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廣安站 (釜山)

移除 7,954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本站可通過候車室轉乘對向列車。
{{unreferenced|time=2019-12-27T08:55:35+00:00}}"好书记"赵久富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7-23 11:36:51)转载▼"好书记"赵久富移民搬迁的带头人 村民致富的领路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2010年4月,他与61户村民一道,迁往黄冈市团风县。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移民村找到了更多致富的道路,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2015年4月,赵久富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黄冈市团风县移民新村。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  2014年,南水北调正式通水,赵久富带领的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视频来源:央视网1.求发展,余咀村不再观望等待 余嘴村地处丹江库区,许多农户居住在172淹没线下,自2003年国家下达停建令后,许多发展项目远离该村,造成村级发展滞步,村民收入落后,广大干部群众处于等待观望状态。赵久富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他提出了“结合实际、抢抓机遇、一边等待、一边科学发展”的号召,组织广大干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从生态环境建设入手,从改善村级条件入手,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大力推进移民村建设。 赵久富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荆楚网 他一是多方争取资金,对淹没线上8公里通村公路进行了硬化改造,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制约村级发展的瓶颈;二是结合退耕还林,组织干群对线上荒山荒地进行绿化,新发展柑桔基地1000亩,带动村民增收近300元;三是对亏损严重、管理不善的村级林场转包给县林业局,发展花卉和高效林果,不仅使村集体年可增收近万元,而且也使老林场焕发出生机活力。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余嘴村交通面貌大幅改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日益优化。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位居全镇各村前列。2009年,来自国家、省、市、县众多领导在视察余嘴移民村时,对该村结合移民实际,不等不靠,发展生态,加快建设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2.做决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带头人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郧阳区移民外迁试点工作在安阳镇余嘴村率先启动。移民工作难做,政府希望余嘴村能为全区移民工作开个好头,赵久富顶住压力,依然接受艰巨任务。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村支书赵久富是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赵久富和妻子杨秀华都是本地人,各自有兄弟姊妹6个,还有年近八旬的父母。按照移民政策,赵久富一家可以不外迁。然而,如果自己不带头搬迁,村民们会咋想?于是,赵久富决定,自己要做个表率。 2010年首批外迁移民留影。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移民工作一开始,他就率先报名,带头签订了搬迁协议,并主动做好其它亲属工作。在这期间他对母亲进行了多次劝说,忍受了妻子儿女的许多埋怨。同时为了村级移民工作,他更是扑在前面,积极配合上级,主动深入农户交心谈心,化解移民顾虑,化解群众纠纷。多少个白天黑夜,在余嘴村的村道中他往返穿梭,磨破了口舌,挥洒着汗水。正是由于他的带头和艰辛付出,余嘴村的移民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在全镇第一个签订完搬迁协议,第一个无上访案件,第一个在团风安置点开工建设的村。目前该村移民已全部做出外迁准备,等待房屋建设好即可搬迁。“是党员干部就要带头搬迁。”已成为安阳干群支持移民工作的真实写照。 3.寻出路,带领移民村走上致富路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 外迁四年,如今作为团风县黄湖社区的社区书记,赵久富对带领乡亲移民致富、安家乐业的承诺从未忘记。 “三个村三千多人移民到团风,不光我们对团风不熟悉,移民之间互相也都不熟悉。”赵久富说维稳成为头等大事。为此,他按部队经验来做。设立了议事簿、登记簿。每天各村各有一个人来社区坐班,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四年多来,移民新区从未发生过大型治安事件。     更重要的是致富。在这四年里,赵久富勤勤恳恳地当好了“服务员”。赵久富与镇里干部一道,夜晚开会,制定方案,白天冒着炎热,行走在田间地头,全村6000多亩耕地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顺利地分给了村民。 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令人憧憬。图片来源:荆楚网 2011年,社区进行房前屋后整治。老赵带领村民对房屋四周高低不平的地方进行清理,种上意杨、广玉兰等等。4、5个月的时间,让黄湖新区大变样。  2012年,针对移民对当地生产、生活方式不熟悉的问题,赵久富联系了县、镇来社区集中进行了大量培训。从安全驾驶到合作社养殖、水稻种植等等,深受百姓欢迎。  “我们2014年兴建的大米加工厂,占地20多亩,投资500、600万元,即将投产。”赵久富说,这会成为集体经济增收的新途径。  为了解决黄湖新区的发展问题,老赵四处奔波化缘,从大大小小的企业拉回赞助和项目。   据赵久富介绍,2015年,一家农业公司准备投入十亿元,在黄湖新区建成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集水稻、龙虾养殖、果蔬采摘、花卉、旅游等为一体。“这样就解决了50、60多岁人群的就业难问题。明年来这里这里还会大变样!”赵久富指着村口的规划图自豪地说到。 老赵心里有本帐,把他乡变故乡,带领村民都走上致富路,短短四年,赵久富兑现了自己的诺言。4.成榜样,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2015年,赵久富被选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当选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图片来源:湖北文明网 2015年5月12日,黄冈市委号召并掀起向“移民廉政标兵”、“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久富同志学习的热潮。黄冈市委发文指出,赵久富是新时期移民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典型。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黄冈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赵久富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其量如江海、情系百姓的为民情怀;学习赵久富同志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uncategorized|time=2019-12-27T08:55:35+00:00}}=== 月台配置 ===
{| style="text-align: center;"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