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德山

增加 14,76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马德山 (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png|无框|右]]   原名金乘浩。 朝鲜平安北道人 。因其祖父、叔父、堂兄 ,1927年迁居黑龙江萝北县。1930年 参加 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中共汤原县委举办 朝鲜三一运动而身亡。为免遭日本宪兵的破孩 军事训练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汤原县委交通员。1933年11月 其父带领全家来 上海,后辗转天津、沈阳、长春,于1927 汤原游击队工作。1936 ,同几百户招募来的朝鲜族农民一起,到马德山黑龙江萝 入东 县梧桐河两岸人烟稀少的千里荒原开垦稻田 抗日联军军政干校学习 两年 毕业 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部主任、一师师长。1937年2月 父亲病倒,马德山成了全家的生活支柱,从而失去读书的机会 率所部到富锦、同江、宝清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0年 途中 马德山参加列宁主义青年团。不久 与600余名日伪军遭遇 参加中共汤原县委举办的第一期军事训练班。他一边劳动 指挥所部200余人与敌激战竟日,破敌围攻 一边从事革命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抵达富锦。3月 在党的号召下 率部与尾追不舍的150余名日军骑兵周旋 马德山积极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 相机攻敌 加入了中国 产党 毙敌30余名 并担任中共汤原县委的交通员 获战马10余匹。后避敌主力 经常来往于鹤立、通河之间。1932年 深入农村 松花江下游洪水泛滥 争取伪军哗变,袭击伪自卫团、警察署。经历半年苦战 马德山一家迁到鹤立新农庄落户,他以打渔为掩护,坚持做地下 开辟了富锦、宝清 抗日 工作。  汤原 游击 队建立后 根据地。同年9月 马德山任事务长 又争取依兰县伪军两个连反正 成年累月地带领马队给密 解除一伪骑兵 和战斗前线运送给养。1934年4月间,他冒着敌人 炮火 全部武装 给被围困 使部队扩大至近2000人,成为富锦、宝清一带 五十多名汤原游击 抗日主力 员送水送饭 伍。==人物生平==马德山 使全体队员突出了重围。1935年,他先后参 原名金乘浩。朝鲜平安北道人。因其祖父、叔父、堂兄参 了解除太平川警察署和亮子河金矿伪军关旅 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朝鲜 连武装的战斗 运动而身亡   1936年6月 为免遭日本宪兵的迫害 党组织送马德山 其父带领全家来 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三个月。毕业后 上海,后辗转天津、沈阳、长春 派到抗联第六军 于1927 年 任四团某连政治指导员 同几百户招募来的朝鲜族农民一起 后任四团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被任命为一师师长 到马德山黑龙江萝北县梧桐河两岸人烟稀少的千里荒原开垦稻田   1937年2月 两年后 根据六军军政联席会议决定 父亲病倒 ,马德山 指挥一师到富锦、同江、宝清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 成了全家的生活支柱,从而失去读书的机会 途中在桦川县火龙沟与六七百名日伪军遭遇 [1] 1930 年,马德山参加列宁主义青年团。不久 指挥所部二百余人与敌激战竟日 参加中共汤原县委举办的第一期军事训练班。他一边劳动 打退敌人多次冲锋 一边从事革命工作。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 突出包围 在党的号召下 安全转移 马德山积极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 抵达富锦。3月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率部与尾追不舍 并担任中共汤原县委 一百五十余名日军骑兵周旋 交通员 相机攻敌,共毙敌人三十余名 经常来往于鹤立、通河之间。1932年 获战马十余匹。5月 松花江下游洪水泛滥 马德山 指挥部 一家迁到鹤立新农庄落户,他以打渔为掩护,坚持做地下抗日工作。[1] 汤原游击 在富锦县缴了汉奸郭 建立后,马德山任事务长, 自卫团的枪二十余支。接着又缴了富锦县夹信子自卫团 年累月地带领马队给密营 警察署的械 战斗前线运送给养。