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斯特朗

增加 97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游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113497dd83b922e8.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32652&sid=6345812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big>斯特朗</big> '''
|-中文名称;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外文名称;Anna Louise Strong 国籍; 美国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24日 逝世日期;1970年3月29日 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职业;记者、作家、诗人
|-出生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费伦德城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代表作品;人类的五分之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中国出现黎明、西藏农奴站起来
| align= light|学位;博士
性别;女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Anna Louise Strong,1885.11.24——1970.3.29),女,美国人,是美国进步女记者与 [[ 作家 ]] 。她年轻时就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和工人运动。她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她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埃德加·斯诺(1905—1972)被 [[ 中国 ]] 人亲切的称为“3S”。
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费伦德城出生。早年就学于奥伯林学院。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5次至中国访问。72岁时,冲破重重阻力于中国定居。
她一生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和30多部书,《[[中国大众:1927—1935年间的革命斗争]]》《[[人类的五分之一]]》《[[中国出现黎明]]》《[[百万农奴站起来]]》《[[我为什么在七十二岁时来到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斯特朗还创办了苏联首份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ref>[ https://www.sohu.com/a/33656336_249811 毛泽东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的友谊], 搜狐 , --2015年9月28日</ref>
1885年11月24日,斯特朗出生于 [[ 内布拉斯加州 ]] 弗兰德镇。
1887年,全家迁往俄亥俄州的芒特弗农。
1891年,斯特朗6岁生日前,全家由芒特弗农迁往辛辛那提。她被送入一所公立学校 [[ 读书 ]]
1895年,全家迁往奥克伯克。
1896年,斯特朗提前完成小学八年学业。
1896年,斯特朗进入奥克伯克中学 [[ 学习 ]]
1897年,斯特朗第一次出国,全家出发去英格兰。
1898年夏秋,随全家住在法国和 [[ 瑞士 ]]
1898年,斯特朗13岁时,被录取到洛桑大学夏季教师进修班学习。
1902年,进入奥伯林学院就读大学一年级。
1903年,父母前往南部 [[ 非洲 ]] 期间,被安置在伊利诺斯州普雷里德波特的朋友家中。
1903年,斯特朗母亲鲁思·玛利亚染病死于塞得港和纳波斯之间。
1910年12月,斯特朗遇到全国童工委员会的执行理事沃尔特·哈维,并成为其助理。之后她拍摄了多部单卷电影,包括《[[孕妇须知]]》、《[[得到教益的男人]]》、《[[出诊护士]]》等。这些作品使全国各地展览大获成功。
1914年3月,她收到阿伯丁伯爵夫人邀请,前往都 [[ 柏林]]
1916年10月,辞去全国童工委员会职务。
1921年8月,斯特朗到达莫斯科。
1923年9月末,离开莫斯科,回到 [[ 美国 ]]
1921年第一次到苏联,广泛介绍苏联的革命成就。
斯特朗生于美国,死于中国,她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骄傲,又是两国人民的友谊象征。(邓颖超)
她是世界上描写苏联国内政策的最好的 [[ 作家 ]] 。(沃尔特·杜兰迪)
1938年1月,她跋山涉水来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采访了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人。对于亲自跑来迎接她的总司令朱德,她描写为“一个满身尘土、灰蓝色打扮,朴素得像个农民的人”。斯特朗在八路军总部住了十天,每天与指挥员、普通工作人员一起进餐、交谈,向他们询问了解敌后抗战的情况。她根据这些采访记录,写成了《[[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热情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是一支新型的军队。他们不奸淫掠夺,尊重农民并帮助他们收庄稼,特别是教育他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告诉他们如何战斗并赢得胜利”。
1940年秋天,斯特朗又至中国访问,因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阻碍无法去延安。她在重庆经常去八路军办事处,同 [[ 周恩来 ]] 、邓颖超夫妇有了密切交往,从此他们还成为很好的朋友。
==皖南事变==
斯特朗在美公布皖南事变真相,完成了中共方面的重托。
1940年,斯特朗在重庆采访时,周恩来同她进行了几次深夜长谈,介绍了蒋介石的军队不断加剧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的武装冲突,同时说明:“你现在不要发表这些材料。要等我捎信给你,同意你这样做时再发表。我们不希望过早地揭露这些冲突而加剧摩擦。”在他们二人最后一次会谈结束前,周恩来把一篇长达26页的文章和其他一些 [[ 文件 ]] 交给了她,斯特朗把这种信任和重托视为一种极为珍贵的荣誉。果然,在返回美国的途中她在广播中听到了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新闻,随后又接到一封来自马尼拉的未署名的航空信件,信中只简单地说:“发表你所知道之事的时机已经到来。”同时,信中还附来中共方面对皖南事变的说明。
为了完成朋友 [[ 周恩来 ]] 的重托,斯特朗回美国后,马上将这些材料迅速送到北美报业联盟要求发表,可是美国许多通讯社和报业人士表示他们从来不发表有利于共产党的任何报道。最后,她找到一位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工作的朋友,署上了那个人的名字发表了关于皖南事变的内情报道,还由此获得了独家新闻的荣誉。
有关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在美国传开后, [[ 罗斯福 ]] 总统非常重视。他从美国对抗日本的战略利益出发,反对蒋介石在这个时候发动反共内战,因此向国民党政权发出了警告,这对制止中国抗日阵营的破裂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著名论断==
1946年第5次到中国访问延安,她的《[[中国人征服了中国]]》一书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等地的经历。正是这次到来,毛泽东同斯特朗谈到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国际、国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国际形势方面,主要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和以苏联为首的 [[ 社会主义 ]] 国家之间的对立。美国因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聚起来的雄厚经济力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大力推行遏止苏联力量发展的扩张政策。为此,美国极力进行反苏宣传,着手准备反苏战争,妄图消灭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形势方面,蒋介石依靠美国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向各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一思想的提出,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于指导人民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后世纪念==
为了缅怀中国人民三位亲密的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1885~1970)、埃德加·斯诺(1905~1972)(即3S,因三人英文名字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名),中国原邮电部于1985年6月25日发行一套《[[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3枚,其中第二枚20分的邮票图案就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这枚邮票图案上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形象,那满面刚毅的表情,热情善良的微笑,表现出她将真诚的友谊给予了中国 [[ 人民 ]] ;那蓬松的银发,透过眼镜的敏锐目光,一副孜孜追求真理的学者风度跃然纸上,揭示出了一个新闻记者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值得中国 [[ 人民 ]] 的尊敬。
因为与“纸老虎”有着直接关系,在 [[ 中国 ]] ,她的名字在中学语文 [[ 课本 ]] 中出现了许多年。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h3253jnznt2|480|270|qq}}<center>中国人民之友:她把毛泽东“Paper Tiger”论断推向全世界</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人文社科艺术人物]]]]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