和产地。此外,复合肥中的钾有两种,一种为氯化钾,另一种为硫酸钾。 [[ 氯化钾 ]] 含有氯,对忌氯作物不宜施用。凡复合肥料袋上没有标“S”符号者其钾皆为氯化钾,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等千万不能施用,一定要选用肥料袋上标有“S”符号的复合肥,即由硫酸钾组成的复合肥。
==按作物品种==
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钾复合肥,小麦高产田应选用氮磷钾 [[ 三元复合肥 ]] ;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要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
==按土壤性状==
==按施肥方法==
为提高复合肥的肥效,不同施用方法应选不同剂型复合肥。作基肥施用时必须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而且颗粒的硬度愈高愈好,肥效最长。选用复合肥中氮素由 [[ 铵态氮 ]] 配成的复合肥,有利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如作追肥施用则应选用粉状复合肥,而且要注意复合肥磷素中的水溶性磷含量应大于40%,氮素则由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类型氮组成的复合肥为宜。一般基施腐植酸类复合肥的效果优于追施效果。
复合肥的养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
==结构均匀==
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 [[ 元素 ]] 。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物理性状好==
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 [[ 机械 ]] 化施肥。
==贮运和包装==
由于 [[ 复合肥 ]] 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例如,每贮运1吨 [[ 磷酸铵 ]] ,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d0180jaz5zs|480|270|qq}}
<center>复合肥与复混肥的区别 2.41</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40 化學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