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6
次編輯
變更
检校
,added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using HotCat
由于在检校制度下,检校官员有临时性和监督性,在唐朝以后尽管不乏有权威的皇帝,但是往往缺乏多相的政治环境,即使有多相的政权,也因为宰相品级很高,限制发挥皇权作用,不像唐朝[[编制]]宰相是三品、四品(加衔有五品),后世的宰相都是二品以上,皇帝对仅比他小一级两级的宰相难以形成绝对权威,只有强势君主能控制宰相,或者干脆废置宰相。这样就不能像唐朝那样即保障皇权地位,又能扩大民主执政的范围,增强执政效率。唐朝检校制度虽然能保障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和监督地位,但是对外戚、军阀的制约能力有限,甚至成为笼络军阀的荣誉职称,到宋朝检校官往往是散官,已不再有明确的权限。元丰改制后,仅保留三公、三师以上官员的检校职称。唐朝的检校官总体上都是有具体权限,即使是任命藩镇节度使为检校官也是因为其执掌地方实际权力,宋朝也是极高的荣誉职称,与元明清的检校职务都很低有差别。唐朝的检校制度在唐朝历史上总体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封建行政职能的执政效率有推动作用,也对执政过程中防止官员专权、贪腐和怠职起了监督、防范作用,客观上也起了保障皇权地位和权威的作用。<ref>[https://www.zdic.net/hans/%E6%A3%80%E6%A0%A1 检校(檢校)], 360,</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