1934 年4 月间 得枪四十余支 他冒着敌人的炮火 并解除了汉奸地主高二麻子自卫团 给被围困 武装 五十多名汤原游击队员送水送饭 为部 使全体 解决 员突出 许多子弹和给养 重围。1935 年 终于开辟并建立 他先后参加 群众基础较好的富锦、宝清游击根据地 解除太平川警察署和亮子河金矿伪军关旅三营一连武装的战斗 [1] 1936 年6   同年9 月, 党组织送 马德山 、徐光海在依兰县委的密切配合下,争取了伪 到东北抗日联军 政干部学校学习 十八团某营长及其下属两 连伪 月。毕业后,派到抗联第六 哗变抗日 解除了依兰县东部地区汉奸地 任四团某连政治指导员,后任四团政治部 王治安自卫团的武装 任。同年11 月 使六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被任命为一师师长。1937 年2 月 人员扩大至两千人 根据六军军政联席会议决定 同时,解除了伪军三十五团骑兵营的武装。 马德山指挥 一师 成为 富锦 、同江 、宝清一带 开辟 抗日 的主力部队之一, 根据地。途中 桦川县火龙沟 六七百名 日伪-浴血奋战中 军遭遇 立下了显赫 指挥所部二百余人与敌激 功。  1938年3月29 日, 马德山率领一师与五师互相配合 打退敌人多次冲锋,突出包围 深入绥滨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安全转移 他们在老龙岗 抵达富锦。3 月,率部与尾追不舍 三间房设了三道埋伏,准备袭击 支约三 多人的 五十余名 伪警察大队。待 军骑兵周旋,相机攻敌,共毙 敌人 进入埋伏圈 三十余名 日-犬突然朝山岗方向狂吠 获战马十余匹。5 月 ,马德山 率领的第一道埋伏 指挥 部队 被发现。见伏击不 在富锦县缴了汉奸郭 ,马德山便命令各道伏兵发起进攻 自卫团的枪二十余支 敌人退到老龙岗坎下负隅顽抗。激战进行 接着又缴 一个小时 富锦县夹信子自卫团和警察署的械 日伪军死伤六 得枪四 十余 被俘七十余人 并解除了汉奸地主高二麻子自卫团的武装 伪警杨大 为部 长被活捉。我军伤亡十余人 解决了许多子弹和给养 马德山在追 终于开辟并建立了群众基础较好的富锦、宝清游 逃兵时不幸被敌人暗枪击中 根据地。同年9 月,马德山、徐光海在依兰县委的密切配合下 撤离途中牺牲在担架上。时年27岁。  来源:中国人民 争取了伪军三十八团某营长及其下属两个连伪军哗变 抗日 , 解除了依兰县东部地区汉奸地主王治安自卫团的武装,使六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员扩大至两千人,同时,解除了伪军三十五团骑兵营的武装。一师成为富锦、宝清一带抗日的主力部队之一,在与日伪军警浴血奋战中,立下了显赫战功。1938 年3 月29 日,马德山率领一师与五师互相配合,深入绥滨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 纪念馆,他们在老龙岗的三间房设了三道埋伏,准备袭击一支约三百多人的日伪警察大队。待敌人进入埋伏圈,日军警犬突然朝山岗方向狂吠,马德山率领的第一道埋伏部队被发现。见伏击不成,马德山便命令各道伏兵发起进攻。敌人退到老龙岗坎下负隅顽抗。激战进行了一个小时,日伪军死伤六十余人,被俘七十余人,伪警杨大队长被活捉。我军伤亡十余人,马德山在追击逃兵时不幸被敌人暗枪击中,撤离途中牺牲在担架上。时年27 岁。==马德山所在部队==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2] ,是中国共产党汤原中心县委创建与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1932年10月10日诞生于汤原。抗联第六军历经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等几个发展阶段,最后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九、第十一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抗联六军有很大发展,当时编有5个师、15个团、37个连、约2000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后,为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在冯仲云同志领导下,自1932年秋至1933年底,共经历三次建队过程,创建起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1934年2月8日,汤原反日游击队在中共鸭蛋河区委书记李凤林配合,巧妙地将萝北县鸭蛋河街自卫团长高魁一及前来开会的13名地主抓获。对反动地主李荣、杨广太、董永发给予惩处并缴获长枪27支、短枪1支,初步解决了游击队人多枪少的困难,鼓舞起队员斗争信心。3天后,汤原游击队先后在萝北七马架屯及汤原格节河葫芦脖子山沟与伪军“屠旅”步、骑兵两个连发生激战,歼敌30余人,打击了敌伪的嚣张气焰。