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调歌头·堪笑廛中客

增加 1,693 位元組, 2 年前
add
到了[[唐朝|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盛唐[[王昌龄]]有《听流人水调子》诗:“岭色千重万重而,断弦收与泪痕深。”玄宗朝乐家许和子,开元末选入宫,改名永新,“善歌,能变新声”。安史乱后,避地扬州,于舟中“奏《水调》”,金吾将军韦青一听,即知是“永新歌也”(段安节《乐府杂录·歌》)。可见当时《水调》之为人所熟悉的程度。玄宗本人也喜听此曲,逃奔蜀中之前,登楼置酒,令善唱《水调》者登楼而歌,“闻之,潸然出涕”(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又见《本事诗·事感第二》《明皇杂录》)。中唐[[白居易]]有《听水调》诗:“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晚唐罗隐亦有《席上歌水调》:“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
==思想观点==
 
李觏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观,因此,成为宋代哲学学派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觏还具有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他卓有胆识地提出[[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他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他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第一)。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经济,是物质财富。所以,他反对把实际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李觏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ref>[http://www.doc88.com/p-114690762887.html 李觏平土思想简论],道客巴巴,2012-11-30</ref>,引经据典,煞费苦心地为统治者提供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借鉴。为了拯救北宋积弱的局面,缓和社会矛盾,他提出富国、强兵、安民的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的见解。李觏哲学上的观点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为稍后于他的王安石实行变法进行了哲学理论上的准备。由此看来,他的弟子[[邓润甫]]等人成为[[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那就是很自然的了。
 
==视频==
===<center> 水调歌头·二月一番雨 相关视频</center>===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