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明朝历代皇帝

移除 1,673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爱国情怀==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
 
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可是,这个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矫正过来;谈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极亲切的体会,作了极热烈的赞扬,例如"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几句话彷佛是前面所引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ref>[https://www.sohu.com/a/430336983_120155363 钱钟书讲宋诗(四十九) ],搜狐,2020-11-08 </ref>。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