1934年春,夏云阶率汤原反日游击队活动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太平川区,开展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6月15日在太平川村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爱国地主富户献出一批枪支支援抗日。7、8月间,游击队先后攻破黑金河、西大岗、二道岗、长发屯等地自卫团,缴获100余支枪,并镇压了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由此,太平川地区抗日斗争局面得以胜利展开。开明地主黄有自愿献出全部家产充作抗日经费,并自带枪支人士刘铁石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这些人的义举对敌伪上层人物震动很大,西北沟恶霸地主刘小八,毅然与家庭决裂,投身抗日队伍。汤原反日游击队创建一年间,组织群众打击敌人,使汤原北部格节河两岸至石场沟一带成为敌伪惊惧、斗争激烈的红色区域;在约30平方里的范围内先后建起抗日救国会、农民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呈现出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共同对敌的喜人局面。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1934年秋,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批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扩编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戴鸿宾任总队长、夏云阶任政治委员、李仁根任参谋长。同年冬季,日本侵略军纠集伪军警向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后方基地发动疯狂“讨伐”;敌伪军包括伪军屠旅迫击炮连、机枪连、步兵连以及伪警察大队共500余众封锁入山要道,企图断绝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给养来源。在抗日群众配合下,游击队凭借深山密林为屏障,经过十几次英勇战斗,终于挫败敌人冬季大讨伐行动。继之,敌人施展阴谋,乘夏云阶离队养伤之机派叛徒、特务赵东国打入游击总队,散布抗日前途渺茫流言蜚语,煽动队员逃散,曾使游击总队局面一度发生混乱。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发觉,派巡视员田学文代理汤原反日游击队政治委员,经过整顿解救了游击队危机。1935年9月4日,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在夏云阶、戴鸿宾率领下,通过抗日救国会员闫福为内应,顺利地缴下太平川警察署和地主耿子修、乔玉柱枪支,拔掉太平川游击区内三颗钉子,壮大了游击总队声威。同年秋,另一支较有名气的抗日武装“文武队”在队长冯治纲率领下正式加入游击总队。此时汤原游击总队下设3个中队:第一中队长戴鸿宾、指导员裴敬天;第二中队长冯治纲、指导员黄福堂;第三中队长张传福、指导员徐文彬。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正确领导下,年末游击总队已发展至700多人,成为下江地区一支抗日劲旅。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1935年12月上旬,赵尚志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部与一团到达汤原地区。翌年1月23日,在赵尚志及三军帮助下,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李兆麟代政治部主任,军部下辖4个团:一团团长王秀芝,二团团长戴鸿宾,三团团长冯冶纲,四团团长张传福。1月30日,六军1000余名指战员集合于汤区温家屯举行授旗仪式并发布建军宣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为求东北民族解放而战!为收复东北失地而战!为驱逐日寇实现东北民族自由平等而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后,在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领导下,拥护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的《为抗日救国会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加强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与武装人民群众进行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革命战争。