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会宁县博物馆

增加 9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会宁县博物馆.jpeg|有框|右|<big></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2/4e37a1426e7e4dbe9aab7c8af4bb950a_th.jpg 原图链接][https://history.sohu.com/a/164078908_33913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会宁县博物馆'''成立于1990年10月,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红军 ]] 会宁会师旧址东北角,是集收藏、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是集收藏、 [[ 教育 ]] 、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隶属于会宁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会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牛门洞出土的彩陶证明,早在五千多年前的 [[ 新石器时代]]<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21/18/5512889_862400412.shtml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早期)],个人图书馆,2019-09-21</ref>,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会宁又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自公元前114年汉武帝置祖厉县起,会宁建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
==发展历史==
1952年成立会宁县文化馆后,全县境内的 [[ 文物 ]] 由文化馆代管。
1973年,县文化馆设出土文物库房,负责文物的 [[ 研究 ]] 和收藏管护工作。
1990年9月18日,县编委发(1990)32号文件和 [[ 白银市 ]] 编委发(1990)年15号文件批准成立“会宁县博物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馆”,为副科级单位。12月26日,两馆正式分设。
1992年6月7日,县博物馆在会师园内西北角开工奠基, [[ 建筑面 积547积]]547.4平方米,建筑造型为仿古建筑,并于当年建成投入使用。
2003年,由于地基下陷,墙体开裂,为确保馆藏文物的 [[ 安全 ]] ,决定拆除。
2006年5月,新博物馆在会师园东北角(原图书馆址)内开建,并于9月10日建成。新馆为框架结构三层楼建筑,其中局部为四层,建筑面积为1306平方米。
==建筑布局==
会宁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其中一、二楼为展厅,面积840平方米,三层为文物库房和办公区。现馆藏有等各类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73件(套),三级文物678件(套)。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以马家窑文化的 [[ 彩陶 ]] 、清代宫廷和地方名人书画最具特色。馆藏早期猛犸象头骨 [[ 化石 ]] ,距今约300多万年,是国内第一具完整的猛犸象头骨化石,在世界也很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为研究猛犸象类群在欧亚大陆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最好的 [[ 材料 ]]
==馆藏文物==
馆藏有陶器、 [[ 石器 ]] 、铜器、玉器、 [[ 瓷器]]<ref>[https://www.sohu.com/a/127299967_436330 中国瓷器的种类及分类] ,搜狐,2017-02-27</ref>、字画、化石等各类文物10763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72件,三级文物658件。馆藏文物中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清代的宫廷字画最具有特色。
===如意===
清代文物,长45.9厘米,黑色。檀木雕刻,整体呈长形,首部 [[ 雕刻 ]] 成如意形,边缘刻卷云纹,上部镶透雕双桃及桃叶的青玉一枚;身呈长条拱形,正中镶透雕长方形佛手花枝纹青玉一枚,尾呈椭圆形,而有玉已失。如意头断裂粘接,放于长条形的束腰四足底座上。
===双鱼纹带柄铜镜===
金代文物,柄长8.4厘米,镜直径10厘米,厚0.3厘米,黄色。铜质。圆形,圆钮,窄高缘,带长条形柄。饰张鳍摆尾的双 [[ ]] 在起伏的水中嬉戏。外区素面。
===青铜执壶===
[[ 宋代 ]] 文物,口径4.2厘米,高22.2厘米,直径14.2厘米,底径8.5厘米,黄色。青铜质。失盖,子母口,细长直颈,圆折肩,直腹近底内收,平底略凹。颈腹部有大单耳,,耳正前的肩部出流,耳、流均高于口沿。器型较大,造型较好。
===“长命富贵”牡丹纹青铜镜===
[[ 明代 ]] 文物,直径11.6厘米,厚0.7厘米,黄色。铜质。圆形,平顶,圆钮,无钮座,高缘。纽外有竖读楷书四字铭文“长命富贵”,铭文之间名饰花卉纹。
===弧线三角网纹彩陶壶===
==所获荣誉==
2007年,被财政部、 [[ 国家文物局 ]] 确定为县级博物馆展示提升服务项目实施单位。会宁县博物馆遴选馆藏名家书画佳作91幅,史前精品文物80多件,精心策划了《会宁县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会宁史前文物精品展》两个基本展览和一个临时展览——《猛犸象头骨化石展》。制作有博物馆知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和馆藏文物简介等为主要 [[ 内容 ]] 的图文并茂的流动展板28块。
2008年,会宁县博物馆被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 [[ 质量 ]] ,利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4A级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参观人数持续增长,至2010年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其中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并多次送展板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文保单位,进行文保文博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 [[ 社会效益 ]]
2011年6月,在省文物局 [[ 组织 ]] 的“甘肃省首届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社会效益奖”。12月,会宁县博物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3月,会宁县博物馆被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县级 [[ 文明 ]] 单位”荣誉称号。
==视频==
719,0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