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新民

增加 3,11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新民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周新民.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1%A8%E6%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新民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周新民.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1%A8%E6%96%B0%E6%B0%91&src=tab_www&correct=%E5%91%A8%E6%96%B0%E6%B0%91&ancestor=list&cmsid=44b353a82431865802fc0fde43328671&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ef4b8f2aff0d1975d97ba1eaad655b0a&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8AC34900512MI6A.html 图片来源网易]]]
| 图像说明 =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1935年
| 出生地点 = 浙江奉化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北京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周新民''',1935年出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f>[https://es.nju.edu.cn/55/e6/c3851a87526/page.htm 周新民 ],南京大学, 2016-01-26</ref>。

==人物经历==

教育履历: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工作履历:1960年毕业后至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至今。

1960-1978年任见习助教和助教。

1978年起任讲师。

1981年副教授。

1985年起任教授。

1986年起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先后兼任高校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地质论评、岩石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的副主编;中国科学(D)、自然科学进展、地球化学、火山地质与矿产期刊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基金评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候德封奖评委。

==研究方向==
华南岩石圈和扬子周边元古代造山带岩石学和地质学社会关系。

==主要贡献==
江苏油田南部及皖东新生代玄武岩研究"。

"我国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两类超镁铁岩的成因。

,"中国东南部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岩石学研究。

"中国东南和邻近海域岩石圈结构、组成与演化",1996(主要参加者之一,主持人李继亮)。

==获奖记录==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2年被评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先进工作者"。

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油田南部及皖东新生代玄武岩研究",1979年(主持人)。

地质学报(82-92年间)优秀论文奖,"我国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两类超镁铁岩的成因,1984,地质学报,59(3),238-51",1992。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东南部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岩石学研究",1995(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ref>[https://baike.sogou.com/v64972154.htm?ch=ch.bk.amb&fromTitle=%E5%91%A8%E6%96%B0%E6%B0%91 周新民 ],搜狗</ref>,"中国东南和邻近海域岩石圈结构、组成与演化",1996(主要参加者之一,主持人李继亮)。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地质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