3月19日,六军代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二团团长戴鸿宾率二团战士及洼区青年游击连、义勇军“闫王”队等百余人,尚汤旺河冰道,突破叉巴气要塞,一举摧毁盘据在老钱柜的汤原森林警察大队队部,击毙森山警佐以下6名日军士官,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0余支、子弹4400余发、电台1部及其它战利品;并对汤原森林警察大队长于祯等百余名官兵进行抗日救国民族解放教育,使其加入抗日斗争行列。5月25日,军长夏云阶指挥一、二、三团,兵分两路袭击鹤岗煤矿兴山镇;一路由冯治纲率队300人,炸毁鹤岗矿山东南吊桥,封锁日军守备队骑兵连及矿山警察一队;另一路由夏云阶率领300名队员直捣鹤岗煤矿事务所,在抗日救国会员姬国珍、张维山等人策应下,顺利全部解除矿山警察二队武装,击毙日本官吏山口为市、桥田德次及伪警察大队长赵永富。此次袭击矿山战斗缴获机枪1挺、步枪30支、子弹6500发及其它战利品;经教育,有26名矿警志愿参加六军抗日。部队回归途中,击退伪军三十团尾追,胜利返回汤原游击根据地。1936年6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党委根据部队不断壮大的形势及对敌斗争需要,决定六军编制由4个团扩编为7个团。自此,六军以太平川区为中心,迅速向格节河、西北沟、吉星沟、仙马沟、穷棒沟、竹帘、黑金河等区村发展,建立与扩展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小兴安岭密林深山为依托,驰骋于三江平原上,与日伪军警展开英勇的游击战争。同时,抗日游击根据地内普遍建立起实际起政权作用的各级抗日救国会及其领导下的妇救会、儿童团、打狗队、农民自卫队等抗日群众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1936年9月上旬,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东北人民革命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六军亦相应改为抗联六军。同年秋季,日本侵华关东军参谋部为熄灭下江人民抗日烽火,阴谋策划以伪三江省、滨江省为中心的“秋季讨伐”,自10月1日开始向活跃于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六军及其它抗日义勇军发动全面围剿。汤原县汉奸廉成平所属警察队充当破坏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急先锋。敌人采取封锁隔断抗日军民联系的毒辣政策,一方面全面“讨伐”抗日武装,一方面强迫群众“集屯并户”以防“通匪”援助抗联。在日伪高压政策下,黄花岗、靠山屯、吉祥屯、永昌屯、东江沿、施家亮子、五保、二保等先后建起8处“集团部落”。而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与六军党委则组织领导广大群众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集团部落内建起“两面政权”,对反动保甲长、敌伪汉奸特务等随时予以打击制裁,抗日军民团结对敌,日伪“秋季讨伐”受挫。在日伪军“秋季大讨伐”中,抗联六军扩大游击战争范围,与敌人机动周旋:夏云阶率二、三团过江深入桦川、依兰两县开避抗日游击区;戴鸿宾、王秀芝率一、四两团去富锦、集贤一带开避抗日游击区。在伪三江省内,抗联六军与兄弟部队配合,与日伪军队共作战234次,敌军官伤亡13人、士兵死伤甚多。敌人付出惨重代价,不得不哀叹“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在对日本关东军“秋季讨伐”作战中,抗联六军进一步得到锻炼与发展。1936年末,全军已发展至1500余人,抗联六军声威由此大震。 ==马德山牺牲经过==1938年3月29日,马德山率部在黑龙江省萝北县伏击敌军时,不幸在战斗中牺牲,时年27岁。==马德山相关资料==1. 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汤原反日游击中队(简称:汤原反日游击队),1932年10月10日成立,全队40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2县。中队长:李福臣下辖:3个小队第1小队队长:孙盘铁,第2小队队长:戴鸿宾,第3小队队长:颜庆林2. 