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詹明信

增加 2,75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詹明信'''(英语:Fredric Jameson;1934年4月14日-),汉名詹明信,美国左翼批评家。现任杜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与批判…”
'''詹明信'''(英语:Fredric Jameson;1934年4月14日-),汉名詹明信,[[美国]]左翼批评家。现任杜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与批判理论中心[[主任]]。擅长以马克思理论作文化评论,及研究资本主义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基督教耶鲁大学校友。

==简介==

詹明信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54年毕业于哈弗福德学院,后短暂留欧,在此期间接触了新兴的结构主义。次年返美就读于耶鲁大学,师从语文学和比较文学家埃里希·奥尔巴赫。1961年完成其博士论文Sartre: the Origins of a Style,反映出其受到的欧陆哲学和[[欧洲]]文化分析传统影响,这与当时英美流行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学术风格大相径庭。尽管如此,詹明信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并于60年代早期在那里从事教学工作。

萨特的影响及60年代兴起的欧美新左派、反战运动、古巴革命等,使得詹明信相信“马克思主义以集体运动的形式,以一种生产性的文化力量而重新焕发生机”。 他开始着重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批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二分法,从而与所谓“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道扬镳。詹明信所研究的领域包括了[[历史]]与叙事(《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后现代性(《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以及它们对于文化领域的影响与意义。

2008年,获郝尔拜奖,包括尤尔根·哈贝马斯、茱莉亚·克莉斯蒂娃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曾获此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詹明信及其[[作品]]还影响了[[中国]]学界后现代理论形成与发展。詹明信本人曾于1985年于[[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举行后现代主题的讲座;他于1987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当年即被翻译为中文。由于正值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时期,后现代的理论的引入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ref>[https://www.sohu.com/a/305068368_120106814 各大宗教的信徒人数 基督教24亿 伊斯兰教18亿 无神论12亿] ,搜狐,2019-03-31</ref>。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ref>[https://www.sohu.com/a/453795427_120845443 基督教历史],搜狐,2021-03-03</ref>,生命,死亡和复活的[[信仰]]。当它从一小批信徒开始时,许多历史学家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和采用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248,4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