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汤原反日游击中队,1933年1整编,全队40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通河等3县。队长:杨××、党代表:王永江下辖:3个小队第1小队队长:孙盘铁、第2小队队长:戴鸿宾、第3小队队长:颜庆林3. 汤原民众反日游击大队(汤原游击队),1933年11月成立,全队46人。队长:徐振江(后任:宋瀛洲)、副队长:戴鸿宾、参谋长:李仁根、党支部书记:张兴德下辖:青年队、中年队4. 汤原游击总队,1934年7月成立,全队100人,主要活动在汤原、绥滨、萝北、通河等4县。总队长:戴鸿宾、参谋长:李仁根、政委:夏云杰、代政委:田学文下辖:4个小队、2个中队第1小队队长:尹重根,第2小队队长:崔显默,第3小队队长:金中瑞,第4小队队长:×××第1中队1934年10月成立,中队长:张传福第5中队1935年9月成立,中队长:冯治刚5. 汤原游击总队,1934年10月整编,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绥滨、通河、桦川、依兰、富锦等7县。队长:戴鸿宾、政委:夏云杰、参谋长:李仁根下辖:4个中队:第1中队队长:王居选,第2中队队长:王小个子,第3中队队长:裴敬天,第4中队队长:张传福6. 汤原游击总队,1935年9月整编,全队700多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绥滨、通河、桦川、依兰、富锦等7县。队长:戴鸿宾、政委:夏云杰下辖:5个中队:第1中队队长:王居选,第2中队队长:王小个子,第3中队队长:裴敬天,第4中队队长:冯治刚,第5中队队长:张传福7.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1936年1月成立,全军1000多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绥滨、通河、依兰、桦川、富锦、宝清等8县。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下辖:4个团、1个保安连第1团团长:王秀芝,第2团团长:戴鸿宾、政治部主任:裴敬天,第3团团长:冯治刚、政治部主任:周云峰,第4团团长:张传福、代团长; 陈绍宾、政治部主任;徐文彬保安连连长:朱×× (后任:李凤林)8.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1936年9月成立,全军约1500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绥滨、通河、依兰、桦川、富锦、宝清等8县。军长:夏云杰、秘书长:李德然(又名:黄吟秋)、参谋长:冯治刚下辖:7个团、1个留守团、1个保安连第1团团长:刘俊峰、政治部主任:李云峰,第2团团长:王秀芝、政治部主任:关树勋,第3团团长:张传福、政治部主任:张兴德,第4团团长:戴鸿宾、政治部主任:马德山,第5团团长:郭复东、政治部主任:周云峰,第6团团长:黄名新、政治部主任:尹锡昌,第7团团长:王居选、政治部主任:吴玉光军直属留守团团长:耿殿君军直属保安连连长:李显明9.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1937年2月整编,全军:2500人,主要活动在汤原、萝北、绥滨、桦川、依兰、通河、富锦、宝清、海伦、绥棱、北安、通北等12县。军长:戴鸿宾、政委:李兆麟、政治部主任:兰志渊、参谋长:冯治刚、秘书长:李德然(又名:黄吟秋)、副官长:夏振华、宣传科长:徐文彬、组织科长:陈雷下辖:5个师、1个保安团、1个特科连第1师师长:马德山(后任:陈绍宾)、政治部主任:徐光海第2师师长:张传福、政治部主任:张兴德、参谋长:韩铁汉、副官:李英臣第3师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周云峰(后任:王明贵)第4师师长:戴鸿宾(兼)、政治部主任:吴玉光以上各师辖2—3个团1937年9月,6军1师扩编为6个团第5师,1938年1月成立500余人,师长:刘振声、政治部主任:高玉斌、参谋长:邱金海下辖:第1团团长:王胖子,第2团团长:尹奎武,第3团团长:岳××,第4团团长:刘成贵(后任:李晨家)副团长:李晨家(后继任团长),第5团团长:天兴,第6团团长:游振山军直属保安团团长:李凤林(后任:王居选、赵秉义)政治部主任:王钧军直属特科连连长:王春林==参考资料==1.  中共抗战英烈:马德山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3-25[引用日期2015-09-162.  抗联六军的战斗历程(汤原县) 3.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战斗序列沿革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